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二次雷达,指出错误的回答()。A、应答编码的识别码和高度码的编码格式是相同的B、应答编码的框架脉冲每次回答必须存在C、应答的高度码和识别码对信息脉冲的处理上是一样的D、应答码的C2脉冲和SPI脉冲的间隔与框架脉冲F1和F2的间隔相同

对于二次雷达,指出错误的回答()。

  • A、应答编码的识别码和高度码的编码格式是相同的
  • B、应答编码的框架脉冲每次回答必须存在
  • C、应答的高度码和识别码对信息脉冲的处理上是一样的
  • D、应答码的C2脉冲和SPI脉冲的间隔与框架脉冲F1和F2的间隔相同

相关考题:

对于二次雷达,S模式回答的译码是通过检测()前导脉冲确认的。A、前2个B、前3个C、前4个D、前5个

相对于单独使用二次雷达,使用一次、二次雷达合装的优点是()。A、发现目标的距离更远B、常规二次雷达条件下提高雷达系统的距离分辨力C、能够发现无应答机的目标D、克服顶空盲区的影响

当二次监视雷达的参数一定时,二次雷达能够探测到目标的最远的距离和航空器的()有关。A、飞行速度B、应答机的回答功率C、飞行高度D、体积大小

对于二次雷达,S模式应答机收到交互模式询问后,判断P4脉冲长度为0.8μs的给出含有飞机离散地址的回答,判断P4脉冲长度为1.6μs的能够识别但不给予回答响应。

对于二次雷达,RSLS(Ω接收机)的作用主要用于()。A、应答机识别是否由旁瓣询问,以判决是否给与回答B、询问机识别是否由旁瓣接收的回答,并给予旁瓣接收的标志C、询问机抑制旁瓣接收的回答D、应答机抑制旁瓣接收的询问

对于二次雷达,应答信号中,框架脉冲由F1,F2组成,表示最基本的代码,每次回答都应出现,以表示一个回答的存在。

对于二次雷达,回答的F1和F2脉冲称为()。A、框架脉冲或帧脉冲B、信息(数据)脉冲C、回答脉冲D、应答脉冲

航管二次雷达系统由什么组成:()A、一次雷达B、二次雷达C、一次雷达和二次雷达两部分D、二次雷达和ILS两部分

二次雷达存在不容易克服的异步干扰,异步干扰是由()引起的。A、接收到其它询问机的询问-回答信号B、接收到自身雷达旁瓣询问的回答C、接收到反射询问的回答D、接收到自身雷达的主瓣询问的回答

对于二次雷达,接收机动态范围不应小于75dB。

对于二次雷达,回答码除Fl和F2外应有12个脉冲位。

对于二次雷达,天线横向尺寸越大,它的水平波束宽度越窄。

对于二次雷达,应答机在收到P3脉冲后转发回答的延迟时间是()。A、2.5微秒B、3.5微秒C、4.5微秒D、5.5微秒

对于二次雷达,回答的F1和F2脉冲的时间间隔是()。A、21.3微秒B、20.3微秒C、1.45微秒D、0.45微秒

对于二次雷达,SPI码位是特殊位置识别码,一般不用。

对于二次雷达,抬高天线仰角是改善垂直波瓣开裂的有效方法。

对于二次雷达,接收机Ω通道主要用于旁瓣抑制。

对于二次雷达,框架脉冲检测的目的是()。A、说明一个回答的存在B、进行信息脉冲的组合C、去除回答中的干扰D、识别C2-SPI假框架

对于二次雷达,天线的主要特性一般是水平特性和垂直特性。

对于单脉冲二次雷达,OBA信息是与()的幅度相对应的。A、Δ/ΣB、Ω/ΣC、Δ*ΣD、Ω*Σ

对于二次雷达,交错是脉冲重复频率按照一定序列安排,可以去除二次环绕。

对于二次雷达,询问重复频率越低,占空比越高。

对于二次雷达,模式C的询问目的是请求飞机回答海拔高度的回答码。

对于二次雷达,如果询问波束旁瓣有穿透控制波束现象,其结果()。A、不影响询问机正常工作B、出现地物反射引起的回答(ghost)C、可能引起旁瓣询问的回答D、异步干扰(fruit)增多

对于二次雷达,给回答的每一个旁瓣脉冲标记一个符号,同时把这个附加的信息送到录取器,是为了()。A、处理时丢弃该回答B、处理时保留该回答C、防止保留旁瓣收到的回答D、防止丢弃主瓣收到的回答

对于雷达信号处理和雷达数据处理的关系,正确的是()。A、雷达信号处理和雷达数据处理同时进行B、雷达数据处理是第一次处理,雷达信号处理是第二次处理C、雷达信号处理是第一次处理,雷达数据处理是第二次处理D、其它答案均是

二次雷达对目标进行测角,实质上就是提取目标相对于()的角度偏差。A、雷达天线波束指向B、雷达天线C、雷达发射机D、雷达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