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河流上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4m^3/s. 1m^3/s. 高锤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 mg/L;下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3m^3/s、2m^3/s.高锺酸盐指数分别为8mg/L、7mg/L,干支流汇流混合后的高健酸盐指数日通量平均浓度为( )A 7.4 mg/L B 7.5 mg/LC 7.6 mg/L D 7.7 mg/L

某河流上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4m^3/s. 1m^3/s. 高锤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 mg/L;下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3m^3/s、2m^3/s.高锺酸盐指数分别为8mg/L、7mg/L,干支流汇流混合后的高健酸盐指数日通量平均浓度为( )

A 7.4 mg/L
B 7.5 mg/L
C 7.6 mg/L
D 7.7 mg/L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可引起尿酸盐沉积的最低浓度大概是 A、B、3μg/LC、1mg/LD、8mg/LE、1g/L

某河流干流流量为9m3/s,氨氮浓度为1.0mg/L;支流流量为1m3/s,氨氮浓度为9.0mg/L。支流汇入干流混合后,氨氮平均浓度为()。A:10.0mg/LB:8.2mg/LC:5.0mg/LD:1.8mg/L

(2019年)河流断面现状监测,上、下午COD监测浓度分别为36mg/L和42mg/L,其质量标准为30mg/L,则COD标准指数为( )。A.0.8 B.1.2 C.1.3 D.1.4

某河流上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4m3/s、1m3/s,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mg/L;下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3m3/s、2m3/s,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mg/L。干、支流汇流混合后的高锰酸盐指数日通量平均浓度为( )。A.7.4mg/LB.7.5mg/LC.7.6mg/LD.7.7mg/L

已知干、支流汇流前的流量分别为9m3/s、1m3/s.浓度分別为0.2mg/L、2.0mg/L.汇流混合后的氨氮平均浓度为()。A.1.1Omg/L B.0.48mg/L C.0.42mg/L D.0.38mg/L

某排水枢纽流向、流量见下图,对应输入渠道流量Q1、Q2、Q3的总氮浓度分别为TN1=5mg/L、TN2=12mg/L、TN3=10mg/L,则对应排出渠道流量Q4、Q5的总氮浓度分别为( )。A.TN4=10mg/L、TN5=9 mg/LB.TN4=5mg/L、TN5=10.5mg/LC.TN4=10mg/L、TN5=8mg/LD.TN4=5mg/L、TN5=8 mg/L

某项目排水量0. 3m*/s浓度60mg/L,河流流量是1. 5m/s,河流所在功能区标准为浓度30mg/L,目前河流污染物浓度占标率为70%,忽略混合区的范围,需要预留10%的安全余量,项目排水的最大浓度是:A:54mg/LB:27mg/L.C:57mg/LD:30mg/L

(2016年)某河流上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4m3/s、1m 3/s,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mg/L;下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3m3/s、2m 3/s,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mg/L。干支流汇流混合后的高锰酸盐指数日通量平均浓度为( )。A.7.4mg/L B.7.5mg/L C.7.6mg/L D.7.7mg/L

(2017年)某排水枢纽流向、流量见下图,对应输入渠道流量Q 1、Q 2、Q 3的总氮浓度分别为TN 1=5mg/L、TN 2=12、TN 3=10mg/L,则对应排出渠道流量Q 4、Q 5的总氮浓度分别为( )。A.TN 4=10 mg/L、TN 5=9 mg/L B.TN 4=5 mg/L、TN 5=10.5 mg/LC.TN 4=10 mg/L、TN 5=8 mg/L D.TN 4=5 mg/L、TN 5=8 mg/L

(2011年)河流干流流量为9m3/s,氨氮浓度为1.0mg/L:支流流量为1m 3/s,氨氮浓度为9.0mg/L。支流汇入干流混合后,氨氮平均浓度为( )。A.10.0mg/L B.8.2mg/L C.5.0mg/L D.1.8mg/L

已知某河的干支流汇流前的流量分别是9m3/s和1m3/s,NH3-N0.2mg/L和2.0mg/L,干支流汇流混合后的NH3-N浓度是()。A:1.1mg/LB:0.38mg/LC:1.9mg/LD:0.76mg/L

某排水枢纽流向、流量见下图,对应输入渠道流量Q1、Q2、Q3的总氮浓度分别为TN1=5mg/L、TN2=12、TN3=10mg/L,则对应排出渠道流量Q4、Q5的总氮浓度分别为()。A.TN1=10mg/L、TN2=9mg/LB.TN1=5mg/L、TN2=10.5mg/LC.TN1=10mg/L、TN2=8mg/LD.TN1=5mg/L、TN2=8mg/L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硝基苯的标准限值为0.017mg/L。现有一河段连续4个功能区(从上游到下游顺序为Ⅱ、Ⅲ、Ⅳ、Ⅴ类)的实测浓度分别为0.020mg/L、0.019mg/L、0.018mg/L和0.017mg/L。根据标准指数法判断最多可能有()功能区超标。A:1个B:2个C:3个D:4个

已知某河的干支流汇流前的流量分别是9m3/s和1m3/s,NH3-N浓度分别为0.2mg/L和2.0m/L,干支流汇流混合后的NH3-N浓度是()。A:1.10mg/LB:0.38mg/LC:1.90mg/LD:0.76mg/L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硝基苯的标准限植为0.017mg/L。现有一河段连续4个功能区(从上游到下游顺序为Ⅱ、Ⅲ、Ⅳ、Ⅴ类)的实测浓度分别为0.020mg/L、0.019mg/L、0.018mg/L和0.017mg/L。根据标准指数法判断最多可能有( )功能区超标。A.1个B.2个C.3个D.4个

某城镇污水厂进水凯氏氮浓度为54mg/L,氨氮浓度32mg/L,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1.5mg/L和0.5mg/L,该污水总氮浓度应为下列哪项?( )A.34mg/LB.56mg/LC.88mg/LD.52mg/L

某污水厂排放流量为8×104m3,尾水中含有某种难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50.00mg/L,排入河流的流量为14m3/s,河流中该物质本底浓度为6.00mg/L,完全混合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浓度为(  )。A.9.31mg/LB.8.73mg/LC.5.63mg/LD.7.10mg/L

经几次监测,某地表水的CODCr值变化较大,分别为15. 5mg/L、17. 6mg/L、14. 2mg/L、16. 7mg/L,为了使评价因子能够突出高值的影响,则评价值应确定为:A. 16. 0mg/LB. 17. 6mg/LC. 16. 8mg/LD. 17. 2mg/L

已知干、支流汇流前的流量分别为9m³/s、1m³/s.浓度分別为0.2mg/L、2.0mg/L.汇流混合后的氨氮平均浓度为()。A、1.1Omg/LB、0.48mg/LC、0.42mg/LD、0.38mg/L

干气流量的单位为()。A、3m/hB、3m(标)/hC、mL/minD、L/h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农水源地硝基苯的限值为0.017mg/L.现有一河段连续4个功能区(从上游到下游顺序为II、II、IV、V类)的实测浓度分别为0.020mg/L、0.018mg/L和0.017mg/L.根据标准指数法判断可能有()功能区超标。A、1个B、2个C、3个D、4个

我国泡沫消防泵的流量为30~150L/S.

问答题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

单选题某河流控制断面溶解氧标准限值为5mg/L,若实测水温条件下饱和溶解氧浓度为8mg/L,溶解氧标准指数为1.0,则实测溶解氧浓度为()。A 6mg/LB 7mg/LC 8mg/LD 11mg/L

单选题已知某河的干支流汇流前的流量分别是9 m³/s和1 m³/s,NH3-N浓度分别为0.2 mg/L和2.0 mg/L,干支流汇流混合后的NH3-N浓度是( )。A1. 1 mg/LB0.38 mg/LC1.9 mg/LD0.76 mg/L

单选题已知干、支流汇流前的流量分别为9m³/s、1m³/s.浓度分別为0.2mg/L、2.0mg/L.汇流混合后的氨氮平均浓度为()。A1.1Omg/LB0.48mg/LC0.42mg/LD0.38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