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互通式立交匝道部位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为()A2%B2.5%C3%D4%

单选题
互通式立交匝道部位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为()
A

2%

B

2.5%

C

3%

D

4%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民用建筑基地机动车道的纵坡为11%时,其坡长的最大允许值应为下列哪项?( )A.30mB.50mC.80mD.100m

关于居住区的道路规划应遵循的规范,以下哪条叙述有错?( )A.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B.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C.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机动车道最大纵坡≤8%,L(坡长)≤200mD.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民用建筑建筑基地机动车道的纵坡为11%时,其坡长的最大允许值应为( )。A.30mB.50mC.80mD.100m

居住区非机动车道路纵坡按3%要求设计时,最大的坡长限制是( )。A.50mB.80mC.100mD.150m

互通式立交匝道部位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为()A:2%B:2.5%C:3%D:4%

互通式立交匝道部位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为( )。A.2.0%B.2.5%C.3.0%D.4.0%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决定于道路的设计车速。对于平原城市,机动车道路的最大纵坡宜控制在( )以下。A.10%B.5%C.15%D.20%

以下关于城市道路纵坡确定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城市道路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决定于道路的设计车速B.对于平原城市,机动车道路的最大纵坡宜控制在3%以下C.一般希望道路最小纵坡控制在0.3%以上,纵坡小于0.2%时,应设置锯齿形街沟解决排水问题D.城市道路最小纵坡主要取决于道路排水和地下管道的埋设要求,也与雨量大小、路面种类有关

下列关于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纵面线形设计要点说法错误的是()。A、匝道的纵坡应平缓,并避免不必要的反坡B、匝道同主线相连接的部位,其纵面线形应连续C、出口匝道宜为下坡D、上坡加速和下坡加速的匝道,应采用较缓的纵坡

匝道是用来连接()的通道。A、十字平面交叉B、T形平面交叉C、分离式立交上下路线D、互通式立交上下路线

关于居住区内机动车道道路纵坡,当坡长≤200m时,其最大纵坡应≤()A、6%B、7%C、8%D、9%

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类中不包括()。A、部分互通式立交B、完全互通式立交C、环形立交D、定向立交

在立体交叉设计方面,对于互通式立交的设计车速来说,其立交直行车道的设计车速应采用主线设计车速,非定向匝道的设计车速取主线设计车速的()。A、20%~30%B、30%~40%C、40%~50%D、50%~60%

在下列哪些位置应设置分流、合流诱导标()A、互通式立交进出口匝道附近B、服务区进出口匝道附近C、中央分隔带开口处D、一般公路加油站附近

在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方面,对于道路纵坡的确定来说,城市道路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决定于道路的设计车速。其推荐值与限制值可查阅规范。而对于平原城市,机动车道路的最大纵坡宜控制在()以下。A、5%B、10%C、15%D、20%

最大坡长限制是指()。A、较陡纵坡的最大长度限制B、合成纵坡的最大长度限制C、平均纵坡的最大长度限制D、极限纵坡的最大长度限制

菱形立交为部分互通式立交。

在互通式立体交叉中,根据交叉口立交的完善程度和几何形状不同可分为()A、部分互通式立交B、完全互通式立交C、不完全互通式立交D、定向式立交

居住区内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不得超过()A、5%B、8%C、10%D、11%

填空题居住区级道路:其控制红线宽度不宜小于()。机动车道路最大纵坡不得超过()

单选题居住区内道路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但坡长不能超过()米。A8.0%;50B8.0%;20C3.0%;20D3.0%;50

单选题居住区内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不得超过()A5%B8%C10%D11%

单选题在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方面,对于道路纵坡的确定来说,城市道路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决定于道路的设计车速。其推荐值与限制值可查阅规范。而对于平原城市,机动车道路的最大纵坡宜控制在()以下。A5%B10%C15%D20%

单选题下列关于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纵面线形设计要点说法错误的是()。A匝道的纵坡应平缓,并避免不必要的反坡B匝道同主线相连接的部位,其纵面线形应连续C出口匝道宜为下坡D上坡加速和下坡加速的匝道,应采用较缓的纵坡

多选题在下列哪些位置应设置分流、合流诱导标()A互通式立交进出口匝道附近B服务区进出口匝道附近C中央分隔带开口处D一般公路加油站附近

单选题关于居住区内机动车道道路纵坡,当坡长≤200m时,其最大纵坡应≤()A6%B7%C8%D9%

单选题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类中不包括()。A部分互通式立交B完全互通式立交C环形立交D定向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