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开道岔中,需要考虑轨距加宽的部位有:基本轨前接头处、尖轨尖端、尖轨跟端直股及侧股、导曲线中部、导曲线终点。

单开道岔中,需要考虑轨距加宽的部位有:基本轨前接头处、尖轨尖端、尖轨跟端直股及侧股、导曲线中部、导曲线终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基本轨前接头处轨距(等于或略大于1435);尖轨尖端轨距;尖轨跟端在侧线或直线上轨距;导曲线中部轨距。

相关考题:

已知一组12号道岔,尖轨长度l0=7700mm,尖轨跟距u=144mm,尖轨后直线段长度h=0,导曲线终端直线段长度K=2486mm,轨距S=1435mm,R外=330717mm,求该道岔起点和终点支距。

普通单开道岔需要考虑轨距加宽的地点有哪些? A.基本轨前接头处轨距(等于或略大于1435)B.尖轨尖端轨距C.尖轨跟端在侧线或直线上轨距D.导曲线中部轨距

曲股基本轨为什么要进行弯折? A.曲股基本轨与尖轨是共同引导轮对通向侧线的B.尖轨尖端轨距大于跟端轨距C.保持轨距和方向良好,尖轨与基本轨密贴D.尖轨尖端轨距小于跟端轨距

普通单开道岔直股前部应在()处检查。 A.距尖轨跟端1.5mB.距导曲线起点3mC.距导曲线终点4mD.钢轨接头

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距尖轨跟端()m处,距辙叉前端4m处。 A、1B、2C、3D、4

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距尖轨跟端3m处,距辙叉前端()m处。

道岔尖轨尖端轨距加宽按不大于6‰递减至基本轨接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普通线路道岔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尖轨跟端为4m,距辙叉前端为3m。

道岔尖轨尖端的轨距加宽,按不大于()的递减率向始端基本轨接头递减。

曲基本轨的曲折点在尖轨尖端和导曲线终点。

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距尖轨跟端3m处,距辙叉前端2m处,曲尖轨时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

12号道岔曲线尖轨跟端直股及侧股轨距Sh为()mm。A、1435B、1437C、1438D、1439

可动心轨道岔检查时大号码道岔导曲线中部直曲股轨距、水平测量()处。

普通单开道岔导曲线后部应在()处检查。A、距尖轨跟端1.5mB、距导曲线起点3mC、距导曲线终点4mD、钢轨接头

普通单开道岔直股前部应在()处检查。A、距尖轨跟端1.5mB、距导曲线起点3mC、距导曲线终点4mD、钢轨接头

尖轨被轧伤,轮缘有爬上()危险的道岔,禁止使用。A、基本轨B、尖轨C、导曲线轨

普通线路道岔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尖轨跟端为(),至辙叉前端为4m。A、1mB、2mC、3mD、4m

弹性可弯式尖轨跟端用普通钢轨接头与导曲线钢轨接头联结,用间隔铁把尖轨与基本轨相连,以保持()。

填空题道岔尖轨尖端的轨距加宽,按不大于()的递减率向始端基本轨接头递减。

单选题道岔中常见的工务病害主要有()。A水平不良、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尖轨跳动、尖轨被轧伤、尖轨扳动不灵活、尖轨与滑床板不蜜贴,导曲线上股钢轨磨耗、小反、轨距扩大、方向变形等B水平不良、方向不良、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尖轨跳动、尖轨被轧伤、尖轨扳动不灵活、尖轨与滑床板不蜜贴,导曲线上股钢轨磨耗、小反、轨距扩大、方向变形等C水平不良、方向不良、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尖轨跳动、尖轨被轧伤、尖轨扳动不灵活、导曲线上股钢轨磨耗、小反、轨距扩大、方向变形等D水平不良、方向不良、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尖轨跳动、尖轨被轧伤、尖轨扳动不灵活、尖轨与滑床板不蜜贴,导曲线上股钢轨磨耗、小反、方向变形等

单选题12号道岔曲线尖轨跟端直股及侧股轨距Sh为()mm。A1435B1437C1438D1439

单选题道岔几何尺寸静态检查的主要项目是()。A道岔各部分轨距、水平、高低、导曲线支距、查照间距、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程度B道岔各部分轨距、水平、轨向、导曲线支距、查照间距、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程度C道岔各部分轨距、水平、高低、导曲线支距、辙叉心磨耗程度、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程度D道岔各部分轨距、水平、高低、导曲线支距、护轮轨的间距、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程度

判断题普通线路道岔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尖轨跟端为4m,距辙叉前端为3m。A对B错

单选题普通单开道岔导曲线前部应在()处检查。A距尖轨跟端1.5mB距导曲线起点3mC距导曲线终点4mD钢轨接头

单选题尖轨被轧伤,轮缘有爬上()危险的道岔,禁止使用。A基本轨B尖轨C导曲线轨

单选题普通单开道岔直股前部应在()处检查。A距尖轨跟端1.5mB距导曲线起点3mC距导曲线终点4mD钢轨接头

判断题曲基本轨的曲折点在尖轨尖端和导曲线终点。A对B错

判断题导曲线中部轨距加宽,直尖轨时向两端递减至距尖轨跟端3m处,距辙叉前端2m处,曲尖轨时按标准图或设计图办理。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