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案例:下面是某教师《红旗飘飘》一课教学活动安排的描述。 1.导入 教师用观看录像的形式引入新课。(4分钟) 2.教学步骤 (1)欣赏乐曲《红旗颂》的引子和观看油画《开国大典》,感受在小号声中我们革命先烈前仆 后继、浴血奋战才迎来的新中国的成立。(5分钟) (2)欣赏歌曲,情感积累。(5分钟) (3)演唱感受,情感共鸣。(20分钟) (4)欣赏国歌,观看战争时的图片,升华情感。(8分钟) 3.课堂小结(3分钟)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上述案例。

问答题
案例:下面是某教师《红旗飘飘》一课教学活动安排的描述。 1.导入 教师用观看录像的形式引入新课。(4分钟) 2.教学步骤 (1)欣赏乐曲《红旗颂》的引子和观看油画《开国大典》,感受在小号声中我们革命先烈前仆 后继、浴血奋战才迎来的新中国的成立。(5分钟) (2)欣赏歌曲,情感积累。(5分钟) (3)演唱感受,情感共鸣。(20分钟) (4)欣赏国歌,观看战争时的图片,升华情感。(8分钟) 3.课堂小结(3分钟)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上述案例。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而引入新的教学内容的方法是() A、直接导入B、复习导入C、情景导入D、问题导入

狭义的教学过程是()。 A.反映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B.学校组织教学活动循序展开的环节C.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步骤安排D.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步骤E.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相关要点F.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下面某教师为“抗日战争”一课设计的PPT: 问题: (1)请评价这幅PPT,并说明理由。(8分) (2)历史教师在设计和运用教学课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8分)

下面是某教师对“光耀千古的诗坛”一课所设计的导入:问题:(1)上述课堂导入的设计存在哪些问题? (8 分)(2)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8 分)

下面是两位教师关于《欧洲的启蒙运动》一课中历史背景的教学过程:(1)试对两位教师关于启蒙运动历史背景的教学进行评价。(8分)(2)教师在进行历史背景的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8分)

下面是某教师对《光耀千古的诗坛》一课所设计的导入回答问题:(1)上述课堂导入的设计存在哪些问题?(2)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下面是某教师的教学活动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某教师在讲授“What can you do”一课时,是这样进行教学的。(1)教师用媒体播放歌曲“Good morning to you”,播放完毕后向所有学生问好。(2)首先复习一些学过的短语,并播放相关的幻灯片。(3)教师借助幻灯片创设情境并分别引入教学材料。(4)结课前,播放所学课文的音频,再次回顾本次课的内容。问题:(1)该教师采用了什么形式进行课堂教学?(2)请依据新课程理念,谈谈这种形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缺点。

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  )。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

根据下列材料,请按下表的格式,设计25分钟运动技能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组织形式和设计意图。高二(1)班女生.36人。教学内容:1.屈体后滚翻(新授课);2.素质练习(30m蛙跳接力赛)。教学条件:屈体后滚翻技术挂图l张、体操垫9块。

下面是某教师《红旗飘飘》一课教学活动安排的描述。 1.导入教师用观看录像的形式引入新课。(4分钟) 2.教学步骤(1)欣赏乐曲《红旗颂》的引子和观看油画《开国大典》,感受在小号声中我们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才迎来的新中国的成立。(5分钟)(2)欣赏歌曲,情感积累。(5分钟)(3)演唱感受,情感共鸣。(20分钟)(4)欣赏国歌,观看战争时的图片,升华情感。(8分钟) 3.课堂小结(3分钟)要求: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上述案例。

高中音乐鉴赏课《情感之声》(课时45分钟) 一、导入 教师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3分钟) 二、教学步骤 1.欣赏歌曲《母亲教我的歌》(4分钟) 2.介绍曲作者、创作背景、讲述音乐中的故事(6分钟) 3.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各部分主题(IO分钟) 4.介绍西洋乐器种类并听辨其音色(IO分钟) 5.让学生讲故事(9分钟) 6.课堂小结(3分钟) 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上面教学案例,描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有()。A、撰写教学日志、观看教学录像和教师间交流讨论等方法B、撰写教学日志、观看教学录像和课后测验讲评等方法C、撰写教学日志、教师间交流讨论和课后测验讲评等方法D、观看教学录像、教师间交流讨论和课后测验讲评等方法

教学反思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重要途径。下列不属于教学反思的方法的是()。A、教师间的交流讨论B、撰写教学日志C、观看教学录像D、制定教学目标

下面是某教师《桑塔露琪亚》一课教学活动安排的描述。首先,播放有关威尼斯风光的视频;然后教师讲解威尼斯船歌的由来特点、贡多拉的外形质量、夏夜美景等相关知识;接着带领学生画指挥图,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听唱歌曲《桑塔露琪亚》;最后,课堂小结。对案例作出判断以及客观评价和提出教学建议。

下面是某教师《苗岭的早晨》一课教学活动安排的描述。一开始老师展示几幅苗岭山村的风光图片,然后整体欣赏乐曲,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音乐的画面,并为乐曲分段落。欣赏口笛版的《苗岭的早晨》和小提琴版的《苗岭的早晨》进行对比,最后欣赏苗族飞歌。一、导入教师用展示图片的形式引入新课(3分钟)。二、教学步骤1.欣赏乐曲《苗岭的早晨》,学生发挥想象感受音乐的画面(7分钟)。2.给乐曲分段落(8分钟)。3.对比口笛版与小提琴版的《苗岭的早晨》(12分钟)。4.学唱苗族飞歌(12分钟)。三、课堂小结(3分钟)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析上面教学案例,描述自己的观点。

案例: 某高中高一(3)班,学生30人,场地:足球场。教学内容:新授课,发上旋球动作技术。 教学步骤:(1)观看发上旋球动作技术教学录像; (2)学生距墙一米左右连续对墙发上旋球练习; (3)两人一组对发上旋球练习,要求想、练、议的相互渗透; (4)教师点评,学生自我挑战; (5)下课。分析该案例的教学思路以及优缺点。

案例: 某高中高一(3)班,学生30人,场地:足球场。教学内容:新授课,发上旋球动作技术。 教学步骤:(1)观看发上旋球动作技术教学录像; (2)学生距墙一米左右连续对墙发上旋球练习; (3)两人一组对发上旋球练习,要求想、练、议的相互渗透; (4)教师点评,学生自我挑战; (5)下课。分析在本节课程中能否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新上岗的音乐教师张老师,在“音乐鉴赏”模块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如下教学环节:(1)上课之前安排学生预先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2)采用情境教学,引入新课;(3)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游戏环节;(4)教师对准备的课件做了精彩的解说。张老师的这节课名曰“寓教于乐”,然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却不积极活跃。你对张老师课堂环节的安排有何看法?

下面是某教师《红旗飘飘》一课教学活动安排的描述。教师在导入部分选择观看录像,感受战争带来的灾难,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教学环节首先听《红旗颂》的引子部分,并观看油画《开国大典》,感受在小号声中我们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才迎来的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举世瞩目的一刻(展示油画《开国大典》),然后就欣赏歌曲达到情感积累,演唱感受,情感共鸣,欣赏国歌,观看战争时的图片,升华情感,最后进行升旗仪式。一、导入教师用观看录像的形式引入新课(4分钟)。二、教学步骤1.欣赏乐曲《红旗颂》的引子和观看油画《开国大典》,感受在小号声中我们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才迎来的新中国的成立(5分钟)。2.欣赏歌曲,情感积累(5分钟)。3.演唱感受,情感共鸣(20分钟)。4.欣赏国歌观看战争时的图片,升华情感(8分钟)。三、课堂小结(3分钟)简述自己对案例的看法。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下列哪项关系到课堂导入环节的质量?() ①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经历 ②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艺术想象力 ③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体现出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④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以教师为主体安排活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巧妙地将学生引入教学内容的过程的环节,通常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好,是整个组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被称为()。A、引入B、结课C、导入D、导语

在学习《故都的秋》之前,教师描述了自己感触最深的某些地方的秋天,引入本篇散文的学习,对这一导入分析不恰当的是()。A、贴近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对于新课的兴趣B、契合课文内容,很好地利用了身边的教学资源C、利用生活经历导入新课,营造出学习氛围D、用新颖的形式唤醒学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体验

问答题案例:新上岗的音乐教师张老师,在“音乐鉴赏”模块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如下教学环节:(1)上课之前安排学生预先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2)采用情境教学,引入新课;(3)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游戏环节;(4)教师对准备的课件做了精彩的解说。张老师的这节课名曰“寓教于乐”,然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却不积极活跃。你对张老师课堂环节的安排有何看法?

问答题1.以上是某位初中教师有关《谈生命》一课的教学,阅读并对其进行评析。

单选题在讲授新课前,教师往往要根据本节课讲授的内容向学生展示教具、图片或讲故事来导入新课,其目的是为了()。A引起学习动机B增强学生感性认识C课堂教学形式多样D展示教师的水平

问答题下面是某教师《桑塔露琪亚》一课教学活动安排的描述。首先,播放有关威尼斯风光的视频;然后教师讲解威尼斯船歌的由来特点、贡多拉的外形质量、夏夜美景等相关知识;接着带领学生画指挥图,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听唱歌曲《桑塔露琪亚》;最后,课堂小结。对案例作出判断以及客观评价和提出教学建议。

单选题在学习《故都的秋》之前,教师描述了自己感触最深的某些地方的秋天,引入本篇散文的学习,对这一导入分析不恰当的是()。A贴近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对于新课的兴趣B契合课文内容,很好地利用了身边的教学资源C利用生活经历导入新课,营造出学习氛围D用新颖的形式唤醒学生与作者相同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