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污水厂排放流量为8×104m3,尾水中含有某种难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50.00mg/L,排入河流的流量为14m3/s,河流中该物质本底浓度为6.00mg/L,完全混合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浓度为( )。A.9.31mg/LB.8.73mg/LC.5.63mg/LD.7.10mg/L
某污水厂排放流量为8×104m3,尾水中含有某种难降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50.00mg/L,排入河流的流量为14m3/s,河流中该物质本底浓度为6.00mg/L,完全混合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浓度为( )。
A.9.31mg/L
B.8.73mg/L
C.5.63mg/L
D.7.10mg/L
B.8.73mg/L
C.5.63mg/L
D.7.10mg/L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完全混合模型:
式中,c为污水与河水混合后的浓度(mg/L);cp为排放口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mg/L);Qp为排放口处的废水排放量(m3/s);ch为河流上游某污染物的浓度(mg/L);Qh为河流上游的流量(m3/s)。
由题意得:cp=50mg/L,Qp=8×10000/(3600×24)=0.926m3/s,ch=6mg/L,Qh=14m3/s,代入可得:
c=8.73mg/L。
式中,c为污水与河水混合后的浓度(mg/L);cp为排放口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mg/L);Qp为排放口处的废水排放量(m3/s);ch为河流上游某污染物的浓度(mg/L);Qh为河流上游的流量(m3/s)。
由题意得:cp=50mg/L,Qp=8×10000/(3600×24)=0.926m3/s,ch=6mg/L,Qh=14m3/s,代入可得:
c=8.73mg/L。
相关考题:
拟在河边建一工厂,该厂将以2.56m3/s的流量排放废水,废水中污染物(持久性物质)的浓度为1500mg/L,该河流平均流速为0.61m/s,平均河宽为12.5m,平均水深为0.58m,与该工厂相同的污染物浓度为400mg/L,该工厂的废水排入河流后,污染物浓度是()。A:503.4mg/LB:692.3mg/LC:803.4mg/LD:705.6mg/L
某河流干流流量为9m3/s,氨氮浓度为1.0mg/L;支流流量为1m3/s,氨氮浓度为9.0mg/L。支流汇入干流混合后,氨氮平均浓度为()。A:10.0mg/LB:8.2mg/LC:5.0mg/LD:1.8mg/L
某企业排放甲污染物为持久性污染物。受纳水体功能为Ⅲ类,下游相邻功能区为Ⅱ类。受纳水体的设计径流量加污水量为10.0m3/s,排放点以下无区间径流及该污染物排放源。该污染物的标准限值见下表。假设河流上游来水背景浓度为零,采用河流零维模型计算,同时满足两个功能区要求的甲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为()A:0.50mg/sB:0.75mg/sC:1.00mg/sD:1.25mg/s
某项目排水量0. 3m*/s浓度60mg/L,河流流量是1. 5m/s,河流所在功能区标准为浓度30mg/L,目前河流污染物浓度占标率为70%,忽略混合区的范围,需要预留10%的安全余量,项目排水的最大浓度是:A:54mg/LB:27mg/L.C:57mg/LD:30mg/L
某企业排放甲污染物为持久性污染物。受纳水体功能为Ⅲ类,下游相邻功能区为Ⅱ类。受纳水体的设计径流量加污水量为10.0m3/s,排放点以下无区间径流及该污染物排放源。该污染物的标准限值见表1。表1假设河流上游来水背景浓度为零,采用河流零维模型计算,同时满足两个功能区要求的甲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为()。 A.0.50mg/s B.0.75mg/s C.1.00mg/s D.1.25mg/s
(2011年)河流干流流量为9m3/s,氨氮浓度为1.0mg/L:支流流量为1m 3/s,氨氮浓度为9.0mg/L。支流汇入干流混合后,氨氮平均浓度为( )。A.10.0mg/L B.8.2mg/L C.5.0mg/L D.1.8mg/L
下列使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的是( )。A. 需要评价的河段小于河流中达到横向均匀混合的长度B. 需要评价的河段大于河流中达到横向均匀混合的长度(计算得出)c. 大中型河流,横向浓度梯度明显D. 非持久性污染物完全混合段E. 持久性污染物完全混合段
某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h=0.25m3/s,苯酚浓度为ch=40mg/L,河流流量Qp=6.5m3/s,流速比νχ=0.4m/s,苯酚背景浓度为cp=0.8mg/L,苯酚的降解系数K=0.25d-1,忽略纵向弥散作用,在排放点下游15km处的苯酚浓度是()。A:1.89mg/LB:3.03mg/LC:5.47mg/LD:2.21mg/L
—建设项目资料如下:项目建成后拟向附近一条流量为76m3/s的河流中排放污染物,且此河流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包括:温度接近于常温的循环冷却水、非持久性污染物以及碱性物质,且需监测的水质项目为9个,污水排放量为4900m3/d,循环冷却水排放量为200m3/d,那么此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种类为( )。A—种B二种C三种D均不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在预测地面水水体水质时,河流完全混合模式适用于( )。A.充分混合段、持久性污染物B.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C.平直河流混合过程段、持久性污染物D.平直河流混合过程段、非持久性污染物
下列使用二维稳态混合模式的是()。A:需要评价的河段小于河流中达到横向均匀混合的长度B:需要评价的河段大于河流中达到横向均匀混合的长度(计算得出)C:大中型河流,横向浓度梯度明显D:非持久性污染物完全混合段E:持久性污染物完全混合段
某污水排入一河流。已知污水最大流量为10000m3/d,BOD5浓度为20mg/L,水温为20°C。河流最小流量为0.5m3/s;溶解氧为饱和状态,水温为20°C。假设不含有机物,污水和河水瞬间完全混合,耗氧速率常数k1=0. 434d-1、k1' = 0.10d-1(20°C),计算 2d后,河水中BOD5浓度。A. 2. 44mg/LB. 2. 78mg/LC. 1. 50mg/LD. 2. 15mg/L
某河流径流量3m3/s,特征污染物铅离子本底浓度为0.020mg/L,河流流经开发区有两个金属材料加工厂,甲厂排放污水量8000m3/d,乙厂排放污水量12000m3/d,尾水中都含有铅离子。如果甲厂经处理后排放铅离子浓度0.1mg/L,乙厂排放铅离子浓度0.08mg/L,排放河流经完全混合,铅离子浓度在本底浓度基础上增加了多少?( )A.0.025mg/LB.0.005mg/LC.0.001mg/LD.0.019mg/L
某河流接纳某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水排入河流以后在水体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自净作用下,污染物浓度得到降低。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哪项?A. 污水排放口形式影响河流对污染物的自净速度B. 河流水流速度影响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净化速率C. 排入的污水量越多,河流通过自净恢复到原有状态所需的时间越长D. 生活污水排入河流以后,污水中悬浮物快速沉淀到河底,这是使河流中污染物总量降低的重要过程
某河流的流量为3.0m3/s,有一条流量为0.05m3/s的小溪汇入该河流。为研究河水与小溪水的混合状况,在溪水中加入示踪剂。假设仪器检测示踪剂的浓度下限为1.0mg/L。为了使河水和溪水完全混合后的示踪剂可以检出,溪水中示踪剂的最低浓度是多少?需加入示踪剂的质量流量是多少?假设原河水和小溪中不含示踪剂。
某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h=0.25m3/s,苯酚浓度为Ch=40mg/L,河流流量Qp=6.5m3/S,流速vx=0.4m/s,苯酚背景浓度为Cp=0.8mg/L,苯酚的降解系数K=0.25d-1,忽略纵向弥散作用,在排放点下游15km处的苯酚浓度是()mg/L。A、1.89B、3.03C、5.47D、2.02
拟在河边建一工厂,该厂将以2.56m3/s的流量排放废水,废水中污染物(持久性物质)的浓度为1500mg/L,该河流平均流速为0.61m/s,平均河宽为12.5m,平均水深为0.58m,与该工厂相同的污染物浓度为400mg/L,该工厂的废水排入河流后,污染物浓度是()mg/L。A、503.4B、692.3C、803.4D、705.6
问答题某一湖泊的容积为10×106m3,上游有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流入该湖泊,流量为50m3/s。一工厂以5m3/s的流量向湖泊排放污水,其中含有可降解污染物,浓度为100mg/L。污染物降解反应速率常数为0.25d-1。假设污染物在湖中充分混合。求稳态时湖中污染物的浓度。
多选题河流水质预测完全混合模式的适用条件是()。A河流为恒定流动B持久性污染物C废水连续稳定排放D河流混合过程段E河流充分混合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