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编制的空间在扩大,课程开发逐步成为小学教师的分内之事。()

15、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编制的空间在扩大,课程开发逐步成为小学教师的分内之事。()


参考答案和解析
错误

相关考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师进行哪些角色创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正在建立【 】A.国家、省市、县区三级课程管理制度B.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C.学校、教师、学生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研组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A、高度重视,大范围变革;B、课程结构改革已为人们普遍关注,也是课程改革的重点;C、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的配套改革;D、提高教师素质,行师资培训和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A.分科课程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体系,试行国家课程,______和学校课程”

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以杜威为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一度成为美国众多初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许多美国初等学校按照杜威的“_____”来编制和安排初等学校的课程、编制课程计划。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谈谈中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______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我国基础 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校本课程B.学生课程C.国际课程D.综合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师要进行哪些角色创新?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A、分科课程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从而体现的课程内容的时代气息。A教师B家长C学生D学校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以政府行为来推进的本次课程改革,抓住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办好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落实()战略的一次重大行动。

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因素包括教师、学校领导与()、()及()和课程专家。

()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A、1999B、2001C、2002D、2003

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的通知。在世纪之交,我国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机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B、《中国教育与改革发展纲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A、分科课程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单选题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次课程改革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方式,构建()结构。A文科课程B理科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填空题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因素包括教师、学校领导与()、()及()和课程专家。

单选题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发展已成为课程改革所关注的焦点。A学生专业B学校专业C教学方法D教师专业

单选题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从而体现的课程内容的时代气息。A教师B家长C学生D学校

填空题随着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以杜威为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一度成为美国众多初等学校进行课程改革的依据,许多美国初等学校按照杜威的“()”来编制和安排初等学校的课程、编制课程计划。

判断题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A对B错

问答题为调查“小学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状况”,一位研究者设计的问卷中有下面的问题。请你按照设计问卷问题的要求,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必要之处提出改进建议。(1)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 )。①学校教师②课程专家 ③学生 ④学生家长(2)记忆分为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教学中应提倡意义记忆,下面属于机械记忆的是 ( )。 ①通过“山巅一寺一壶酒”记住3.14159 ②通过多次朗读记住一个英文单词③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成语④把拼音“q”联想成气球,记住它的读音 。(3)课程可以分为( ),新课程改革在小学阶段( )。①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②学校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学校课程为主 ;③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④学校课程和校本课程/学校课程为主,校本课程补充。

单选题()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A1999B2001C2002D2003

填空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