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二次雷达,SPI码位是特殊位置识别码,一般不用。

对于二次雷达,SPI码位是特殊位置识别码,一般不用。


相关考题:

二次雷达监视系统一般分为常规二次监视雷达系统和单脉冲二次监视雷达系统。

()是一、二次雷达相同的识别方法。A、特殊位置识别法(SPI)B、做不少30度转弯C、雷达识别移交D、雷达标牌直接识别

回答的脉冲SPI称()脉冲。A、特殊位置识别B、询问C、控制D、帧(框架)

在识别确认航空器时,一、二次监视雷达相同的识别方法是()。A、雷达识别移交B、雷达标牌识别C、指示航空器做不小于30度的转弯D、指示航空器使用特殊位置识别功能

组成标准C站国家群呼九位识别码位().A、441200000B、404120000C、404125712D、400036539

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由移动国家号+移动网号+用户识别码组成,如中国移动的用户识别码为46000ABCDEFGHIJ,全号码位长为15位。

终端区监视系统一般包括:()A、一次雷达、二次雷达、场面监视雷达B、一次雷达、二次雷达、自动相关监视系统C、一次雷达、场面监视雷达、自动相关监视系统D、二次雷达、场面监视雷达、自动相关监视系统

()信息不能为已被识别的航空器之间提供雷达间隔A、精度经过校验的二次监视雷达显示的位置B、经过校验的一次监视雷达提供的位置C、一、二次监视雷达结合使用提供的位置D、视频图上有杂波、假目标的一、二次监视雷达结合使用提供的位置

对于二次雷达,以下检测出假框架脉冲的是()。A、C1-SPI脉冲B、C2-SPI脉冲C、C1-F2脉冲D、C2-F2脉冲

对于二次雷达,选择正确答案()。A、只要管制员要求,任何询问模式的回答都应发射SPI脉冲B、只要管制员要求,只在回答识别码时发射SPI脉冲C、回答识别码时就要发射SPI脉冲,与管制员要求无关D、只要管制员要求,只在回答高度码时发射SPI脉冲

航管二次雷达一般采用3/A和C模式交替询问,是为了既能获得飞机的识别码又能获得高度信息。

二次雷达P1-P3脉冲称为()。A、(模式)询问脉冲B、控制脉冲C、框架脉冲D、特殊位置识别脉冲

传统二次雷达的6种询问模式的应答码格式相同,由16个信息码位组成,依次是F1、C1、A1、C2、A2、C4、A4、X、B1、D1、B2、D2、B4、D4、F2和SPI。

二次雷达通过模式A和模式C交替询问,得到的应答信息分别是()。A、高度和识别码B、距离和方位C、识别码和高度D、识别码和距离

二次雷达应答信号中SPI脉冲应该在F1脉冲前沿后()。A、24.35±0.1μSB、25.35±0.2μSC、25.65±0.1μSD、24.65±0.2μS

对于二次雷达,飞行员通过应答机控制单元的按钮可以激活SPI脉冲持续()。A、0s--15sB、15s--30sC、30s--45sD、45s--60s

对于二次雷达,如果回答码为C1,C2,A2,C4,B1,B2,D1,D2,B4说明()。A、它既可以为识别码,又可以为高度码B、它只可能为识别码,且为7237C、它可能和SPI脉冲形成假框架D、它只可为高度码

对于二次雷达,框架脉冲检测的目的是()。A、说明一个回答的存在B、进行信息脉冲的组合C、去除回答中的干扰D、识别C2-SPI假框架

对于二次雷达,天线的主要特性一般是水平特性和垂直特性。

对于二次雷达,特殊位置识别脉冲只能由飞行员人工选择发射。当需要时,该脉冲只能在A/C模式应答中发射。

对于二次雷达,S模式在A/C/S全呼(modeA/C/S-only-all-call)周期内询问飞机以识别它们,同时获取S模式应答机的()。A、地址码B、识别码C、高度码D、II编码(Interrogato r Identifier Code)

对于二次雷达,S模式应答机对传统的二次雷达询问()。A、给出含地址码的应答B、根据询问模式A和C给出识别码和高度码的应答C、不作应答D、按S模式应答,但不给出地址码

对于二次雷达,指出错误的回答()。A、应答编码的识别码和高度码的编码格式是相同的B、应答编码的框架脉冲每次回答必须存在C、应答的高度码和识别码对信息脉冲的处理上是一样的D、应答码的C2脉冲和SPI脉冲的间隔与框架脉冲F1和F2的间隔相同

对于二次雷达,能够有效解决A/C模式系统识别码不足的模式系统为()。A、B模式B、2模式C、S模式D、军用模式

对于雷达信号处理和雷达数据处理的关系,正确的是()。A、雷达信号处理和雷达数据处理同时进行B、雷达数据处理是第一次处理,雷达信号处理是第二次处理C、雷达信号处理是第一次处理,雷达数据处理是第二次处理D、其它答案均是

对于二次雷达,应答机响应A/C询问模式时的应答码称为识别码。

单选题组成标准C站国家群呼九位识别码位().A441200000B404120000C404125712D400036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