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柯威茨的假设条件明确描述了下述情况的两种组合A和B之间的优劣。

马柯威茨的假设条件明确描述了下述情况的两种组合A和B之间的优劣。


相关考题:

马柯威茨提出的“不满足假设”为:如果两种证券组合具有相同的期望收益率,那么投资者总是选择方差较小的组合。

马柯威茨的《证券组合选择》发表于( )年。A.1948B.1950C.1952D.1955

哈理·马柯威茨发表了一篇题为《证券组合选择》的论文,这篇著名论文标志着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开端。( )

组合管理理论最早由哈里·马柯威茨于1962年系统的提出,他开创了对投资进行整体管理的先河。( )

1952年,哈理.马柯威茨发表了一篇题为《证券组合选择》的论文。这篇著名的论文标志着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开端。 ( )

马柯威茨的投资组合理论确定了风险资产组合的有效边界与市场投资组合的关系。( )

马柯威茨的《证券组合选择》发表于( )年.A. 1948B.1950C.1952D.1955

理性投资者只需在有效边界上选择证券组合是马柯威茨均值-方差模型的结论。( )

1952年,哈理·马柯威茨发表了一篇题为《证券组合选择》的论文,这篇著名论文标志着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开端。( )

马柯威茨模型在确定投资组合时,所需要的数据包括( )。A.证券投资的账面移动加权平均成本B.证券的期望收益率C.证券收益率的方差D.两种证券之间的协方差

组合管理理论最早由马柯威茨于1962年系统地提出,他开创了对投资进行整体管理的先河。(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马柯威茨证券组合理论相比其最大优点是可以检验。 ( )

马柯威茨的均值—方差选择模型研究了单期投资的最优决策问题。

( )年,马柯威茨的学生威廉·夏普提出旨在简化马柯威茨组合理论实际应用的“单因素模型”。A.1953B.1963C.1954D.1964

在马柯威茨模型的有效边界上有两个组合A与B,组合A期望收益大于组合B的期望收益,则组合A—定优于组合B。()

证券组合管理理论最早由()系统地提出。A:詹森B:马柯威茨C:夏普D:罗斯

()发展了证券组合理论,标志着现代组合投资理论的开端。A:马柯威茨B:威廉·夏普C:约翰·林特耐D:凯恩斯

马柯威茨的《证券组合选择》发表于()年。A:1948B:1950C:1952D:1955

有效市场假设理论的论述可以追溯到()的研究。A:马柯威茨B:巴奇列C:罗斯D:夏普

()对有效市场假设理论的阐述最为系统。A、尤金·法玛B、玛泽C、马柯威茨D、詹森

1952年,哈理•马柯威茨发表了一篇题为《证券组合选择》的论文,标志着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开端。()

马柯威茨提出的“风险厌恶假设”为:如果两种证券组合具有相同的收益率方差,那么投资者总是选择期望收益率高的组合。()

基于风险调整法的思想而建立的专门用于评价证券组合优劣的评估指数有()。A、詹森指数B、马柯威茨指数C、特雷诺指数D、罗尔指数

证券组合中普通股之间的投资进行分配时,广泛应用的模型是()。A、马柯威茨模型B、夏普因素模型C、风险对冲模型D、套利定价理论

马柯威茨关于投资组合的奠基之作是()A、均值方差模型B、证券组合的选择C、资本定价模型D、论有效边界

马柯维茨均值—方差理论假设的实际意义包括()A、证券价格反映其内在价值B、证券及其组合完全由期望收益率和方差描述C、投资者厌恶风险D、证券组合优劣的判断标准

多选题马柯维茨均值—方差理论假设的实际意义包括()A证券价格反映其内在价值B证券及其组合完全由期望收益率和方差描述C投资者厌恶风险D证券组合优劣的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