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滑车吊装时,动、定滑轮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滑轮轮径的( )倍。A.2B.3C.5D.8

起重滑车吊装时,动、定滑轮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滑轮轮径的( )倍。

A.2
B.3
C.5
D.8

参考解析

解析:滑车组动、定滑轮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滑轮轮径的5倍。

相关考题:

小车变幅塔式起重机2倍率穿绳时最小安全距离是1000mm,此距离是指()的距离。 A、吊钩到小车B、动滑轮上缘到定滑轮下缘C、吊钩组最高点到小车最低点D、吊钩中心到定滑轮组中心

滑轮组吊装,当设备提升到最高点时,定滑车与动滑车间的距离不应小于()。A.500mmB.700mmC.900mmD.1200mm

滑车组两滑车的最小距离应是( )。A.不小于轮径的5倍B.不小于轮径的3倍C.不小于轮径的10倍

下列对起重滑车的使用要求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滑车应按出厂铭牌和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不得超负荷使用B.滑车组动、定(静)滑车的最小距离应小于滑轮轮径的5倍C.当滑车的轮数超过5个时.跑绳应采用双抽头方式D.滑车的起重能力应按使用的轮数与滑车全部轮数的比例进行折减

起重滑车吊装时,动、定滑轮组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m。A、2B、3C、1.5D、1

关于起重滑车的使用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A.起重吊装中常用的是HQ系列起重滑车B.滑车组动、定(静)滑车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6mC.跑绳进入滑轮的偏角宜大于5°D.当滑车的轮数超过5个时,跑绳应采用双抽头方式E.若采用花穿的方式,应适当减少上、下滑轮之间的净距

起重滑车吊装时,动、定滑轮组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m。A.2B.3C.1.5D.1

滑轮组上下滑轮之间的最小净距不得不小于轮径的()倍。A、3;B、5;C、25;D、30。

滑轮组吊装,当设备提升到最高点时,定滑车与动滑车间的距离不应小于()。A、500mm;B、700mm;C、900mm;D、1200mm;

滑车组使用中,滑车起重量10~20(t)的两滑车滑轮中心最小距离不准小于800mm。

起重滑车使用要求正确的有()。A、多轮滑车仅使用部分滑轮时,滑车的起重能力应进行折减B、动、定滑轮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滑轮轮径的5倍C、跑绳进入滑轮的偏角宜大于5°D、滑车组穿绕跑绳的方法有顺穿、花穿和双抽头穿法E、当滑车的轮数超过5个时应采用花穿

滑轮组上、下滑轮之间的最小净距不得小于滑轮轮径的()倍。A、3B、5C、25D、30

使用滑轮组上、下滑轮之间的最小净距离不得小于滑轮轮径的()倍。A、5B、10C、15D、20

使用中的滑车组两滑车滑轮中心间的最小距离,哪些描述是正确的()A、滑车起重量1t时,两滑车滑轮中心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700mmB、滑车起重量2t时,两滑车滑轮中心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900mmC、滑车起重量10~20t时,两滑车滑轮中心间的最小距离不小1000mmD、滑车起重量35~50t时,两滑车滑轮中心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200mm

滑车组使用中,滑车起重量5(t)的两滑车滑轮中心最小距离不准小于500mm。

动、定滑轮之间的距离在设计最高温度下不得小于()m。

滑轮组上下滑轮之间的净距离不得小于轮径的()。A、3倍B、4倍C、5倍D、6倍

采用滑车组起吊重物时,当重物提升到最高点时,定滑车与动滑车间的距离要大于安全距离,花穿时要不小于轮径的()倍。A、3B、5C、7D、8

滑车组的优点是()。A、只有动滑轮的优点B、只有定滑轮的优点C、既有动滑轮的优点,也有定滑轮的优点D、不具有动、定滑轮的优点

滑车组两滑车之间的净距离不宜小于轮径的倍数为()A、2倍B、5倍C、13倍D、4倍

滑轮组上下滑轮之间的最小净距不得小于轮径的()倍。A、3B、5C、25D、30

滑车组两滑车的最小距离应是()。A、不小于轮径的5倍B、不小于轮径的3倍C、不小于轮径的10倍

单选题滑轮组上下滑轮之间的最小净距不得不小于轮径的()倍。A3;B5;C25;D30。

填空题动、定滑轮之间的距离在设计最高温度下不得小于()m。

判断题滑车组使用中,滑车起重量10~20(t)的两滑车滑轮中心最小距离不准小于800mm。A对B错

判断题滑车组使用中,滑车起重量5(t)的两滑车滑轮中心最小距离不准小于500mm。A对B错

单选题起重滑车吊装时,动、定滑轮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滑轮轮径的( )倍。A2B3C5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