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对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

5、对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

相关考题: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大于10%。(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空隙率是沥青混合料的一项关键性指标,将三组沥青混合料针对空隙率计算的有关试验和检测数据列于下表。根据表中提供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计算过程称重时保留到整数,密度计算时保留小数点后三位,其他则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设水的密度为lg/cm3)(5)如针对重载交通,根据各自空隙率的大小,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2013助理真题) A.三种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都能满足高温抗车辙要求B.混合料1的空隙率对沥青路面的水稳性有利C.混合料2的空隙率对高温稳定性有利而对水稳性不利D.混合料3的空隙率能够同时兼顾沥青高温和水稳性要求

沥青路面混合料对于冬季气温低而且时间长的地区,宜选用( )密级配,取( )的设计空隙率。A.粗型B.细型C.较高D.较低

按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空隙率的大小分类,沥青混合料可以分为( )。A.密级配沥青混合料B.开级配沥青混合料C.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D.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

针对高速公路和重载交通,进行两种沥青混合料相关路用性能试验检测,试验项目与检测结果列于下表。注:车辙试验试验机类型系数和试件系数均取1,水的密度以1g/cm3计。根据表中提供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根据计算得到的两个混合料各自空隙率,下列有关空隙率描述正确的选项:( )A.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偏高时,可适当增加沥青用量使其空隙率有所降低B.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偏低时,可通过适当增加粗集料用量以及提高其棱角性而使混合料的空隙率得到改善C.混合料B的空隙率适合重载大交通量的交通需求D.混合料A小于混合料B空隙率,所以混合料A的高温稳定性更好

高温地区,重载路段的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是()。 A.悬浮密实型B.骨架密实型C.骨架空隙型D.均匀密实型

结合有关沥青混合料内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 )。A.密级配混合料B.半开级配混合料C.开级配混合料D.间断级配混合料

对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及重载交通路段,必须选用粗型密集配,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

SMA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断型密级配形成( )结构,减缓了夏季高温车辙的形成和冬季低温开裂的出现,是一种良好的路面结构类型。A.悬浮-密实B.骨架-空隙C.密实-骨架D.骨架-悬浮

针对高速公路和重载交通,进行两种沥青相关路用性能试验检测,试验项目于检测结果列于下表。根据表中提供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根据计算得到的两个混合料各自空隙率,下列有关空隙率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偏高时,可适当增加沥青用量使其空隙率有所降低B.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偏低时,可通过适当增加粗集料用量以及提高其棱角性而使混合料的空隙率得到改善C.混合料B的空隙率适合重载大交通量的交通需求D.混合料A小于混合料B的空隙率,所以混合料A的高温稳定性适更好

对冬季温度低、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较少的路段,宜选用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F型),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

对于中粒式或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可以适当的减少沥青的用量来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对于冬季气温较低、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少的路段,宜选用(),并取较低的()。

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沥青混合料分为()。A、密级配沥青混合料B、开级配沥青混合料C、半开级配混合料D、间断沥青混合料

按现行规范,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空隙率为()。A、3%B、6%C、3%~6%D、3%~12%

按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空隙率的大小分类,沥青混合料可以分为:()A、密级配沥青混合料B、开级配沥青混合料C、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D、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连续型或间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大致为()。A、2%~10%B、3%~6%C、4%~6%D、3%~12%

下面关于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说法正确的是()。A、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剩余孔隙率10%以下B、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剩余孔隙率15%以上C、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也称沥青碎石混合料,以AC表示D、Ⅱ级密级配沥青砼剩余孔隙率6~10%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路面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调整宜遵循下列原则:①首先按规范规定的级配范围确定采用粗型(C型)或细型(F型)的混合料。对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并取较低的设计空隙率。对冬季温度低、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少的路段,宜选用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②为确保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兼顾低温抗裂性能的需要。配合比设计时,宜适当增加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量,减少0.6mm以下部分细粉的用量,形成S型级配曲线,并取中等或偏高水平的设计空隙率。③根据公路等级和施工设备的控制水平,确定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可比规范级配范围宽一些。上述共有错误()。A、两处;B、三处;C、四处;D、五处。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连续型或间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大致在()之间。A、2%~10%B、3%~6%C、4%~6%D、3%~12%

悬浮—密实结构采用(),这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较差。A、连续型密级配B、连续型开机配C、间断型密级配D、间断型开机配

对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来说,粗集料基本上是悬浮在沥青砂浆中的,空隙率小于极限空隙率(一般为2%~4%)时,沥青在夏季受热膨胀时无适当的空隙可去,便容易上浮(泛油),混合料产生推拥.车辙等流动性变形。根据美国战略公路研究计划(SHARP)的调查,沥青路面最合理的残留空隙率是()A、3%B、4%C、2%D、1%

填空题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对于冬季气温较低、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少的路段,宜选用(),并取较低的()。

单选题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连续型或间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大致为()。A2%~10%B3%~6%C4%~6%D3%~12%

单选题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连续型或间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大致在()之间。A2%~10%B3%~6%C4%~6%D3%~12%

单选题按现行规范,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空隙率为()。A3%B6%C3%~6%D3%~12%

单选题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路面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调整宜遵循下列原则:①首先按规范规定的级配范围确定采用粗型(C型)或细型(F型)的混合料。对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多的路段,宜选用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并取较低的设计空隙率。对冬季温度低、且低温持续时间长的地区,或者重载交通少的路段,宜选用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并取较高的设计空隙率。②为确保高温抗车辙能力,同时兼顾低温抗裂性能的需要。配合比设计时,宜适当增加公称最大粒径附近的粗集料用量,减少0.6mm以下部分细粉的用量,形成S型级配曲线,并取中等或偏高水平的设计空隙率。③根据公路等级和施工设备的控制水平,确定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可比规范级配范围宽一些。上述共有错误()。A两处;B三处;C四处;D五处。

多选题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沥青混合料分为()。A密级配沥青混合料B开级配沥青混合料C半开级配混合料D间断沥青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