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地区倾斜”A、农村B、边远C、民族D、贫困

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地区倾斜”

  • A、农村
  • B、边远
  • C、民族
  • D、贫困

相关考题:

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 )。 查看材料A.坚持走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发展道路B.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C.坚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D.坚持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结合的中国特色教育模式

将教育问题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明确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偏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做出这一论述的报告是( )。A.十三大报告B.十四大报告C.十六大报告D.十八大报告

十八大报告中从各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加强和改善民生的政策主张。在教育政策方面,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重点强调了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具体措施不包括()。A: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B: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C: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D: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

高等教育是促进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阶梯,也是维护社会公平、和谐的重要平衡器。今天,城市“超级中学”越来越多地垄断国家重点大学入学资源的不良现状,严重妨害了教育公平。在社会各界对教育公平呼吁越来越强烈的大背景下,北大、清华自主招生政策的改革,无疑值得充分肯定和推崇。落实教育公平,应从招生开始。在确保生源质量的前提下,着力提高来自农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比例的做法,值得其他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借鉴。这段文字谈论的核心问题是( )。A. “超级中学”的存在严重妨害了教育公平B.大学自主招生政策值得肯定和推崇C.落实教育公平应从招生开始D.高校应提高农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比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把()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A.教育优先发展B.育人为本C.改革创新D.促进公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根本措施是( )。A.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B.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C.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D.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这一决策( )。①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②表明我国向实现社会绝对公平又迈进了一大步 ③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④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义务教育法》规定:在()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A、民族地区B、农村C、基层D、革命老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五年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显进步。A、6.79B、7.19C、7.79

要实现教育公平,就要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少数民族等地区倾斜。这是因为教育()A、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B、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决定一个人的全面发展D、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组织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作了全面部署。他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逐步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均衡配置。材料体现了()。 ①我国政府履行文化职能 ②当前政府的工作中心是促进教育公平 ③我国政府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④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少数民族等地区倾斜,实现教育公平。这是因为教育()。A、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B、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决定一个人的全面发展D、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显进步。这样强调是因为()A、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教育成就未来B、我国是个教育落后的国家C、教育是立国之本D、只有接受学校教育才能改变人生

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基本要求是(),重点是(),根本措施是公道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十九大提出,出台积极的人才政策,引导各类人才合理有序地流动,实现人才资源宏观配置结构优化。合理的人才流向是:()A、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B、基层向机关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C、小城市向大中城市流动D、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欠发达地区向内地、沿海、发达地区流动

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向中西部和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A、教育资源B、公共教育C、公益基金D、基础设施

王东明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广泛开展“三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A、农村和贫困地区B、社区和民族地区C、社区和贫困地区D、农村和民族地区

十二五期间,以下有关教育改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B、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C、扩大西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D、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国家采取措施,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A、农村职业教育B、扶持少数民族地区C、边远贫困地区

填空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单选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根本措施是()。A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B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C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D普及学前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填空题《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基本要求是(),重点是(),根本措施是公道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填空题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多选题国家采取措施,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A农村职业教育B扶持少数民族地区C边远贫困地区

单选题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五年我国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倾斜,教育公平取得明显进步。A6.79B7.19C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