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母防松结构中,如两螺母厚度不同,应先安装薄螺母,后安装厚螺母。

双螺母防松结构中,如两螺母厚度不同,应先安装薄螺母,后安装厚螺母。


相关考题:

防松螺母的上螺母(凸锥螺母)为拧紧螺母,下螺母(凹锥螺母)为防松螺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双螺母放松结构中,如两螺母厚度不同时,应先安装薄螺母,后安装厚螺母。

钩尾框托板螺母装用BY-B型防松螺母时,须安装弹簧垫圈。

钩尾框托板螺母装用BY型防松螺母时,须安装重型弹簧垫圈。

P60-12#提速道岔防松螺母的安装标准是()。A、先紧固内螺母,使其达到标准扭矩,再紧固外螺母。使外螺母与内螺母基本密靠B、先紧固内螺母,再紧固外螺母,使其达到标准扭矩C、先紧固内螺母,使其达到标准扭矩,再紧固外螺母,并使其达到标准扭矩D、内螺母和外螺母同时紧固并使其达到标准扭矩

提速道岔防松螺栓安装标准是:先紧固外螺母,使其达到标准扭矩,再紧内螺母,使外螺母与内螺母基本密靠;拆卸时,先拆掉外螺母,不能内外螺母同时松紧。

防松螺母的上螺母(凸锥螺母)为拧紧螺母,下螺母(凹锥螺母)为防松螺母。

在螺杆上安装两个螺母,先装的叫(),后装的叫副螺母.

安装制动轨防松螺母时,要认清标志,防松螺母有倒角面(打S钢字面)应朝上安装,否则将失去防松功能。

换制动轨防松螺母(M30的方螺母)时,要认清标记,打有"S"字样的表面应朝()安装。

关于提速道岔防松螺母养护,()的提法是不正确的。A、防松螺母松动后,应先松开上螺母,按扭矩拧紧下螺母后再拧紧上螺母B、严禁上、下螺母一起拧紧C、严禁只拧紧上螺母D、上、下螺母的间隙可以挤死

提速道岔防松螺母的下螺母(凸锥螺母)为防松螺母,上螺母(凹锥螺母)为拧紧螺母。

采用双螺母防松时,先用薄螺母以80%的拧紧力矩拧紧,再用厚螺母以()的拧紧力矩拧紧。A、70%B、80%C、90%D、100%

采用双螺母防松时,先用薄螺母以的拧紧力矩拧紧,再用厚螺母以()的拧紧力矩拧紧。A、70%B、80%C、90%D、100%

油浸式消弧线圈本体检修,一、二次引线、母排应接触良好,单螺栓固定时需配备()。A、双螺母(防松螺母)B、单螺母C、常规螺母D、非防松螺母

有锁紧要求的,拧紧后应按其技术规定锁紧;用双螺母锁紧时,薄螺母应装在厚螺母之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用3个相同垫圈。

工程设备安装用双螺母且不用粘结剂防松时,应()。A、将厚螺母装在薄螺母下B、将薄螺母装在厚螺母下C、不用厚螺母D、不用薄螺母

判断题双螺母放松结构中,如两螺母厚度不同时,应先安装薄螺母,后安装厚螺母。A对B错

单选题P60-12#提速道岔防松螺母的安装标准是()。A先紧固内螺母,使其达到标准扭矩,再紧固外螺母。使外螺母与内螺母基本密靠B先紧固内螺母,再紧固外螺母,使其达到标准扭矩C先紧固内螺母,使其达到标准扭矩,再紧固外螺母,并使其达到标准扭矩D内螺母和外螺母同时紧固并使其达到标准扭矩

单选题关于提速道岔防松螺母养护,()的提法是不正确的。A防松螺母松动后,应先松开上螺母,按扭矩拧紧下螺母后再拧紧上螺母B严禁上、下螺母一起拧紧C严禁只拧紧上螺母D上、下螺母的间隙可以挤死

判断题提速道岔防松螺母的下螺母(凸锥螺母)为防松螺母,上螺母(凹锥螺母)为拧紧螺母。A对B错

单选题采用双螺母防松时,先用薄螺母以的拧紧力矩拧紧,再用厚螺母以()的拧紧力矩拧紧。A70%B80%C90%D100%

单选题采用双螺母防松时,先用薄螺母以80%的拧紧力矩拧紧,再用厚螺母以()的拧紧力矩拧紧。A70%B80%C90%D100%

判断题防松螺母的上螺母(凸锥螺母)为拧紧螺母,下螺母(凹锥螺母)为防松螺母。A对B错

判断题提速道岔防松螺栓安装标准是:先紧固外螺母,使其达到标准扭矩,再紧内螺母,使外螺母与内螺母基本密靠;拆卸时,先拆掉外螺母,不能内外螺母同时松紧。A对B错

单选题工程设备安装用双螺母且不用粘结剂防松时,应()。A将厚螺母装在薄螺母下B将薄螺母装在厚螺母下C不用厚螺母D不用薄螺母

判断题安装制动轨防松螺母时,要认清标志,防松螺母有倒角面(打S钢字面)应朝上安装,否则将失去防松功能。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