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调中心距蜗杆副修理中,滚齿时,蜗轮齿厚减薄量的推荐值为()。A、0.1~0.2mmB、0.25~0.5mmC、0.5~1mm

在可调中心距蜗杆副修理中,滚齿时,蜗轮齿厚减薄量的推荐值为()。

  • A、0.1~0.2mm
  • B、0.25~0.5mm
  • C、0.5~1mm

相关考题:

当蜗杆、蜗条副磨损后,侧隙过大需要修理时,通常是( )的方法修复。A.更换蜗杆、蜗条B.修复蜗杆、蜗条C.更换蜗杆,研刮蜗条D.更换蜗条,研刮蜗杆

刮研修复分度蜗杆副时,蜗轮刮研量的计算一般以齿距值( )的齿面作为基准,以确保其余齿面相对这个基准齿面有正值刮研量。 A.最大B.中等C.最小

在可调中心距蜗杆副修理中,剃齿时,蜗轮齿厚减薄量的推荐值为( )。 A. 0.1~ 0.2mmB. 0.2~0.3mmC. 0.3~ 0.4mm

在可调中心距蜗杆副修理中,滚齿时,蜗轮齿厚减薄量的推荐值为( )。 A. 0.1~ 0.2mmB. 0.25~ 0.5mmC. 0.5~1mm

在固定中心距蜗杆副的修复中,特制的滚齿刀和工作蜗杆应该是在机床( )调整中精磨出来。 A.一次B.二次C.三次

固定中心距蜗杆副的修复中,特制的滚齿刀和工作蜗杆应该是在机床()调整中精出来。 A、一次B、两次C、三次

可调整中心距蜗杆副修理中,剃齿时,蜗轮齿后减薄量的推荐值为()。 A、0.1-0.2mmB、0.2-0.3mmC、0.3-0.4mm

可调整中心距蜗杆副修理中,滚齿时,蜗轮齿后减薄量的推荐值为()。 A、0.1-0.2mmB、0.25-0.5mmC、0.5-1mm

当蜗杆、蜗条副磨损后,侧隙过大需要修理时,通常是采用更换蜗杆而研刮蜗条的方法修复。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滚齿时,齿轮齿面有撕裂纹,其主要原因是()A、工件安装松动B、滚刀架移动时爬行C、齿胚材料硬度不均匀D、滚刀磨钝E、升降丝杠副移动

开式齿轮传动只进行()的计算,但考虑到严重的磨损会使齿厚减薄,影响轮齿的弯曲强度,计算时通常将弯曲应力降低20%~30%。

使用三针测量蜗杆的法向齿厚,要将齿厚偏差换算成()测量距偏差。A、量针B、齿槽偏差C、分度圆D、齿顶圆

当蜗杆、蜗条副磨损后,侧隙过大需要修理时,通常采用更换蜗杆、蜗条的方法来修复。

当蜗杆、蜗条副磨损后,侧隙过大需要修理时,通常是()的方法修复。A、更换蜗杆、蜗条B、修复蜗杆、蜗条C、更换蜗杆,研刮蜗条D、更换蜗条,研刮蜗杆

刮研修复分度蜗杆副时,蜗轮刮研量的计算一般以齿距值()的齿面作为基准,以确保其余齿面相对这个基准齿面有正值刮研量。A、最大B、中等C、最小

使滚齿时齿轮齿向误差超差的原因有()。A、分度蜗轮误差大B、丝杠松动C、滚刀架移动方向与工件中心线不平行D、夹具制造,安装精度低E、分度蜗杆副间隙大

由于(),使滚齿时齿面出现啃齿痕。A、.垂直丝杠液压缸压力过低B、B.滚刀架斜铁松动C、C.齿轮副间隙大D、D.垂直丝杠副间隙太大E、E.分度蜗杆副间隙太大

对蜗杆传动的技术要求,下列错的是()。A、蜗杆轴心线应与蜗轮轴心线互相垂直。B、蜗杆轴心线应在蜗轮轮齿的对称中心面内。C、蜗杆、蜗轮间的中心距要准确。D、齿侧不能有间隙,有正确的接触斑点。

在齿形角正确的情况下,蜗杆分度圆(中径)处的轴向齿厚和蜗杆()宽度相等,即等于齿距的一半。A、齿槽B、齿厚C、牙顶D、中心

滚齿时,齿面出现斜波纹,其排除方法是()。A、减小分度蜗杆副的间隙量B、减小滚刀在刀轴上的跳动量C、提高滚齿机差动装置的装配精度D、选用齿数较多的滚刀E、减小分度交换齿轮的间隙

影响蜗轮副啮合精度的因素以()为最大。A、蜗轮轴线倾斜B、蜗杆轴线偏移蜗轮轮齿对称中心面C、中心距D、箱体

在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计算,主要是针对()来进行的。A、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B、蜗杆齿根弯曲强度和蜗轮齿面接触强度C、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D、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在蜗杆传动中,进行轮齿承载能力计算时,主要是计算()。A、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B、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C、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D、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

在可调中心距蜗杆副修理中,剃齿时,蜗轮齿厚减薄量的推荐值为()。A、0.1~0.2mmB、0.2~0.3mmC、0.3~0.4mm

由于(),使滚齿时齿面出现横波纹。A、滚刀架与立柱间斜铁太松B、分度蜗杆副间隙太大C、工作台圆锥形导轨副配合过紧D、滚刀在刀轴上安装时圆跳动台大E、分度交换齿轮间隙大

单选题在蜗杆传动中,进行轮齿承载能力计算时,主要是计算()A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B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C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D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

单选题在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计算,主要是针对()来进行的A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B蜗杆齿根弯曲强度和蜗轮齿面接触强度C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D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