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合同总价为8000 万元人民币,合同工期18 个月,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1:由于业主提出对原有设计文件进行修改,使施工单位停工待图1.5个月(全场性停工),在基础施工过程中,为了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施工单位除了按设计文件要求对基底进行了妥善处理外,还将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由C25提高到C30,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其中索赔计算中有以下两项:①由于业主修改设计图纸延误,损失1.5 个月的管理费和利润:现场管理费=合同总价÷工期x 现场管理费费率x 延误时间=8000÷18×12%×1.5=80(万元)公司管理费=合同总价÷工期x 公司管理费费率×延误时间=8000÷18×7%×1.5=46.67(万元)利润=合同总价÷工期x 利润率x 延误时间=8000÷18×5%×1.5=33.33(万元)合计:160 万元。②由于基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索赔15 万元事件2:承包人要施工20mT 梁时出现了质量事故,其表现为T 梁顶面有多处横向裂纹;拆模后有的侧面混凝土不密实;有的地方有空洞、露筋、胀模。质量事故发生后,有关方面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在调查中发现了以下问题:(1)用于20mT 梁的主要材料进场后直接使用;(1) 受潮水泥、锈蚀钢筋用于重要部位;(2) 承包人无混凝土施工记录;(3) 承包人的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差;(4)模板未经监理检査签认就浇筑T 梁混凝土;(5)监理工程师有过失。问题:1. 事件1 中,监理工程师是否同意给予费用索赔?是否同意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2. 事件2 中,请写出工程材料检验步骤?分析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该质量事故中监理有哪些过失?

某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合同总价为8000 万元人民币,合同工期18 个月,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由于业主提出对原有设计文件进行修改,使施工单位停工待图1.5个月(全场性停工),在基础施工过程中,为了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施工单位除了按设计文件要求对基底进行了妥善处理外,还将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由C25提高到C30,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其中索赔计算中有以下两项:
①由于业主修改设计图纸延误,损失1.5 个月的管理费和利润:
现场管理费=合同总价÷工期x 现场管理费费率x 延误时间=8000÷18×12%×1.5=80(万元)
公司管理费=合同总价÷工期x 公司管理费费率×延误时间=8000÷18×7%×1.5=46.67(万元)
利润=合同总价÷工期x 利润率x 延误时间=8000÷18×5%×1.5=33.33(万元)
合计:160 万元。
②由于基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索赔15 万元
事件2:承包人要施工20mT 梁时出现了质量事故,其表现为T 梁顶面有多处横向裂纹;拆模后有的侧面混凝土不密实;有的地方有空洞、露筋、胀模。质量事故发生后,有关方面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在调查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1)用于20mT 梁的主要材料进场后直接使用;
(1) 受潮水泥、锈蚀钢筋用于重要部位;
(2) 承包人无混凝土施工记录;
(3) 承包人的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差;
(4)模板未经监理检査签认就浇筑T 梁混凝土;
(5)监理工程师有过失。
问题:
1. 事件1 中,监理工程师是否同意给予费用索赔?是否同意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
2. 事件2 中,请写出工程材料检验步骤?分析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该质量事故中监理有哪些过失?


参考解析

解析:1.事件1,对第①项,监理工程师应同意给予施工单位费用补偿。因为修改设计造成了施工单位的全场性停工,可能造成人工调动,生产率下降及机械设备闲置等。但背景材料中所列的计算方法不正确,因为管理费的计算不能以合同总价为基数乘以相应费率,而应以直接费为基数乘以相应的费率来计算;利润包括在实施的工程内容价格内,不给予利润补偿,所以监理工程师不应同意提出的以上索赔费用,而应要求施工单位重新计算。
对第②项,监理工程师不应同意其索赔要求。因这一保证质量措施是施工单位的技术措施,而不是规范、设计、合同的要求,所以这一措施造成的成本增加应由施工单位自己承担。
2.针对事件2:
(1) 工程材料检验步骤:①在材料和商品构件订货前,应要求承包人提供生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必要时监理人员还应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设备、工艺及产品的合格率进行现场调査了解,或由承包人提供样品进行试验,以决定同意采购与否。②材料或商品构件运进现场后,承包人应按规定的批量和频率自检;然后报监理抽检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不合格的由承包人自费运出场外。③在施工中,应随机对用于工程的材料或商品构件进行符合性抽样试验检查。④随时监督检查各种材料的储存、堆放、保管及防护措施。
(2) 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有承包人施工人员技术差的因素,也有材料不合格的因素;还有配合比及不按规范施工的因素。具体如下:①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差,必然出漏振的地方或振捣不密实,混凝土就会出现空洞及不密实。②如果混凝土施工不按规范进行也会产生严重的质量事故,如不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各种材料未严格过称、用水量时多时少,致使混凝土的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严重时出现离析;也有可能是施工机具在施工时出现故障,备用数量不足或修复时间长。先装人T梁的混凝土已初凝也会产生严重的质量事故。③材料不满足规范的要求,级配差,或所使用的材料变化太大使配合比不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④配合比设计本身不合理,水灰比过大及砂率过小都会使拌合物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甚至有离析现象。⑤模板漏浆,水泥浆从模板缝隙外流,导致混凝土质量变差等。
(3) 监理的过失:①监理未严格把好材料关,主要材料未经承包人自检合格、监理抽查合格就直接用于施工;②水泥受潮、钢筋锈蚀,说明承包人的材料库房不符合规范的规定’而监理并没有发现此点;③受潮水泥、锈蚀钢筋用于重要部位,说明监理不是专业技术差就是对工程极不负
责;④按施工规范的规定,混凝土施工必须要有混凝土施工记录,而在监理现场监督时未要求或检查承包人的施工记录;⑤监理违反只有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并签认后,下道工序才能施工的监理原则;⑥监理在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有明显的过失。在施工准备中未检查承包人的自检体系,对监理程序也不清楚;在批准承包人的施工组织设计时也未核实承包人的施工技术水平,机具设备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也未把好材料关;当发现材料(混合料)不合格或操作人员不称职时未及时要求更换。

相关考题:

某施工企业与业主订立了一项总造价为5000万元的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3年。第1年实际发生合同成本1600万元,年末预计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3000万元,则第1年合同完工进度为()。 A. 92.0%B. 53.3%C. 34.8%D. 32.0%

某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文件规定:该工程采用综合单价计价方式,计划工期为15个月。承包单位投标所报工期为13个月。合同总价确定为8000万元。承包单位开工前编制并经工程师确认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2-2所示。A、C两项工作为土方工程,工程量均为16万m2,土方工程的合同单价为16元/m3,共同租用1台机械开挖,机械租赁费为1万元/月·台。承包合同中约定:①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估计工程量2 5%以上时允许调整单价;②拖延工期每天赔偿金为合同总价的1‰,最高拖延工期赔偿限额为合同总价的1 0%;③若能提前竣工,每提前1天的奖金按合同总价的1 1‰计算。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致使承包单位完成该项目的实际工期为1 5个月:事件1:施工按计划进行4个月后,因设计变更新增土方工程N,工作的性质和施工难度与A、C工作相同,工程量为3 2万m2;在B和C工作完成后开始施工,H和G为其紧后工作;经双方协商后,确定单价为1 4元/m3;与工作A、C共用开挖机械;计划用4个月完成。事件2:F工作因设计变更等待新图纸延误1个月。事件3:G工作由于连续降雨累计1个月,导致实际施工3个月才完成,其中0.5个月的日降雨量超过当地30年气象资料记载的最大强度。事件4:H工作由于分包单位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合格造成返工,实际5.5个月完成。由于以上事件,承包单位提出以下索赔要求:(1)顺延工期6.5个月,理由是:①完成N工作4个月;②F工作变更设计图纸延误1个月;③连续降雨属于不利的条件和障碍,影响G工作1个月;④工程师未能很好地控制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补偿工期0.5个月。(2)N工作的费用补偿=16*32=512(万元)。(3)由于第5个月后才能开始N工作的施工,要求补偿5个月的机械闲置费5*1*1=5(万元)。【问题】1.请对以上施工过程中发生的4个事件进行合同责任分析。2.根据上述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认应给承包单位顺延的工期是多少个月?3.确定应补偿承包单位的费用,并说明理由。4.分析承包单位应获得工期提前奖励还是承担拖延工期违约赔偿责任,并计算其金额。

背景:某工程项目的施工招标文件中表明该工程采用综合单价计价方式,要求工期为 15 个月。总承包单位投标所报工期为 13 个月。合同总价确定为 8000 万元。合同约定: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 估计工程量 15%以上时允许调整单价;拖延工期每天赔偿金为合同总价的 l‰,最高拖延工期赔偿限 额为合同总价的 10%;若能提前竣工,每提前 1 天的奖金按合同总价的 1‰计算。总承包单位开工前编制并经总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 5-1 所示。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 4 个事件:图 5-1 施工进度计划事件 1:A、C 两项工作为土方工程,工程量均为 16 万 m3,土方工程的全费用综合单价为 16 元/m3。实际工程量与估计工程量相等。施工按计划进行 4 个月后,总监理工程师以设计变更通知发布 新增土方工程 N 的指示。该工作的性质和施工难度与 A、C 工作相同,工程量为 32 万 m3。N 工作在 B 和 C 工作完成后开始施工,且为 H 和 G 的紧前工作。总监理工程师与总承包单位依据合同约定协 商后,确定的土方变更单价为 14 元/m3。总承包单位计划用 4 个月完成。事件 2:F 工作,因设计变更等待新图纸延误 1 个月。延误期间造成总承包单位人员窝工损失 8万元,施工机械台班闲置费 15 万元。事件 3:G 工作由于连续降雨累计 1 个月导致实际施工 3 个月完成,其中 0.5 个月的日降雨量超过当地 30 年气象资料记载的最大强度。造成人员窝工损失 60 万元、施工机械闲置损失 100 万元、施工机械损坏损失 20 万元。事件 4: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总承包单位对 H 工作局部进行了返工,实际 5.5 个月完成,增加 各项费用 7 万元。最终,承包单位完成该项目的施工实际用了 15 个月。 问题:1.指出原来的施工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2.针对事件 1 的变更,应如何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绘制调整后的网络计划进度图。分析此时的 关键线路。总监理工程师应给承包单位顺延的工期是多少?说明理由。3.针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 4 个事件,分析总承包单位能否得到工期和(或)费用索赔?说明理由。4.针对事件 1~4,确定应补偿总承包单位的费用。5.分析总承包单位应获得工期提前奖励还是承担拖延工期违约赔偿责任,并计算其金额。

某工程项目施工采用《施工合同条件》,工期为15个月。承包方投标所报工期为13个月。 合同总价确定为8000万元。合同约定: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估计工程量25%以上时允许调整单价;拖延工期每天赔偿金为合同总价的1%。,最高拖延工期赔偿限额为合同总价的10%; 若能提前竣工,每提前1天的奖金按合同总价的计算。承包方开工前编制并经总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4个事件,致使承包人完成该项目的施工实_际用了 15个月。(1)事件1:A、C两项工作为土方工程,工程量均为16万m3,土方工程的合同单价为 16元/ m3。实际工程量与估计工程量相等,按计划进行4个月后,总监理工程师以设计变更 通知发布新增土方工程N的指示。该工作的性质和施工难度与A、C工作相同,计划持续时 间4个月,工程量为32万m3。N工作在B和C工作完成后开始施工,且为H和G的紧前工 作。总监理工程师与承包单位依据合同约定协商后,确定的土方变更单价为14元/m3。承包 单位按计划用4个月完成。3项土方工程均租用1台机械开挖,机械租赁费为1万元/(月? 台)》由于承包人的原因,N工作实际用了 4. 5个月。(2)事件2:F工作,因设计变更等待新图纸延误1个月。(3)事件3:C工作由于连续降雨累计1个月导致实际施工3个月完成,其中0.5个月的日 降雨量超过当地30年气象资料记载的最大强度,按合同专用条款界定为风险事件。(4)事件4:H工作由于分包单位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合格造成返工,实际5. 5个月完成。 由于以上事件,承包单位提出以下索赔要求:(1)顺延工期6.5个月。理由是:完成N工作4个月;变更设计图纸延误1个月;连续降 雨属于不利的条件和障碍影响1个月;监理工程师未能很好地控制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应补 偿工期0.5个月。(2)N工作的费用补偿=16元/m3X32万m3=512万元。(3)由于第5个月后才能开始N工作的施工,要求补偿5个月的机械闲置费为5月Xl万 元/(月?台)=5万元。根据场景(十六),回答下列问题。上述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为 ( )A.①?②?③?⑥?⑦?⑧ B.①?②?③?⑤?⑦?⑧C.①?②?④?⑤?⑦?⑧ D.①?②?④?⑤?⑦?⑥?⑧E.①?②?④?⑧

某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合同工期为18个月,合同价款为2000万元。建议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到位的建设资金原则上不得少于( )万元。A.100B.200C.1000D.600

某工程项目施工采用《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 年版),招标文件工期为15 个月。承包方投标所报工期为13 个月。合同总价确定为8000 万元。合同约定: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估计工程量25% 以上时允许调整单价;拖延工期每天赔偿金为合同总价的1‰,最高拖延工期赔偿限额为合同总价的10%;若能提前竣工,每提前1 天的奖金按合同总价的1‰计算。承包方开工前编制并经总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1F420140-7 所示。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4 个事件,致使承包单位完成该项目的施工实际用了15 个月。事件1:A、C 两项工作为土方工程,工程量均为16 万m3,土方工程的合同单价为16元/m3。实际工程量与估计工程量相等。施工按计划进行4 个月后,总监理工程师以设计变更通知发布新增土方工程N 的指示。该工作的性质和施工难度与A、C 工作相同,工程量为32 万m3。N 工作在B 和C 工作完成后开始施工,且为H 和G 的紧前工作。总监理工程师与承包单位依据合同约定协商后,确定的土方变更单价为14 元/m3,用4 个月完成。3 项土方工程均租用1 台机械开挖,机械租赁费为1 万元/(月·台)。N 工作实际用了4.5个月。事件2:F 工作,因设计变更等待新图纸延误1 个月。事件3:G 工作由于连续降雨累计1 个月导致实际施工3 个月完成,其中0.5 个月的日降雨量超过当地30 年气象资料记载的最大强度,按合同专用条款的界定为风险事件。事件4:H 工作由于分包单位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合格造成返工,实际5.5 个月完成。由于以上事件,承包单位提出以下索赔要求:(1)顺延工期6 个月。理由是:完成N 工作4 个月;变更设计图纸延误1 个月;连续降雨属于不利的条件和障碍影响0.5 个月;监理工程师未能很好地控制分包单位的施工质量应补偿工期0.5 个月。(2)N 工作的费用补偿= 16 元/m3×32 万m3 = 512 万元。(3)由于第5 个月后才能开始N 工作的施工,要求补偿5 个月的机械闲置费5×1 万元/(月·台)×1 台= 5 万元。问题:(1)请对以上施工过程中发生的4 个事件进行合同责任分析。(2)根据总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施工进度计划,应给承包单位顺延的工期是多少?说明理由。(3)确定应补偿承包单位的费用,并说明理由。(4)分析承包单位应获得工期提前奖励还是承担拖延工期违约赔偿责任,并计算其金额。

某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承包合同,签约合同价为 8000 万元人民币(其中直接费为 5200 万元),建设工期为 18 个月,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五项事件:事件 1:由于发包人原因提出对原设计修改,造成全场性停工 45 天。事件 2: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个别部位实际土质与发包人在招标时提供的《参考资料》中给定地质资料不符,造成施工直接费增加 2 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 4 天。事件 3:在基础施工中,承包人除了按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了妥善处理外,承包人为了保证质量,扩大了基坑底面尺寸,还将基础混凝土强度由 C15 提高到 C20,造成施工直接费增加 11 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 5 天。事件 4:在桥墩施工过程中,因发包人提供的施工图纸有误,造成施工直接费增加 4 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 6 天;事件 5:进入雨季施工,恰逢 50 年一遇的大暴雨,造成停工损失 3 万元,工期增加了 8 天。在以上事件中,除第 1 和 5 项外,其余工序均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向监理人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承包人提出如下索赔要求:(1)增加合同工期 68 天;(2)增加费用 137.19 万元,计算如下:①发包人变更设计,图纸延误,损失 45 天(1.5 月)的管理费和利润:管理费=合同价÷工期×管理费费率×延误时间=8000 万元÷18 月×12%×1.5 月=80 万元利润=(合同价+管理费)÷工期×利润率×延误时间=(8000+80)万元÷18 月×5%×1.5 月=33.67 万元合计 113.67 万元。②地质资料不符、混凝土强度提高、桥墩图纸错误、暴雨等因素造成的费用增加,计算如下:直接费 20 万元。管理费=20 万元×12%=2.4 万元;利润=(20+2.4)万元×5%=1.12 万元;合计 23.52 万元。问题:(1)承包人针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上述事件提出的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是否成立,为什么?(2)承包人索赔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应如何计算?(计算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3)如果在工程缺陷责任期间发生了由承包人原因引起的质量问题,在监理人多次书面指令承问题(1):

某机电安装公司通过公开招标承建某汽车制造厂的机电工程项目,合同总价为5000万元,工期为7个月。合同签订日期为3月l日,双方约定4月1日开工,10月28日竣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发生部位均为关键工序,索赔费用可在当月付款中结清):事件1:预付款按合同总价的25%支付,预付款延期支付20天,致使工程实际开工日拖延5天(每天的延期付款利率按0.1%计算,每延误工期1天补偿5000元)。事件2:5月初因施工机械出现故障延误工期2天,费用损失9000元,每延误工期l天罚款5000元。事件3:8月份由于业主设计变更,造成施工单位返工费4万元,并损失工期3天。又停工待图10天,窝工损失5万元。事件4:为赶工期,施工单位增加赶工措施费6万元(9月份4万元,10月份2万元),使工程不仅未拖延,相反比合同工期提前7天完工,双方约定工期每提前1天奖励6000元。2.问题(1)在以上事件发生后,施工单位是否可以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要求为什么(2)施工单位可索赔工期和费用各为多少

某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签约合同价为8000万元人民币,合同工期18个月,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提出对原有设计文件进行修改变更,使施工单位停工待图1.5个月(全场性停工)。在基础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除了按设计文件要求对基底进行了妥善处理外,还将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由C15提高到C20。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其中索赔计算中有以下两项:(1)由于业主修改变更设计文件造成工期延误,损失1.5个月的管理费和利润:现场管理费=签约合同价÷工期×现场管理费费率×延误时间=8000万元÷18月×12%×1.5月=80万元公司管理费=签约合同价÷工期×公司管理费费率×延误时间=8000万元÷18月×7%×1.5月=46.67万元,利润=签约合同价÷工期×利润率×延误时间=8000万元÷18月×5%×1.5月=33.33万元,合计:160万元(2)由于基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造成费用增加,要求追加付款15万元。【问题】2、请分析上述背景材料中所列的管理费和利润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某桥梁工程施工项目的签约合同价为1750万元,该工程所签订的合同为可调值合同,合同报价日期为2006年3月,合同工期为12个月,每个季度结算一次。工程开工日期为2006年4月1日。2006年第四季度施工单位完成产值是710万元。工程人工费、材料费构成比例以及相关季度造价指数如表6-6所示。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四项事件:(1)2006年4月,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个别部位实际土质与业主在招标时提供的《参考资料》中给定的地质资料不符,造成施工费用增加2.5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4天;(2)2006年5月,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质量,扩大了基坑底面尺寸,造成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0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3天;(3)2006年7月,在基础砌筑过程中,因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有误,实际工程量增加3.8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2天;(4)2006年8月进入雨季施工,恰逢20年一遇的大暴雨,造成停工损失2.5万元,工期增加了4天。在以上事件中,除第4项外,其余工序均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并对总工期无影响。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提出如下索赔要求:(1)增加合同工期13天;(2)增加费用11.8万元。【问题】1、施工单位针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上述事件提出的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是否成立,为什么?

某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承包合同,签约合同价为8000万元人民币(其中直接费为5200万元),建设工期为18个月,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发包人原因提出对原设计修改,造成全场性停工45天。  事件2: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个别部位实际土质与发包人在招标时提供的《参考资料》中给定地质资料不符,造成施工直接费增加2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4天。  事件3:在基础施工中,承包人除了按设计要求对基底进行了妥善处理外,承包人为了保证质量,扩大了基坑底面尺寸,还将基础混凝土强度由C15提高到C20,造成施工直接费增加11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5天。  事件4:在桥墩施工过程中,因发包人提供的施工图纸有误,造成施工直接费增加4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6天。  事件5:进入雨季施工,恰逢50年一遇的大暴雨,造成停工损失3万元,工期增加了8天。在以上事件中,除事件1和事件5外,其余工序均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  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向监理人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承包人提出如下索赔要求:(1)增加合同工期68天;(2)增加费用137.19万元,计算如下:①发包人变更设计,图纸延误,损失45天(1.5月)的管理费和利润:管理费=合同价÷工期×管理费费率×延误时间=8000÷18× 12%×1.5=80(万元)利润=(合同价+管理费)÷工期×利润率×延误时间=(8000+80)÷18×5%× 1.5=33.67(万元)合计113.67万元。②地质资料不符、混凝土强度提高、桥墩图纸错误、暴雨等因素造成的费用增加,计算如下:直接费20万元。管理费=20×12%=2.4(万元)利润=(20+2.4)×5%=1.12(万元)合计23.52万元。问题:2.承包人索赔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应如何计算?(计算以万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3.如果在工程缺陷责任期间发生了由承包人原因引起的质量问题,在监理人多次书面指令承包人修复而承包人一再拖延的情况下,发包人另请其他承包人修复,则所发生的修复费用该如何处理?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d,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指出事件三中合同条款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某公路工程项目合同总价为8000万元人民币,合同工期18个月,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提出对原有设计文件进行修改,使承包人停工待图1.5个月。在基础工程施工中,为了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承包人除了按设计文件要求对基底进行了妥善处理外,还将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由C15提高到C25。施工完成后,承包人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其中费用索赔计算中有以下两项: (1)由于业主修改变更设计图纸延误,损失1.5个月的管理费和利润; 现场管理费﹦合同总价÷工期×现场管理费费率×延误时间 ﹦8000÷18×12%×1.5﹦80(万元) 公司管理费﹦合同总价÷工期×公司管理费费率×延误时间 ﹦8000÷18×7%×1.5≈46.67(万元) 利润﹦合同总价÷工期×利润×延误时间 ﹦8000÷18×5%×1.50≈33.33(万元) 合计﹦80十46.67+33.33﹦160(万元) (2)由于基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索赔15万元。监理工程师能否同意承包人提出的两项索赔?理由是什么?

某计划工期为24个月公建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已经完成,其应采用()合同。A、固定总价B、可调总价C、纯单价

某办公楼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价为1750万元,该工程所签订的合同为可调值总价合同,合同报价日期为2008年3月,合同工期为12个月,每个季度结算一次,工程开工日期为2008年4月1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四项事件: 事件1.2008年4月,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个别部位实际土质与给定地质资料不符,造成施工费用增加2.5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4天; 事件2.2008年5月,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质量扩大基础底面,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0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3天; 事件3.2008年7月,在主体砌筑过程中,因施工图设计有误,实际费用增加了3.8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2天; 事件4.2008年8月进入雨季施工,恰逢20年一遇的大雨,造成停工损失2.5万元,工期增加了4天。 在以上事件中,除事件4外,其余工序均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并对总工期无影响。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提出如下索赔要求:①增加合同工期13天;②增加费用11.8万元。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发生上述事件可否索赔,为什么?

适用于工期长、施工图不完整、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不可预见因素较多的工程项目的合同计价形式是()。A、总价合同B、固定单价合同C、成本加酬金合同D、可调单价合同

某施工企业签订了一项总价为5000万元的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工期3年,合同预计总成本为4500万元,第1年实际发生合同成本1500万元,第2年实际发生成本1420万元,其中有300万元材料尚未安装,则第2年合同完工进度为( )。A、64.89%B、58.22%C、30%D、71.55%

某工程中标合同价为480万元,合同工期18个月。施工开始以后,业主指令增加附加工程80万元,则承包商可提出()的工期索赔。

单选题适用于工期长、施工图不完整、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不可预见因素较多的工程项目的合同计价形式是()。A总价合同B固定单价合同C成本加酬金合同D可调单价合同

问答题某公路工程项目合同总价为8000万元人民币,合同工期18个月,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提出对原有设计文件进行修改,使承包人停工待图1.5个月。在基础工程施工中,为了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承包人除了按设计文件要求对基底进行了妥善处理外,还将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由C15提高到C25。施工完成后,承包人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其中费用索赔计算中有以下两项: (1)由于业主修改变更设计图纸延误,损失1.5个月的管理费和利润; 现场管理费﹦合同总价÷工期×现场管理费费率×延误时间 ﹦8000÷18×12%×1.5﹦80(万元) 公司管理费﹦合同总价÷工期×公司管理费费率×延误时间 ﹦8000÷18×7%×1.5≈46.67(万元) 利润﹦合同总价÷工期×利润×延误时间 ﹦8000÷18×5%×1.50≈33.33(万元) 合计﹦80十46.67+33.33﹦160(万元) (2)由于基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索赔15万元。承包人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正确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l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某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l.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事件三中合同条款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价为1750万元,该工程所签订的合同为可调值总价合同,合同报价日期为2008年3月,合同工期为12个月,每个季度结算一次,工程开工日期为2008年4月1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四项事件: 事件1.2008年4月,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个别部位实际土质与给定地质资料不符,造成施工费用增加2.5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4天; 事件2.2008年5月,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质量扩大基础底面,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0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3天; 事件3.2008年7月,在主体砌筑过程中,因施工图设计有误,实际费用增加了3.8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2天; 事件4.2008年8月进入雨季施工,恰逢20年一遇的大雨,造成停工损失2.5万元,工期增加了4天。 在以上事件中,除事件4外,其余工序均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并对总工期无影响。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提出如下索赔要求:①增加合同工期13天;②增加费用11.8万元。如果在工程保修期间发生了由施工单位原因引起的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问题,业主多次催促施工单位修理而施工单位一再拖延的情况下,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则所发生的维修费用该如何处理?

问答题某办公楼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价为1750万元,该工程所签订的合同为可调值总价合同,合同报价日期为2008年3月,合同工期为12个月,每个季度结算一次,工程开工日期为2008年4月1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四项事件: 事件1.2008年4月,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个别部位实际土质与给定地质资料不符,造成施工费用增加2.5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4天; 事件2.2008年5月,施工单位为了保证质量扩大基础底面,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0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3天; 事件3.2008年7月,在主体砌筑过程中,因施工图设计有误,实际费用增加了3.8万元,相应工序的持续时间增加了2天; 事件4.2008年8月进入雨季施工,恰逢20年一遇的大雨,造成停工损失2.5万元,工期增加了4天。 在以上事件中,除事件4外,其余工序均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并对总工期无影响。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提出如下索赔要求:①增加合同工期13天;②增加费用11.8万元。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发生上述事件可否索赔,为什么?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l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某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l.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问答题某工程项目的施工合同总价为8000万元人民币,合同工期18个月,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提出对原有设计文件进行修改,使施工单位停工待图1.5个月(全场性停工)。在基础工程施工中,为了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施工单位除了按设计文件要求对基底进行了妥善处理外,还将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由C15提高到C20,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其中费用索赔计算中以下两项:(1)由于业主修改变更设计图纸延误,损失1.5个月的管理费和利润:现场管理费=合同总价/工期×现场管理费费率×延误时间=8000万元/18月×12%×1.5月=80万元公司管理费=合同总价/18月×7%×1.5月=46.67万元利润=合同总价/工期利润率×延误时间=8000万元/18×5%×1.5月=33.33万元合计:160万元。(2)由于基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索赔15万元。对于以上情况是否应该给予费用索赔?上述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l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某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l.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是哪些?

填空题某工程中标合同价为480万元,合同工期18个月。施工开始以后,业主指令增加附加工程80万元,则承包商可提出()的工期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