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轮的摩擦表面出现深度在( )以上的环形沟槽时,会使制动轮与摩擦片的接触面积减小,导致制动力矩下降。A.0.2mmB.0.3mmC.0.4mmD.0.5mm

制动轮的摩擦表面出现深度在( )以上的环形沟槽时,会使制动轮与摩擦片的接触面积减小,导致制动力矩下降。

A.0.2mm

B.0.3mm

C.0.4mm

D.0.5mm


相关考题:

制动器摩擦片与制动轮的实际接触面积,不应小于理论接触面积的( )A.50%B.60%C.70%D.80%

制动器的摩擦片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70%。()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摩擦轮传动中,两轮接触区上受到摩擦力作用,在()表面上发生的变形是由压缩逐渐变为为拉伸;而在()表面上发生的变形是由拉伸逐渐变为压缩。 A、介轮/主动轮B、张紧轮/主动轮C、从动轮/主动轮D、主动轮/从动轮

带传动一般是由主动轮、从动轮和张紧在两轮上的环形带组成。当主动轮回转时,依靠带与轮之间的 ( )拖动从动轮一起回轮,从而传递一定的运动和动力。A.推力B.张紧力C.摩擦力D.压力

制动轮发热,摩擦片发出焦味并且磨损很快的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闸瓦在松闸后,没有均匀的和制动轮完全脱开,因而产生磨擦;B.两闸瓦与制动轮间隙不均匀,或者间隙过大;C.制动器弹簧张力过大;D.制动轮工作表面粗糙

制动轮( )有油污时,摩擦系数减小导致制动力矩下降。A.转轴B.表面C.侧面D.联结处

制动轮发热,摩擦片很快磨损并烧焦的原因有( )A.制动轮工作表面粗糙B.闸瓦与制动轮间隙不均匀或间隙过小C.摩擦片太厚D.主弹簧过紧

起重机制动器的摩擦片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70%()A、正确B、错误

制动器摩擦片与制动轮的实际接触面积,不应小于理论接触面积的()。A、50%B、60%C、70%D、80%

制动器的()磨损严重,制动时铆钉与制动轮接触,不仅降低制动力矩而且划伤制动轮表面,应及时更换。A、制动轮B、芯轴C、弹簧D、闸瓦

块式制动器摩擦片与制动轮接触应不小于工作面的()。A、80%B、70%C、60%D、50%

制动器制动时两闸瓦应同时均匀地压紧在制动轮上,其摩擦片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

制动力矩等于制动弹簧在制动瓦与制动轮之间产生的摩擦为与制动轮半径的乘积。

制动器的摩擦片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按规定应不少于()。A、50%B、60%C、70%

制动轮发热,摩擦片很快磨损并烧焦的原因有()A、制动轮工作表面粗糙B、闸瓦与制动轮间隙不均匀或间隙过小C、摩擦片太厚D、主弹簧过紧

制动轮发热,摩擦片发出焦味并且磨损很快的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闸瓦在松闸后,没有均匀的和制动轮完全脱开,因而产生磨擦B、两闸瓦与制动轮间隙不均匀,或者间隙过大C、制动器弹簧张力过大D、制动轮工作表面粗糙

制动器上()磨损严重,制动时铆钉与制动轮接触,不仅降低制动力矩而且划伤制动轮表面,应及时更换。

制动器的()磨损严重,制动时铆钉与制动轮接触,不仅降低制动力矩而且划伤制动轮表面,应及时更换。A、制动轮B、弹簧C、瓦衬

制动轮()有油污时,摩擦系数减小导致制动力矩下降。A、转轴B、表面C、侧面D、联结处

起重机制动器的摩擦片与制动轮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70%。

制动轮表面锈蚀、磨损严重时,摩擦力减小,制动力矩下降,因此制动轮表面凸凹不平度不能大于() mm。A、0.5B、1.0C、1.5D、2.0

保养润滑时不得把润滑油沾到摩擦片与制动轮的摩擦面上。

制动轮的()有油污时,摩擦系数减小导致制动力矩下降。

制动轮()有油污时,摩擦系数减小导致制动力矩下降。A、转轴B、表面C、侧面

单选题摩擦轮传动在两轮表面通过接触区的过程中,摩擦力使()A主动轮表面始终受压B从动轮表面始终受压C主动轮表面先受压后受拉,从动轮表面则反之D从动轮表面先受压后受拉,主动轮表面则反之

多选题制动轮发热,摩擦片很快磨损并烧焦的原因有()A制动轮工作表面粗糙B闸瓦与制动轮间隙不均匀或间隙过小C摩擦片太厚D主弹簧过紧

单选题制动器的()磨损严重,制动时铆钉与制动轮接触,不仅降低制动力矩而且划伤制动轮表面,应及时更换。A制动轮B弹簧C瓦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