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上如考虑设置自行车道时,混行车道的最大纵坡应为( )。A.4%B.3.5%C.3%D.2.5%

立交上如考虑设置自行车道时,混行车道的最大纵坡应为( )。

A.4%
B.3.5%
C.3%
D.2.5%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桥面横坡的设置方式有()。 A.将横坡直接设在墩台顶部而做成倾斜的桥面板B.通过在行车道板上铺设不等厚的铺装层以构成桥面横坡C.直接将行车道板做成倾斜面而形成横坡

关于爬坡车道,正确的有()。 A、爬坡车道是在陡坡路段于正线行车道一侧增设的供载重汽车行驶的专用车道B、纵坡大于7%的公路(高速公路和设计车速超过100km的公路为5%)应根据需要设置爬坡车道C、六车道公路也应根据需要设置爬坡车道D、在隧道、长大桥、高架构造物及深挖方等路段,若因设置爬坡车道会使工程费用增加很大时,一般可不设爬坡车道

民用建筑基地机动车道的纵坡为11%时,其坡长的最大允许值应为下列哪项?( )A.30mB.50mC.80mD.100m

民用建筑建筑基地机动车道的纵坡为11%时,其坡长的最大允许值应为( )。A.30mB.50mC.80mD.100m

人行道、行车道在道路横向单位长度内升高或降低的数值,也称为道路纵坡。

在立体交叉设计方面,对于互通式立交的车道布置来说,其在快速路上不应设置自行车道,常速路布置自行车道时,自行车道宽每侧( )m。A:3~5B:4~6C:5~7D:6~8

在互通式立交的基本要求中,关于车道布置的表述,错误的是( )。A.道路主线机动车行驶车道双向不少于4条,中间设中央分隔带,两旁设置两条集散道设置两条集散道或停车道B.快速路上不应设置自行车道,常速路布置自行车道时,自行车道宽每侧2~3mC.匝道机非混行时,常取单向7m,双向12~14m宽D.机非分行时,机动车道单向7m、双向10.5m、自行车道8m

互通式立交的基本要求中,快速路上不设置自行车道,一般道路上布置自行车道时,自行车道宽每侧( )m。A.2~4B.4~6C.6~8D.8~10

以下关于城市道路纵坡确定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城市道路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决定于道路的设计车速B.对于平原城市,机动车道路的最大纵坡宜控制在3%以下C.一般希望道路最小纵坡控制在0.3%以上,纵坡小于0.2%时,应设置锯齿形街沟解决排水问题D.城市道路最小纵坡主要取决于道路排水和地下管道的埋设要求,也与雨量大小、路面种类有关

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

关于居住区内机动车道道路纵坡,当坡长≤200m时,其最大纵坡应≤()A、6%B、7%C、8%D、9%

设计一条城市自行车道的宽度应为()m。A、1.5B、1.0C、0.8D、0.6

纵坡超过15%时,行车道路路面应修()以防滑。

下面关于园路纵向坡度处理表述正确的是()。A、行车道路纵坡一般为0.3-0.8%B、行车道路纵坡不超过8%游步C、特殊路纵坡不大于12%D、游步道上2°以下为舒适的坡度

桥面横坡的设置方式有()。A、在墩台顶部设置横坡B、桥面铺装时设三角垫层C、支座垫石高度变化形成横坡D、行车道板做成斜面

园路中,行车道路纵坡一般为()。A、0.3%~0.8%B、3~8%C、30%~80%D、4~12%

为了桥面排水的需要,桥面应设置从桥面中央倾向两侧的()至()的横坡,人行道宜设置向行车道倾斜()的横坡。

最大纵坡的设置需要考虑两方面因素, 一是(); 二是()。

我国的交通习惯是将自行车道与汽车道放在同一断面上通量大于()辆/天时,应设置专门的自行车道。A、1000B、2000C、2200D、3000

关于直线路段的路肩横坡i,正确的是()。A、i一般较行车道横坡大1~2%B、i一般较行车道横坡大3~4%C、i一般较行车道横坡大2.5~3%D、i一般较行车道横坡大2.5~3.5%

多选题下面关于园路纵向坡度处理表述正确的是()。A行车道路纵坡一般为0.3-0.8%B行车道路纵坡不超过8%游步C特殊路纵坡不大于12%D游步道上2°以下为舒适的坡度

填空题为了桥面排水的需要,桥面应设置从桥面中央倾向两侧的()至()的横坡,人行道宜设置向行车道倾斜()的横坡。

填空题纵坡超过15%时,行车道路路面应修()以防滑。

多选题桥面横坡的设置方式有()。A在墩台顶部设置横坡B桥面铺装时设三角垫层C支座垫石高度变化形成横坡D行车道板做成斜面

填空题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大纵坡。

单选题关于居住区内机动车道道路纵坡,当坡长≤200m时,其最大纵坡应≤()A6%B7%C8%D9%

单选题在立体交叉设计方面,对于互通式立交的车道布置来说,其在快速路上不应设置自行车道,常速路布置自行车道时,自行车道宽每侧()m。A3~5B4~6C5~7D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