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者想了解不同的数学计算过程(加、减、乘、除)所需要的运算时间是否有显著差异,同时还想考察不同年龄段在这一问题上的差异。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要求详述实验设计、变量安排、统计方法)。
某研究者想了解不同的数学计算过程(加、减、乘、除)所需要的运算时间是否有显著差异,同时还想考察不同年龄段在这一问题上的差异。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要求详述实验设计、变量安排、统计方法)。
参考解析
解析:实验法。 自变量有两个。一个为不同的数学计算过程(加、减、乘、除),各找100道题作为题库,难易程度匹配,比如都找两位数的加减乘除。另一个为不同年龄,可选不同年级的学生。因变量为答题时间,可采用答题器,答完按铃,来记录做题时间。每种类型计算题正确率均在90%以上的被试作为有效被试,其余被试作为无效被试而剔除。 整个实验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选择40个9岁的被试(性别、学习成绩或数学成绩等匹配),分4个组分别进行各20道不同类型的数学题的计算,并记录时间(可能存在组间差异)。或所有被试都完成所有4种类型的题目,每组被试所做题目的题型顺序不同(排除顺序效应)。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的计算,看差异是否显著。 第二部分:先选取不同年龄(或不同年级)的被试(11岁组,13岁组),性别、数学成绩等尽量匹配,再进行上述实验,并记录结果。看11岁组的差异情况,13岁组的差异情况是否同9岁组一致,并做出结论。
相关考题:
某研究考察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某一心理干预方法的作用。某研究者以《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总分作为考察指标,将大学生分为高、中、低学习倦怠组,对高倦怠组进行一个月的心理干预,再用该量表进行测试,若要达到以下目的,给出合适的统计方案 (1)检验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性别、专业(文、理科和其他)等人口学变量是否有统计学差异。 (2)检验不同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在学习倦怠不同(高、中、低)的人数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3)检验干预方法对高倦怠组的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的影响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阅读下述研究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某研究者想探明某种阅读方法对阅读成绩的影响,于是在一所小学随机选择了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纠正学生错误的阅读方法,教学生该种阅读方法。实验前后分别对该班进行了难度相当的测试。该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l)写出该实验的研究假设。(2)写出该实验设计的名称,并用符号表示其格式。(3)说明该实验设计的统计方法。(4)试从实验设计方面分析该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及统计方法。
请设计一个2x2的}昆合实验设计,测量听觉正常和听觉缺失儿童在语言能力发展(阅读任务)和图形推理测验任务上的差异,并对预期可能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1)实验设计(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因素及其水平。(2)预期分析的问题和统计分析方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原假设是()A、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下观测变量各总体均值差异显著B、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下的效应同时为0C、控制变量不同水平的变化没有对观测变量产生显著影响D、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下的效应不同时为0E、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下观测变量各总体均值无显著差异
选择多个可比的主体组,分别赋予不同的实验方案,控制外部变量,并检查所观察到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这种网络市场调研方法是()。A、网上实验法B、专题讨论法C、网络问卷调研法D、网上观察法
实验设计可以帮助降低产品性能对环境变化或其他变化的敏感性,使产品性能更加稳定。尽管如此,实验设计并不等同于敏感性分析,因为()。A、实验设计考察多个变量的组合的变化对结果影响,而不是一次只考察一个变量的变化B、实验设计用于质量管理,而敏感性分析用于成本管理C、实验设计是一种统计方法,而敏感性分析是一种风险分析方法D、实验设计是美国人首先提出来的,而敏感性分析是日本人首先采用的
竖式在数学领域得到运用,所谓竖式,也就是竖式运算,通过这个功能可以插入“加、减、乘、除、公倍数、公约数”等的列式计算。例如:表达式“25/12”表达的是什么运算?()A、加B、减C、乘D、除
多选题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原假设是()A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下观测变量各总体均值差异显著B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下的效应同时为0C控制变量不同水平的变化没有对观测变量产生显著影响D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下的效应不同时为0E控制变量不同水平下观测变量各总体均值无显著差异
多选题实验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包括( )。A研究结果是否准确B研究过程是否有漏洞C是否回答研究主题,是否可有效测量假设D预期目标是否实现E对外在变量或不恰当变量有无控制从而使因变量前后差异尽可能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