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高辛的半衰期是36h,估计每日给药1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应该是:A、24hB、6~7dC、48hD、36hE、2d

地高辛的半衰期是36h,估计每日给药1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应该是:

  • A、24h
  • B、6~7d
  • C、48h
  • D、36h
  • E、2d

相关考题:

关于给药方案的设计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给药间隔T=t1/2时,体内药物浓度大约经5~7个半衰期达到稳态水平B.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制定给药方案。一般药物给药间隔为1~2个半衰期C.根据半衰期制定给药方案不适合半衰期过短或过长的药物D.当首剂量等于维持剂量的2倍时,血药浓度迅速能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E.对于治疗窗非常窄的药物,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给药

若按药物的半衰期给药,通常给药()次才能达到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 A.5B.1C.3D.7

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A.其消除速率与血浆中药物浓度成正比B.恒速恒量给药后,4—6个半衰期达到稳态浓度C.增加给药次数可缩短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D.其半衰期恒定E.增加首剂量可缩短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

下列关于一级动力学消除药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每日总量不变,增加给药次数能升高坪值水平B、增加每次给药剂量可缩短达到坪值的时间C、以半衰期为给药间隔,首剂加倍,可在1个半衰期后达到坪值D、每日总量不变,延长给药间隔,必然增大血药浓度的波动幅度E、定时恒量给药,达到坪值所需要的时间只与其半衰期有关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B、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C、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D、定时恒量给药需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E、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

地高辛采用每日维持量给药法的原因是A: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血药浓度高B:部分经肝肠循环,作用维持时间长C:抗心衰作用强于其他强心苷类药物D: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E:半衰期适中,短期内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地高辛的t为36h,按每日恒量维持法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约需A.12dB.2dC.7dD.5dE.6d

A.稳态血药浓度(C)B.表观分布容积(Vd)C.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D.生物利用度E.半衰期(T)恒速恒量给药,血药浓度经一定时间后,可达到的是

以半衰期为给药的间隔时间,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大约需经几个半衰期( )A.3个B.4~6个C.4~5个D.3~4个E.5~7个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B.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C.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D.定时恒量给药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E.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定时恒量给药需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B.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C.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D.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E.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

静脉滴注给药经过3.32个半衰期,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浓度的90%。

按半衰期间隔连续给药,经过()个半衰期,消除速度与给药速度相等,即达到稳态血药浓度A、3B、4C、5D、6

在重复恒量、恒定时间(等于半衰期)给药时,为迅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应()。A、增加每次给药量B、首次剂量加倍C、连续恒速静脉滴注D、缩短给药间隔

地高辛的半衰期是36h,每日给药1次,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A、24hB、36hC、3天D、6~7天

地高辛的半衰期为36小时,若每日给予维持量,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约需()A、10天B、12天C、9天D、3天E、6天

下列关于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定时定量给药必须经4~5个半衰期才可达到稳态浓度B、达到稳态血药浓度表示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C、达到稳态血药浓度表示药物吸收的量与消除的量相等D、增加剂量可加快稳态血药浓度的到达E、增加剂量可升高血药稳态浓度

地高辛采用每日维持量给药法的原因是()A、抗心力衰竭作用强于其他强心苷类药物B、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C、部分经肝肠循环,作用维持时间长D、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血药浓度高E、半衰期适中,短期内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B、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C、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D、定时恒量给药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E、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

某药的半衰期是7h,如果按0.3g/次,一天给药3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时间是()A、5~10hB、10~16hC、17~23hD、24~28hE、28~36h

单选题按半衰期间隔连续给药,经过()个半衰期,消除速度与给药速度相等,即达到稳态血药浓度A3B4C5D6

单选题以下关于多剂量给药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达到稳态后,血药浓度始终维持在一个恒定值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和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算术平均值C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在数值上更接近最小稳态血药浓度D增加给药频率,最大稳态血药浓度和最小稳态血药浓度的差值减少E半衰期越长,稳态血药浓度越小

单选题下列关于稳态血药浓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定时定量给药必须经4~5个半衰期才可达到稳态浓度B达到稳态血药浓度表示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C达到稳态血药浓度表示药物吸收的量与消除的量相等D增加剂量可加快稳态血药浓度的到达E增加剂量可升高血药稳态浓度

单选题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B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C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D定时恒量给药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E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

判断题静脉滴注给药经过3.32个半衰期,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浓度的90%。A对B错

单选题某药的半衰期是7h,如果按0.3g/次,一天给药3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所需时间是()A5~10hB10~16hC17~23hD24~28hE28~36h

单选题地高辛的半衰期是36小时,估计每天给药一次,血药浓度达到稳态的时间是(  )。A24小时B36小时C2~3天D6~7天E9~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