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所示结构中,A截面转角(设顺时针为正)为(  )。 A、-5Fa2/(4EI) B、-Fa2/EI C、2Fa2/EI D、5Fa2/(4EI)

在图所示结构中,A截面转角(设顺时针为正)为(  )。


A、-5Fa2/(4EI)
B、-Fa2/EI
C、2Fa2/EI
D、5Fa2/(4EI)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根据梁的变形与弯矩的关系,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弯矩产生正转角,负弯矩产生副转角B、弯矩最大的截面转角最大,弯矩为零的截面上转角为零C、弯矩为零处,挠曲线曲率必为零D、梁的最大挠度必发生在弯矩最大处

关于度量弯曲变形转角的正负号规定:逆时针转向的转角为();顺时针转向的转角()。 A.正、正B.正、负C.负、负D.负、正

悬臂梁的自由端作用横向力P,若各梁的横截面分别如图a)~h)所示,该力P的作用线为各图中的虚线,则梁发生平面弯曲的是:A.图a)、图g)所示截面梁B.图c)、图e)所示截面梁C.图b)、图d)所示截面D.图f)、图h)所示截面

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最大值在B截面。在梁的A、B、C、D四个截面中,剪力为0的截面是:A.A截面B.B截面C.C截面D.D截面

A.图(a)、图(g)所示截面梁B.图(c)、图(e)所示截面梁C.图(b)、图(d)所示截面D.图(f)、图(h)所示截面

图所示结构A、B两点相对水平位移(以离开为正)为(  )。

图所示刚架,各杆线刚度相同,则结点A的转角大小为(  )。

图所示的刚架,EI=常数,各杆长为l,A截面的转角为(  )。

图所示静定梁中,截面n的弯矩影响线为(  )。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图所示的结构AB,杆件A截面的转角θA值为(  )。

如图所示的结构中,K截面的弯矩为(  )。

图示结构EI=常数,当支座A发生转角θ支座B处截面的转角为(以顺时针为正)(  )。A.θ/3B.2θ/5C.-θ/3D.-2θ/5

如图所示的结构,EI=常数,杆端弯矩(顺时针为正)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结构截面A的弯矩(以下侧受拉为正)是(  )。 A、-2m B、-m C、0 D、m

设各杆的EA值相同,在图所示的桁架中,节点C的竖向位移为(  )。

图所示梁AB,EI为常数,固支端A发生顺时针的支座转动θ,由此引起的B处的转角为(  )。{图} A.θ,顺时针 B.θ,逆时针 C.θ/ 2,顺时针 D.θ/ 2,逆时针

图所示结构(E为常数),杆端弯矩(顺时针为正)正确的一组为(  )。

图示梁C截面的转角φC (顺时针为正)为:

图示结构支座A下沉了d并发生了顺时针方向转角α,当用力法计算并取图(b)为基本结构时,力法方程应为(  )。

如图所示的结构,B点杆端弯矩(设内侧受拉为正)为(  )。

图示结构B截面转角位移为(以顺时针为正)(  )。A.Pl2/(EI)B.Pl2/(2EI)C.Pl2/(3EI)D.Pl2/(4EI)

图示结构EI=常数,当支座B发生沉降Δ时,支座B处梁截面的转角为(以顺时针为正)(  )。A、Δ/lB、1、2Δ/lC、1、5Δ/lD、Δ/2l

图示为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M图,各杆EI=常数,则支座B处截面的转角为:

已知图4-20所示结构中的q、L,则固定端B处约束力的值为(设力偶逆时针转向为正)( )。

在力矩分配法中,规定杆端力矩绕杆端顺时针为正,外力偶绕节点顺时针为正。

在下面这些关于梁的弯矩与变形间关系的说法中,()是正确的。A、弯矩为正的截面转角为正B、弯矩最大的截面挠度最大C、弯矩突变的截面转角也有突变D、弯矩为零的截面曲率必为零

单选题图示结构El=常数,当支座B发生沉降△时,支座B处梁截面的转角为(以顺时针为正)( )。A △/lB 1.2△/lC 1.5△/lD △/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