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图4-20所示结构中的q、L,则固定端B处约束力的值为(设力偶逆时针转向为正)( )。

已知图4-20所示结构中的q、L,则固定端B处约束力的值为(设力偶逆时针转向为正)( )。



参考解析

解析:提示:先取AC为研究对象,由Σmc(F)= 0的平衡方程可求出FA;再研究整体。

相关考题:

结构如图所示。作用在结构上的力P=10kN,力偶矩m=12kN·m,分布载荷的最大值q=0.4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图所示为一连续梁,已知q、a及θ,不计梁的自重,求A、B、C三处的约束力。

画出图题5-9所示的正边沿触发JK触发器输出Q端的波形,输入端J、K与CLK的波形如图所示。(设Q初始状态为0)

试画出图题5-14所示各触发器输出Q端的波形,CLK、 A和B的波形如图所示。(设Q初始状态为0)

试画出图题5-15所示各触发器输出Q端的波形,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设Q初始状态为0)

试画出图题5-20所示电路中触发器输出Q1、Q2端的波形,CLK的波形如图所示。(设Q初始状态为0)

画出图题5-11所示的脉冲JK触发器输出Q端的波形,输入端J K与CLK的波形如图所示。(设Q初始状态为0)

画出图题5-2所示的SR锁存器输出端Q、Q—端的波形,输入端S与R的波形如图所示。(设Q初始状态为0)

画出图题5-10所示的JK触发器输出端Q端的波形,CLK的波形如图所示。(设Q初始状态为0)

试画出图题5-19所示电路中触发器输出Q1、Q2端的波形,输入端CLK的波形如图所示。(设Q初始状态为0)

画出图题5-1所示的SR锁存器输出端Q、端的波形,输入端与的波形如图所示。(设Q初始状态为0)

画出图题5-6所示的边沿D触发器输出Q端的波形,CLK的波形如图所示。(设Q初始状态为0)

试画出图题5-16所示触发器输出Q端的波形,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设Q初始状态为0)

试画出图题5-12所示电路输出端Q1、Qo端的波形,CLK 的波形如图所示。(设Q初始状态为0)

画出图题5-5所示的边沿触发D触发器输出端Q端的波形,输入端D与CLK的波形如图所示。(设Q初始状态为0)

已知轴两端作用外力偶转向相反、大小相等,如图示,其值为T。则该轴离开两端较远处横截面上剪应力的正确分布图是:A.图 a)B.图 b)C.图 c)D.图 d)

已知杆AB和杆CD的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杆AB上力偶矩为M1,若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力偶矩M2的,转向如图所示,则其矩值为:

曲杆自重不计,其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则图a)中B处约束力比图b)中B处约束力:A.大B.小C.相等D.无法判断

如图6所示,力或力偶对点A的矩都相等,它们引起的支座约束力是否相等? A、图(b)、(c)中B处约束力相同B、图(a)、(b)中B处约束力相同C、图(a)、(c)中B处约束力相同D、图(a)、(b)中A处约束力相同

已知杆AB和杆CD的自重不计,且在C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杆AB上的力偶的矩为m1,则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杆上的力偶矩m2,转向如图所示,其矩的大小为:

三铰拱上作用有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二力偶,其力偶矩大小为M,如图所示。略去自重,则支座A的约束力大小为:

如图所示的结构,B点杆端弯矩(设内侧受拉为正)为(  )。

简支梁AC的A、C截面为铰支端。已知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其中AB段为斜直线,BC段为拋物线。以下关于梁上载荷的正确判断是:A. AB段q=0,BC段q≠0,B截面处有集中力B. AB段q≠0,BC段q≠0,B截面处有集中力C. AB段q=0,BC段截面处有集中力偶D. AB段q≠0,BC段q≠0,B截面处有集中力偶(q为分布载荷集度)

曲杆自重不计,其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则图4-17(a)中B处约束力比图4-17(b)中B处约束力(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

三铰拱上作用有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两个力偶,其力偶矩大小为如图4-12所示。略去自重,则支座A的约束力大小为( )。

梁AB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如图所示。梁上作用有均布载荷,载荷集度为q=10kN/m。在梁的自由端还受有集中力F=30kN和力偶矩为M=10kN·m作用,梁的长度为L=1m,试求固定端A处的约束反力。

将一悬臂梁的自重简化为均布载荷,设其载荷集度为q,梁长为L,由此可知在距固定端L/2处的横截面上的剪力为(),固定端处横截面上的弯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