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结构K截面弯矩值为: A.10kN·m(右侧受拉)B.10kN·m(左侧受拉)C.12kN·m(左侧受拉)D.12kN·m(右侧受拉)

图示结构K截面弯矩值为:


A.10kN·m(右侧受拉)
B.10kN·m(左侧受拉)
C.12kN·m(左侧受拉)
D.12kN·m(右侧受拉)

参考解析

解析:先由铰处弯矩为零求左支座水平反力,再由整体平衡求右支座水平反力。

相关考题:

图示结构,P=1在AB段移动时,K截面的弯矩影响线值MK为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图示拱K截面弯矩值Mk=ql²/32,下侧受拉。()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梁的弯矩图如图示,最大值在B截面,在梁的A、B、C、D四个截面中,剪力为零的截面是(  )。 A、 A截面 B、 B截面 C、 C截面 D、 D截面

图(a)所示结构某截面的弯矩影响线已作出如图(b)所示,其中竖标yC是表示(  )。A.F=1在E时,C截面的弯矩值B.F=1在C时,A截面的弯矩值C.F=1在C时,E截面的弯矩值D.F=1在C时,D截面的弯矩值

图示刚架中截面D的弯矩为(  )。

如图所示的结构中,K截面的弯矩为(  )。

图示半圆弧三铰拱,θ=60°,截面K的弯矩为:

图示结构中截面E弯矩影响线形状应为:

图示结构K截面弯矩值为: A. 10kN * m(右侧受拉)B. 10kN * m(左侧受拉)C. 12kN * m(左侧受拉)D. 12kN * m(右侧受拉)

图示简支梁在所示移动荷载下截面K的最大弯矩值为(  )。A、90kN·mB、120kN·mC、150kN·mD、180kN·m

图示结构EI=常数,A点右侧截面的弯矩为:

图(a)所示结构,某截面的弯矩影响线已作出如图(b)所示,其中竖标yC是表示(  )。 A、F=1在E时,C截面的弯矩值 B、F=1在C时,A截面的弯矩值 C、F=1在C时,E截面的弯矩值 D、F=1在C时,D截面的弯矩值

图示结构K截面的弯矩值为(以内侧受拉为正)(  )。A、PdB、-PdC、2PdD、-2Pd

图示结构B处弹性支座的弹簧刚度k=12EI/l3,B截面的弯矩为(  )。A. Pl/2B. Pl/3C. Pl/4D. Pl/6

图示三铰拱结构K截面弯矩为:A. ql2/2B.3ql2/8C.7ql2/8D.ql2/8

图示结构当水平支杆产生单位位移时(未注的杆件抗弯刚度为EI),B-B截面的弯矩值为(  )。

图示圆弧曲梁K截面弯矩MK(外侧受拉为正)影响线C点竖标为(  )。

已知图示三铰拱的轴线方程为的截面K的弯矩为:

图示三铰拱结构K截面弯矩为:A. 3ql2/8 B.0 C. ql2/2 D. ql2/8

图示结构K截面弯矩值为(  )kN·m。A.0.5(上侧受拉)B.0.5(下侧受拉)C.1(上侧受拉)D.1(下侧受拉)

图示结构K截面弯矩值为:A. 0. 5kN?m(上侧受拉) B. 0. 5kN?m(下侧受拉)C. 1kN?m(上侧受拉) D. 1kN?m(下侧受拉)

图示结构,截面K弯矩Mk的值(单位:kN ? m)是: A. 36 B. 48 C. 60 D. 72

图示悬臂梁截面A的弯矩值是ql2。 A对B错

图示结构A截面弯矩影响线在A处的竖标为l A对B错

图示影响线中K点的竖坐标表示P=1作用在K点时产生的K截面的弯矩。 A对B错

单选题图示结构K截面的弯矩值为(以内侧受拉为正)( )。A PdB -PdC 2PdD -2Pd

单选题图示简支梁在所示移动荷载下截面K的最大弯矩值为( )。A 90kN•mB 120kN•mC 150kN•mD 180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