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某排水枢纽流向、流量见下图,对应输入渠道流量Q 1、Q 2、Q 3的总氮浓度分别为TN 1=5mg/L、TN 2=12、TN 3=10mg/L,则对应排出渠道流量Q 4、Q 5的总氮浓度分别为( )。A.TN 4=10 mg/L、TN 5=9 mg/L B.TN 4=5 mg/L、TN 5=10.5 mg/LC.TN 4=10 mg/L、TN 5=8 mg/L D.TN 4=5 mg/L、TN 5=8 mg/L

(2017年)某排水枢纽流向、流量见下图,对应输入渠道流量Q 1、Q 2、Q 3的总氮浓度分别为TN 1=5mg/L、TN 2=12、TN 3=10mg/L,则对应排出渠道流量Q 4、Q 5的总氮浓度分别为( )。

A.TN 4=10 mg/L、TN 5=9 mg/L
B.TN 4=5 mg/L、TN 5=10.5 mg/L
C.TN 4=10 mg/L、TN 5=8 mg/L
D.TN 4=5 mg/L、TN 5=8 mg/L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河流混合模式,即物质不灭的原理。流量和物质的量都遵循:总流入=总流出。【注意】考试时建议把四个选项答案代入,符合的为正确答案。

相关考题:

并联管道1、2.如图20所示。两管的直径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长度L2=3L1,通过的流量之间的关系为( )。A、Q1=Q2B、Q1=1.5Q2C、Q1=1.73Q2D、Q1=3Q2

已知三通管来流流量Q1=140L/s,两支管的直径d2=150mm和d3=200mm,且两管断面平均流速相等(V2=V3),则两支管流量( )。A.Q2=40L/s,Q3=100L/sB.Q2=50.3L/s,Q3=89.7L/sC.Q2=60L/s,Q3=80L/sD.Q2=Q3=70L/s

某排水枢纽流向、流量见下图,对应输入渠道流量Q1、Q2、Q3的总氮浓度分别为TN1=5mg/L、TN2=12mg/L、TN3=10mg/L,则对应排出渠道流量Q4、Q5的总氮浓度分别为( )。A.TN4=10mg/L、TN5=9 mg/LB.TN4=5mg/L、TN5=10.5mg/LC.TN4=10mg/L、TN5=8mg/LD.TN4=5mg/L、TN5=8 mg/L

某排水枢纽流向、流量见下图,对应输入渠道流量Q1、Q2、Q3的总氮浓度分别为TN1=5mg/L、TN2=12、TN3=10mg/L,则对应排出渠道流量Q4、Q5的总氮浓度分别为()。A.TN1=10mg/L、TN2=9mg/LB.TN1=5mg/L、TN2=10.5mg/LC.TN1=10mg/L、TN2=8mg/LD.TN1=5mg/L、TN2=8mg/L

某两层楼的供暖立管,管段1/2的直径均为20mm,∑ε均为20,λ=0.02,l1=20m,l2=10m,干管流量Q=1.5×10-3m3/s,则Q1、Q2分别为(  )。

两直径相同的并联管道1、2,不计局部损失,沿程阻力系数相同,l1=2l2,通过的流量为(  )。 A. Q1=0.71Q2B. Q1=Q2C. Q1=2Q2D. Q1=4Q2

图示输水管道系统,由a处用四条并联管道供水至b处。已知各管段的管长l1=200m,l2=400m,l3=350m,l4=300m,比阻S1=1.07s2/m6,S2=S3=0.47s2/m6,S4=2.83s2/m6。若总流量为Q=400L/s,各管道的流量为( )。 A.Q1=123L/s,Q2=189L/s,Q3=23L/s,Q4=65L/sB.Q1-108L/s,Q2=121L/s,Q3=54L/s,Q4=117L/sC.Q1=108L/s,Q2=115L/s,Q3=123L/s,Q4=54L/sD.Q1=54L/s,Q2=156L/s,Q3=98L/s,Q4=92L/s

如图所示为一孔口自由出流,两个孔口1、2流量分别为Q1、Q2,其流量大小关系(A1=A2)为( )。A.Q1≥Q2B.Q1=Q2C.Q1≤Q2D.都有可能

有三条矩形渠道,其A、n和i均相同,但b和h各不相同,已知b1=4m,h1=1.5m,b2=2m,h2=3m,b3=3.0m,h3=2.0m,比较这三条渠道流量的大小(  )。 A. Q1>Q2>Q3 B. Q1<Q2<Q3 C. Q1>Q2=Q3 D. Q1=Q3>Q2

并联长管1、2,两管径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长度l2=3l1,两者流量之比为:A. Q1=Q2B. Q1=1.5Q2C. Q1=3Q2D. Q1=1.73Q2

如图所示,阀门K全开时各管段流量为Q1、Q2、Q3。现关小阀门K,其他条件不变流量变化为( )。A Q1、Q2、Q3都减小B Q1减小、Q2不变、Q3减小C Q1减小、Q2增加、Q3减小D Q1不变、Q2增加、Q3减小

有三条矩形渠道,其A,n和i都相同,但b和h0各不相同。已知:b1=4m,h01=1.5m,b2=2m,h02=3m,b3=3m,h03=2m,比较这三条渠道流量大小为(  )。A.Q1>Q2>Q3B.Q1<Q2<Q3C.Q1>Q2=Q3D.Q1=Q3>Q2

如图所示,阀门K全开时各管段流量分别为Q1、Q2、Q3,若关小阀门K,其他条件不变,流量变化为:A. Q1、Q2、Q3都变小B. Q1、Q2不变,Q3变小C. Q1不变,Q2变大、Q3变小D. Q1变小,Q2变大、Q3变小

两台相同的泵并联后,其流量变化是()。AQ总=Q1+Q2BQ总≥Q1+Q2CQ总<Q1+Q2DQ总<Q1或Q总<Q2

若以Q1表示主物料流量(主流量),Q2表示副物料流量(副流量),K表示副流量与主流量的流量比值系数,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K=Q1+Q2B、K=Q1×Q2C、K=Q2/Q1D、K=Q1/Q2

两台相同的泵并联后,其流量变化是()。A、Q总=Q1+Q2B、Q总≥Q1+Q2C、Q总<Q1+Q2D、Q总<Q1或Q总<Q2

当两台离心泵流量、扬程分别用Q1、H1和Q2、H2表示,当它们串联工作时,则流量满足Q总=Q1=Q2,扬程应满足H总=H1+H2。

两台离心泵的流量、扬程分别用Q1、H1和Q2、H2表示,当它们串联工作时,则流量满足Q总=Q1=Q2,扬程应满足()。A、H总=H1—H2B、H总=H2—H1C、H总=H1=H2D、H总=H1+H2

设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流量为Q,回流量为3Q。则其三角配水槽、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导流室、清水区、回流缝的设计流量分别为()。A、Q,4Q,4Q,4Q,4Q,4QB、Q,4Q,4Q,4Q,3Q,3QC、Q,4Q,4Q,4Q,Q,3QD、Q,4Q,4Q,3Q,3Q,3Q

两台风机单独工作时的流量分别为q1和q2,其他条件不变,若两台并联运行,则总流量Q为()。A、QB、Q=q1+q2C、Qq1+q2D、Q

已知三通管来流流量Q1=140L/s,两支管的直径d2=150mm和d3=200mm,且两管断面平均流速相等(v2=v3),则两支管流量()。A、Q2=40L/s,Q3=100L/sB、Q2=50.3Us,Q3=89.7L/sC、Q2=60L/s,Q3=80L/sD、Q2=Q3=70L/s

并联长管1、2,两管管径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长度l2=3l1,通过两管的流量比为()。A、Q1=Q2B、Q1=1.5Q2C、Q1=3Q2D、Q1=1.73Q2

水泵类负载在工况点1、2运行时,对应的流量和转速分别为Q1、Q2和N1、N2,它的流量(Q)与转速(N)符合()关系式。A、Q1/Q2=N2/N1B、Q2/Q1=N2/N1C、Q2/Q1=(N2/N1)3D、Q2Q1=(N2/N1)2

最佳过剩空气系数是指()为最小时对应的过剩空气系数。A、q4+q5+q6B、q3+q4+q5C、q2+q3+q4D、q1+q2+q3

单选题两台风机单独工作时的流量分别为q1和q2,其他条件不变,若两台并联运行,则总流量Q为()。AQBQ=q1+q2CQq1+q2DQ

单选题水泵类负载在工况点1、2运行时,对应的流量和转速分别为Q1、Q2和N1、N2,它的流量(Q)与转速(N)符合()关系式。AQ1/Q2=N2/N1BQ2/Q1=N2/N1CQ2/Q1=(N2/N1)3DQ2Q1=(N2/N1)2

单选题设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流量为Q,回流量为3Q。则其三角配水槽、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导流室、清水区、回流缝的设计流量分别为()。AQ,4Q,4Q,4Q,4Q,4QBQ,4Q,4Q,4Q,3Q,3QCQ,4Q,4Q,4Q,Q,3QDQ,4Q,4Q,3Q,3Q,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