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能见度以米为单位,在观测簿相应栏按实际观测值使用()记录。

主导能见度以米为单位,在观测簿相应栏按实际观测值使用()记录。


相关考题:

跑道视程显示为40米,观测记录簿RVR栏应记录为()。A、40B、0040C、M0050D、M50

能见度观测记录以千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舍去)舍去,不足0.1千米记()。

观测时有雷暴伴随大阵雨,观测记录簿现在天气栏如何记录?

观测时气温-2.0℃,本场有雾,天空不明,垂直能见度为40米,低云栏应记录为()。

一日中第一次观测到飞行云迹时,应()。A、在观测簿备注栏记录其符号和开始时间B、在观测簿纪要栏记录其符号和开始时间C、记录在观测簿云状栏D、记录在观测簿天气现象栏E、不记录

观测时铂电阻地面温度传感器被雪埋住时记录处理().A、正常观测B、按缺测处理C、清除积雪D、按正常观测,在观测簿备注栏注明

能见度自动观测已正式业务运行的观测站,为便于用户使用,业务软件自动将正点前10分钟内最小的10分钟平均能见度值(以0.1km为单位)写入正点时次的长Z文件CW段能见度数据栏。

能见度观测记录以千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足0.1㏎记0.0。

假如观测到主导能见度为1155米,应记录为()。A、1100B、1150C、1155D、1000

什么时候在观测簿纪要栏记录主导能见度的演变?

例行观测迟测时,应及时补测,在补测开始时间外加();迟测超过正点半小时按()处理,观测簿相应栏记—()。

能见度持续时间的统计首先以()记录为准,不能确定时,则以()记录统计为准。A、纪要栏纪要栏B、正点观测纪要栏C、纪要栏正点观测D、正点观测正点观测

气温-1.9℃,出现雾,主导能见度400米,《例行观测簿》纪要栏天气现象应记录()。A、PRFGB、BCFGC、FZFGD、MIFG

气温在-36.0℃以下时,停止()的观测,记录从缺,并在观测簿的备注栏注明。

每次测定积冰重量之后,随即还应观测()一次,记录在观测簿当天()向的相应栏中。

能见度自动观测的台站:观测、记录和A文件中的能见度(含最小能见度)均取自自动观测的10分钟平均值,以米为单位,与用于天气现象判识的能见度不同。

铂电阻地面温度传感器被积雪埋住时().A、按正常观测B、在备注栏注明C、按正常观测,并在观测簿备注栏注明D、按正常观测,不用在观测簿备注栏注明

填空题能见度观测记录以千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舍去)舍去,不足0.1千米记()。

填空题每次测定积冰重量之后,随即还应观测()一次,记录在观测簿当天()向的相应栏中。

填空题能见度观测记录以千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足0.1㏎记0.0。

填空题气温在-36.0℃以下时,停止()的观测,记录从缺,并在观测簿的备注栏注明。

单选题当能见度设备故障或数据异常,()观测时次的正点数据中所有能见度数据均按缺测处理;定时观测时次进行人工补测,人工观测值存入Z文件CW段能见度和VV段段10分钟平均能见度,其他VV段自动能见度数据按缺测处理;A文件中使用人工观测值,须在备注栏说明。A非定时    B定时CCW段DVV段E人工补测F人工观测

判断题能见度自动观测已正式业务运行的观测站,为便于用户使用,业务软件自动将正点前10分钟内最小的10分钟平均能见度值(以0.1km为单位)写入正点时次的长Z文件CW段能见度数据栏。A对B错

判断题能见度自动观测的台站:观测、记录和A文件中的能见度(含最小能见度)均取自自动观测的10分钟平均值,以米为单位,与用于天气现象判识的能见度不同。A对B错

单选题观测时铂电阻地面温度传感器被雪埋住时记录处理().A正常观测B按缺测处理C清除积雪D按正常观测,在观测簿备注栏注明

单选题一日中第一次观测到飞行云迹时,应()。A在观测簿备注栏记录其符号和开始时间B在观测簿纪要栏记录其符号和开始时间C记录在观测簿云状栏D记录在观测簿天气现象栏E不记录

单选题铂电阻地面温度传感器被积雪埋住时().A按正常观测B在备注栏注明C按正常观测,并在观测簿备注栏注明D按正常观测,不用在观测簿备注栏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