2018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练习题无答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


答案:
解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水下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北师大出版社数学教科书关于“时间”的课程内容,在一年级上册编排了“认识钟表”,二年级上册编排了“时、分、秒”,三年级上册编排了“年、月、日”;关于“空间认识”的课程内容,一年级上册安排了“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左右上下,二年级上册安排了“方向与位置(一)”认识东西南北,四年级上册安排“方向与位置(二)”学习确定位置。 请首先阐述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正确答案: (1)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如学科取向、学生取向、社会取向、混合取向;
(2)处理好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的关系;
(3)处理好逻辑组织与心理顺序的关系;
(4)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


北师大出版社数学教科书关于“时间”的课程内容,在一年级上册编排了“认识钟表”,二年级上册编排了“时、分、秒”,三年级上册编排了“年、月、日”;关于“空间认识”的课程内容,一年级上册安排了“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左右上下,二年级上册安排了“方向与位置(一)”认识东西南北,四年级上册安排“方向与位置(二)”学习确定位置。再运用其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


正确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的这种组织方式,较好地处理了直线式和螺旋式的组织方式。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采取环环紧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方式进行排列,使学生感觉到总在学习新东西,保持学习的兴趣;螺旋式是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使一门课程内容的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
直线式与螺旋式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直线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螺旋式考虑到了学生的认识特点,有利于加深对学科的理解。


野生罗汉果属于()。

  • A、一年生草本植物
  • B、一年生藤本植物
  • C、多年生草本植物
  • D、多年生藤本植物

正确答案:D


摘要:2018-2019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明珠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练习题无答案一、对号入座(选择题)1.一年生植物一年中经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_A.生长、结果、发芽、开花C.发芽、生长、开花、结果2.下列哪一种材料的柔韧性最好()B.开花、结果、发芽、生长D.结果、开花、生长、发芽)A.竹子B.陶瓷C.塑料3.蚯蚓的环带靠近()。A.头部B.尾部C.不能确定4.水和醋属于()。A.固体B.液体C.气体5.一种天然材料,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用小刀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你觉得这是对()的描述。A.竹子B.塑料C.木头6.下面是塑料特性的是()。A.比较重B.在水中会浮起来C.韧性差7.和蜗牛属于同一类的动物是()。A.蚂蚁B.田螺C.蝗虫8.下面哪一项不是木材的性质()A.透明B.有条纹C.在水中漂浮9.植物根据生长环境不一样,可以分为()。A.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B.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C.陆地植物和水面植物10.选择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静水是没有任何力的B.流水是没有任何力的C.流水可以推动船,所以有力11.下列不是土壤成分的是()A.水B.空气C.岩石D.腐殖质12.下面对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描述正确的是()。A.使用砝码时,只能用镊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一年生花卉是指()

  • A、花期可以维持一年
  • B、果实可以维持一年
  • C、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 D、一年中只开花一次

正确答案:C


一年生植物一年生植物


正确答案: 指植物的生活周期,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就可完成的。种子当年萌发、生长,并于开花结实后枯死,生活期比较短,短者可数星期,如水稻、玉米、花生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


相关考题:

考题 问答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北师大出版社数学教科书关于“时间”的课程内容,在一年级上册编排了“认识钟表”,二年级上册编排了“时、分、秒”,三年级上册编排了“年、月、日”;关于“空间认识”的课程内容,一年级上册安排了“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左右上下,二年级上册安排了“方向与位置(一)”认识东西南北,四年级上册安排“方向与位置(二)”学习确定位置。再运用其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正确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的这种组织方式,较好地处理了直线式和螺旋式的组织方式。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采取环环紧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方式进行排列,使学生感觉到总在学习新东西,保持学习的兴趣;螺旋式是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使一门课程内容的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 直线式与螺旋式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直线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螺旋式考虑到了学生的认识特点,有利于加深对学科的理解。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风筝”(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8和9的组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材料三:“1et’s read”(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8和9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感受并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品质,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8和9的组成。 三、教学准备 1~9的数字卡片、圆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复习。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 2.引入。 下面我们再来猜一猜。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和9,了解8和9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和9的组成) 星期六,爸爸和小聪去河边钓鱼,他们一共钓了8条鱼,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 是,爸爸让小聪把鱼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你想知道小聪可能会怎样分装这些鱼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8的分解与组成。(揭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请你拿出8个圆片代表8条鱼,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分分看,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视,听取汇报) 2.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把你分的结果在小组里汇报。 3.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组内成员之间互相补充。 4.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并板书8的组成与分解图。 5.引导学生讨论快速记忆8的组成的办法。 (1)师:我们怎样记8的组成最简便?你发现了什么小窍门? (2)同桌讨论8的分解规律及自己的记忆方法,互相说一说数的组成(可以用提问的形式)。 ①按顺序记。 ②看一个,记两个。 6.拍手游戏。 同桌合拍8下,并相应说出8的组成,如: 生1:我拍1。 生2:我拍7。 生1、2:1和7组成8,8可以分成1和7。 7.合作学习9的组成。 (1)如果把鱼再增加一条,你又会分吗?像刚才8的组成一样,动手摆9的组成,边摆边说,并把它记录下来。 (2)汇报9的组成,板书并找规律记忆。 (3)拍手游戏:同桌合拍9下,并相应说出9的组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游戏。师生举数字卡片合对9的组成,如: 师举1,生举8,师生说: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 2.做几道练习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想?你发现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了8和9的组成?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有关8和9的数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古诗两首”(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认识人民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材料三:“电和我们的生活”(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认识人民币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充分感受、体验人民币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内涵(包括人文、历史等),尤其是人民币里所蕴涵的数学价值,在数学鉴赏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人民币的兑换关系以及简单的计算。 2.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课本上那三幅图画都发生了什么啊? 生1:买东西。 生2:存钱。 师:是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人民币。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师:你们能列举出人民币都有哪些吗? 生1:1角、5角。 生2:1元、5元。 生3:10元、20元、50元、100元。 生4:1分、5分。 师:很好,还有谁要补充的吗? 生5:有硬币和纸币。 师:太好了,大家来认识一下这些人民币吧。 (打开幻灯机出示各种人民币,对学生进行提问) (三)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师:好了,如果按照人民币的单位分的话,我们会怎样来给它们划分啊? 生:按元、角、分。 师:好的,那么有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四)体验生活实际应用 师:不错。我们在课堂上来表演一个小的游戏好吗? 生:好。 (一个学生把准备好的“商品”摆放在桌子上,用一些卡片代表人民币,一个学生扮演销售员,另一个学生扮演买东西的人,分别进行演示) 教师总结:通过这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用它可以购买东西,同时也可以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解决困难。我们要合理地使用零花钱,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课堂练习 1.想一想 1元可以换几个5角?几个2角? 2元可以换几个1元?几个5角?几个2角?几个1角? 2.填一填 3元=()角 50角=()元 8元=()角 70角=()元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小摄影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材料二:“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材料三:“我和动物交朋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与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通过从平面图形中发现角、指出角、画角,使学生经历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 3.在学习中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说出通过直观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而和边的长短无关。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正方形纸、活动角、直尺、三角尺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角 板书“角”字,问:这是什么字?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物体上面有角? 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角的数学乐园游玩,在角的乐园里,我们不仅能玩得开心,还可以学到许多有关角的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1.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在哪些地方有角。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出示课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角,你能找到它们吗? 设计意图:将生活中的角抽象出具体的图形,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角的表象。 3.出示练习 第1题,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作适时的纠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角的表象的正确认识。 4.教师拿出各种形状的纸,提问学生:在这些图形中各有几个角?最后教师拿出一张圆形的纸问学生,这张纸有角吗?(没有) 设计意图:当学生对角形成正确的表象后,再次从平面图形中准确找角,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拓宽学生的视野,角不但能独立存在还可藏在图形中。 5.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圆形纸,试着折出一个角。全班交流,指一指折的角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折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增加感性认识,逐步抽象出角的表象。 (二)动手实践,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 1.摸一摸你所折的角,你有什么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有一个尖儿,两边是平平的、直直的。 2.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名字,同样角的各个部分也都有名字,出示角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教师结合幻灯片的演示强调:这个尖尖的部分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3.课件出示几个角,请同学分别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角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三)观察比较,知道角有大有小。 1.活动一:学生自己先用活动角摆一个角,然后根据教师的要求摆一个比自己手中的角更大或者更小的角。 2.活动二:师生互动,先由教师摆出一个角,然后学生再摆一个比教师手中的角更大的角,到前面比一比。再让学生摆一个比教师手中的角更小的角进行比较。 3.课件演示: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的角,让我们来看一看它们谁大谁小? 4.课件出示练习题:下面的角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动手操作实践,初步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角度埋下伏笔。 (四)动手尝试,掌握角的画法 1.活动一: (1)怎样画一个角呢?学生自由尝试画角。 (2)师:展示画对的角,请同学说说是怎么画的。 生:先画顶点,再画两条直直的边。 师:画角需要用到一些什么工具呢?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设计意图: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去经历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2.活动二:学生练习画角 (1)请你自己动手画一个“角”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角的画法和各部分名称的掌握。 (2)出示课件,请你画一个比老师的角更大的角和一个更小的角。 设计意图:简单渗透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出示课件:小儿歌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先要定顶点。再从顶点引两边。边长短,角不变。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记忆角的组成、角的域法以及角的大小。 2.出示课件:欣赏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3.猜猜看一张长方形的纸有4个角,用剪子剪一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4.出示课件:找找图形中共有多少个角? 5.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北师大出版社数学教科书关于“时间”的课程内容,在一年级上册编排了“认识钟表”,二年级上册编排了“时、分、秒”,三年级上册编排了“年、月、日”;关于“空间认识”的课程内容,一年级上册安排了“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左右上下,二年级上册安排了“方向与位置(一)”认识东西南北,四年级上册安排“方向与位置(二)”学习确定位置。再运用其对上述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正确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的这种组织方式,较好地处理了直线式和螺旋式的组织方式。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采取环环紧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方式进行排列,使学生感觉到总在学习新东西,保持学习的兴趣;螺旋式是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使一门课程内容的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 直线式与螺旋式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直线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螺旋式考虑到了学生的认识特点,有利于加深对学科的理解。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北师大出版社数学教科书关于“时间”的课程内容,在一年级上册编排了“认识钟表”,二年级上册编排了“时、分、秒”,三年级上册编排了“年、月、日”;关于“空间认识”的课程内容,一年级上册安排了“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左右上下,二年级上册安排了“方向与位置(一)”认识东西南北,四年级上册安排“方向与位置(二)”学习确定位置。请首先阐述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正确答案: (1)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如学科取向、学生取向、社会取向、混合取向; (2)处理好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的关系; (3)处理好逻辑组织与心理顺序的关系; (4)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改变浮和沉》,编写教学设计。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1.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2.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3.通过对几种物体在水中沉浮,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上节课我们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继续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拿起一个小玻璃瓶)。这是什么? 2.推测:(把小玻璃瓶放入水中,手按在玻璃瓶上)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猜测是沉的,有的学生猜测是浮的,老师把手放开,小玻璃瓶浮上来了。) 3.推想: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1)把里面灌满水;(2)用沙子填满;(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 (课堂实录:当一位学生说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其他学生马上就提出异议:装空气就不行啦!) 师:嗯,装空气不行,装其他东西就可以了,对吧? (点评:这时学生说法不一,但都在开动脑筋想方法,也就是运用了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玻璃瓶子”的沉和浮引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新课标中要求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理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第七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导入。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使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入,明确了实验目的,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二、引导学穿插玻璃瓶在在水下中的沉浮现象 1.启发学生在玻璃瓶里装水改变玻璃瓶沉浮。我们这里没有石头也没有沙子,怎么办?(装水) 2.学生分组实验,往玻璃瓶中装水,玻璃瓶很快就沉下去了。 3.启发认识改变玻璃瓶轻重,观察玻璃瓶沉浮。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4.玻璃瓶变重了它就由浮变沉,能不能让它再浮上来?学生分组实验,使小玻璃瓶由沉变浮。 5.学生记录实验情况并整理资料。 6.启发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汇报摘要:(1)把水倒掉会浮上来。(2)我有个问题,就是在水里怎么把水倒掉去?(3)把它捞出来再倒。 7.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1)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 (2)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 8.提示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改变玻璃瓶的重量(板书:改变重量)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的结构材料“玻璃瓶”启发学生装水或者倒掉水改变物体的重量,也使沉浮的情况发生变化,这样的探究活动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再同时利用一些结构材料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学到很多,在学习中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不管是活动还是讨论,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不管是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单以及数据,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科学探究过程。)解析: 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北师大出版社数学教科书关于“时间”的课程内容,在一年级上册编排了“认识钟表”,二年级上册编排了“时、分、秒”,三年级上册编排了“年、月、日”;关于“空间认识”的课程内容,一年级上册安排了“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左右上下,二年级上册安排了“方向与位置(一)”认识东西南北,四年级上册安排“方向与位置(二)”学习确定位置。请首先阐述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正确答案: (1)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如学科取向、学生取向、社会取向、混合取向; (2)处理好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的关系; (3)处理好逻辑组织与心理顺序的关系; (4)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解析: 暂无解析
最新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