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水分含量为()时霉菌繁殖产毒能力最强A、13%~14%B、14%~16%C、17%~18%D、18%~19%E、19%~20%

粮食水分含量为()时霉菌繁殖产毒能力最强

  • A、13%~14%
  • B、14%~16%
  • C、17%~18%
  • D、18%~19%
  • E、19%~20%

相关考题:

粮食水分含量为多少时霉菌繁殖产毒能力最强( )A、13%~14%B、14%~16%C、17%~18%D、18%~19%E、19%~20%

一批粮食发生了霉菌污染,食品霉菌的发育和产毒的条件不包括A.温度B.湿度C.食品中脂肪含量D.食品中水分含量E.食品中含糖量

霉菌发育和产毒条件包括水分和湿度,温度,基质。()

食品霉菌的发育和产毒的条件不包括A.温度B.湿度C.食品中脂肪含量D.食品中水分含量E.食品中含糖量

当贮藏粮食时,如果其水分含量过高,不会出现A.粮食的酸度降低B.维生素B1破坏加速C.谷类呼吸作用增强D.促进霉菌生长E.蛋白质含量下降

安全水分指粮食不易发霉的最高水分含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防止粮食霉变最有意义的措施是( )A.控制粮食水分含量及温度B.控制粮食水分含量C.挑除霉粒D.加碱破坏E.碾轧加工

霉毒产毒的条件包括()。A、基质:一般而言,营养丰富的食品更有利于霉菌的生产,霉菌在天然食品上比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上更易繁殖。B、水分:粮食水分为17%-18%是霉菌繁殖产毒的最佳条件。粮食的水分活度降至0.7以下,一般霉菌菌不能生长。C、湿度:相对湿度在70%时粮食达到平衡水分的条件,霉菌即不能产毒。D、温度:大多数霉菌繁殖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在0℃以下或30℃以上时,不能产毒或产毒能力减弱。镰刀菌属的最适宜温度为0℃或-7到-2℃;而毛霉、根霉、黑曲霉、烟曲霉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25-40℃。E、通风条件:大部分霉菌的繁殖和产毒是有氧条件,但毛霉,庆绿曲霉是厌氧菌并可耐受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粮食入仓时要检测()的质量指标。A、水分和脂肪酸值B、杂质含量和破碎率C、水分和杂质含量D、水分和破碎率

简易仓囤粮食入仓时应达到的水分指标是()。A、水分含量控制12%~15%之间B、入仓的粮食水分含量可以控制在18%以内C、水分含量控制在当地安全水分以下D、水分含量控制15%以下

对粮食损害不大的微生物是()A、酵母B、黄曲霉菌C、产毒杂色曲霉菌D、青霉菌E、寄生曲霉

当贮藏粮食时,如果其水分含量过高,不会出现()。A、粮食的酸度降低B、维生素B1破坏加速C、谷类呼吸作用增强D、促进霉菌生长E、蛋白质含量下降

影响霉菌产毒的条件包括()。A、基质B、水分C、湿度D、温度

粮食水分含量为( )时霉菌繁殖产毒能力最强。A、13-14%B、14-16%C、17-18%D、18-19%

食品霉菌的发育和产毒的条件不包括()A、温度B、湿度C、食品中脂肪含量D、食品中水分含量E、食品中含糖量

储粮水分再分配的原因有()。A、不同部位粮食水分不均匀B、粮食水分过高C、粮食可以吸附和解吸水分D、粮食杂质含量高

货物发霉与()有关。A、水分B、霉菌C、温度D、含量

当谷物贮存于湿度较大、温度较高的环境对,如粮食自身水分含量较高,则可().A、使粮食的酸度升高B、保持维生素B及E含量稳定C、使蛋白质含量保持不变D、有利于霉菌生长

单选题粮食入仓时要检测()的质量指标。A水分和脂肪酸值B杂质含量和破碎率C水分和杂质含量D水分和破碎率

单选题当贮藏粮食时,如果其水分含量过高,不会出现()。A粮食的酸度降低B维生素B1破坏加速C谷类呼吸作用增强D促进霉菌生长E蛋白质含量下降

单选题食品霉菌的发育和产毒的条件不包括()A温度B湿度C食品中脂肪含量D食品中水分含量E食品中含糖量

单选题粮食水分含量为多少时霉菌繁殖产毒能力最强()A13%~14%B14%~16%C17%~18%D18%~19%E19%~20%

单选题粮食水分含量为( )时霉菌繁殖产毒能力最强。A13-14%B14-16%C17-18%D18-19%

单选题粮食水分含量为()时霉菌繁殖产毒能力最强A13%~14%B14%~16%C17%~18%D18%~19%E19%~20%

单选题当谷物储存于湿度较大、温度较高的环境时,如粮食自身水分含量较高,则可(  )。A使粮食的酸度降低B保持维生素B1和E含量稳定C使蛋白质含量保持不变D有利于霉菌生长E使害虫生长繁殖受抑制

单选题对粮食损害不大的微生物是()A酵母B黄曲霉菌C产毒杂色曲霉菌D青霉菌E寄生曲霉

单选题简易仓囤粮食入仓时应达到的水分指标是()。A水分含量控制12%~15%之间B入仓的粮食水分含量可以控制在18%以内C水分含量控制在当地安全水分以下D水分含量控制1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