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在纪要栏内记录云底高的演变?

什么时候在纪要栏内记录云底高的演变?


相关考题:

下列现象需在纪要栏记录的有()A、飞行云迹B、云顶低于测站的云C、人工影响天气D、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和最大平均重量

飞行天气报告表上,航路上对云的预报和降落站对云的预报有什么不同().A、航路上既预报云底高又预报云顶高,用的是平均海平面高度,降落站只预报云底离地面的高度B、航路上用平均海平面高度预报了云底高和0℃等温层的高度,降落站只预报云底离地面的高度C、航路上用平均海平面高度预报了云顶高和云底的高度,降落站预报了云底的海拔高度

《例行观测簿》纪要栏内气象要素的演变时间应当记录时数和分数,时数和分数为()数字,分数应当记在时数的()。

一日中第一次观测到飞行云迹时,应()。A、在观测簿备注栏记录其符号和开始时间B、在观测簿纪要栏记录其符号和开始时间C、记录在观测簿云状栏D、记录在观测簿天气现象栏E、不记录

蔽光高积云很象()云,只是云底有()。它常由()减小、上升空气产生波动或由下降滑行时的()演变而成。

某站在业务学习中进行云的观测讨论时,吴林认为:1、层云的云底高度可记为1000米;2、Ac与Sc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地平线30度以上的多数Sc云块视宽角大于5度;3、Asop与Ns可以互相演变。王群认为:1、吴林的第一个观点是错误的;2、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选定云码;3、夜间观测时,应根据视觉,结合星光的疏密、清晰程度,云体的颜色、移动速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和实测云高,参照傍晚时云的状况判别云状,估计云量;4、高山站观测时遇到云底低于测站而云顶高于测站的云,应在观测簿纪要栏记录其云状、云量,云底高度记<0。()A、吴林和王群各有两个观点是错误的。B、吴林有一个观点是错误的。C、王群有四个观点是正确的。D、王群有两个观点是错误的。

云高002的含义是()。A、60<云底高<90B、60≤云底高<90C、60<云底高≤90

云的观测只记录云底高于测站的云,但在山地边如遇云底低于测站而云顶高于测站的云时,应照常记录其云体高于测站的那部分云。

当主导能见度演变到()本场SPECI报告标准中的最大值时,应在纪要栏记录其()。

当需要在纪要栏中记录能见度的演变时,其格式为()。

同类云高度不同,各云高()记录。

在纪要栏记录主导能见度的演变时,当主导能见度好转到≥本场记录标准时,纪要栏如何记录?

什么时候在观测簿纪要栏记录主导能见度的演变?

凡某层云量(),且其云高()本场SPECI报告标准中的最大值时,应在纪要栏内记录云的演变情况。

目力判定风向风速时,在风速右下角加记“()”字样,并在纪要栏内说明。

在纪要栏记录能见度的演变时,天气现象如属同类性质,除()现象外,可连续记录。

为了着陆飞机的安全,在目视着陆飞行条例(VFR)中规定,目视着陆的()。A、水平能见度必须大于4.0km,云底高不小于3kmB、水平能见度必须大于4.8km,云底高不小于3000mC、水平能见度必须大于48m,云底高不小于300mD、水平能见度必须大于4.8km,云底高不小于300m

高山站观测时遇到云底低于测站,而云顶高于测站的云时应如何记录?

高山站观测时遇到云底低于测站,而云顶高于测站的云,应在观测簿()记录其()、(),云底高度记()。

航路上对云的预报和降落站对云的预报有什么不同()。A、航路上既预报云底高又预报云顶高,用的海拔高度,降落站只预报云底离地面的高度B、航路上用海拔高度预报了云中0℃等温线的高度,降落站预报云底和云顶高C、航路上用海拔高度预报了云顶高和云底的高度,降落站预报了云底的海拔高度

单选题云高002的含义是()。A60<云底高<90B60≤云底高<90C60<云底高≤90

单选题云高是指云底距离海面的垂直高度,在船上一般只用目力估计()云底云高。A低云B中云C高云D所有云系

单选题护理记录单的记录方法正确的是( )A眉栏各项用红笔填写B体温单40~42℃栏内纵行书写入科时间C总结24小时出入液量后记录于体温单底栏内D记录单一律用蓝钢笔书写E体温单底栏可填写手术后日数

填空题蔽光高积云很象()云,只是云底有()。它常由()减小、上升空气产生波动或由下降滑行时的()演变而成。

多选题下列现象需在纪要栏记录的有()A飞行云迹B云顶低于测站的云C人工影响天气D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和最大平均重量

填空题高山站观测时遇到云底低于测站,而云顶高于测站的云,应在观测簿()记录其()、(),云底高度记()。

判断题云的观测只记录云底高于测站的云,但在山地边如遇云底低于测站而云顶高于测站的云时,应照常记录其云体高于测站的那部分云。()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