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教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教版13年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一节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标准表述为:“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材料二自然灾害一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以下方框内容摘自其中的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部分图片省略只留图名信息。 第四节自然灾害(摘录)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例如。春夏季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常见旱灾,江淮等地则多发洪涝灾害。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例如,2011年自春至夏.江西一些地区先是旱灾,紧接着就是洪涝灾害,同一灾害如干旱洪灾等,在大多地区经常发生。 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活动】 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1.阅读图2.48,写出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 2.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 3.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和降水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的形成原因。 4.人们常说“祸不单行”,想想看,在同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生什么灾害 问题: (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6分) (2)请对以上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14分) (3)进行结构式(框架式)板书设计。(4分)

阅读下列教材,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教版13年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一节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标准表述为:“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材料二自然灾害一节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以下方框内容摘自其中的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部分图片省略只留图名信息。
第四节自然灾害(摘录)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例如。春夏季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常见旱灾,江淮等地则多发洪涝灾害。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例如,2011年自春至夏.江西一些地区先是旱灾,紧接着就是洪涝灾害,同一灾害如干旱洪灾等,在大多地区经常发生。
我国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给社会的正常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冲击。



【活动】
了解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1.阅读图2.48,写出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
2.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
3.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和降水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的形成原因。
4.人们常说“祸不单行”,想想看,在同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生什么灾害
问题:
(1)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6分)
(2)请对以上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14分)
(3)进行结构式(框架式)板书设计。(4分)


参考解析

解析:(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说出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知道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我国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因而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图2.48分析我国干旱灾害的分布和原因。
学生归纳总结:
分布: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原因:华北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而降水量较少,特别是春季降水少。
【自主学习】
(一)引导学生阅读图2.48分析我国其他的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寒潮灾害、台风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以及发生的原因。
学生交流:
我国的暴雨洪涝多发生秦岭一淮河以南的地区,成因: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雨季长,多暴雨和连续性降雨。
我国的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区域是东南沿海,成因:台风从低纬度的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至消失。
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都会受到寒潮的影响。寒潮影响较为频繁的地区是华北、西北。
【迁移提升】结合寒潮影响的范围图分析:寒潮对我国的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海南的影响较小的原因
【合作探究】学生交流:寒潮对青藏高原的影响较小的原因:海拔高;对四川盆地的影响较小的原因:北部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对海南省的影响小原因:海南省纬度低。
(二)引导学生阅读图2.48分析我国的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滑坡)的分布地区以及发生的原因。
自主学习完成:
①完成下列表格:



②完成活动1、2题。(学生交流)
③学生交流活动第3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交流:①地震灾害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原因: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原因:地形崎岖,多山,坡陡,相对高度大,降水历时长,多暴雨。
【迁移提升】学生阅读新闻材料“2013年7月全国因自然灾害直接损失千亿元”并思考。
【能力提升】总结:我国自然灾害总体的特征以及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



(3)板书设计:





相关考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农村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1)东欧剧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2)试从多角度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

依技能训练区分的语文教材:阅读教材;作文教材;口语交际教材。()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阅读教材这种类型的教材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为主来编写,主要体现阅读能力训练的体系。以前的大部分《语文》教材都属于这一类,也有的就直接名为《阅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 33~35 小题。第 33 题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2,将解答填入对应栏内。【说明】利用Windows Server 2008架设邮件服务器,回答相应问题。邮件服务器通常提供POP3和SMTP两种服务,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以前初中地理教材在设计区域地理内容时,顺序是地球和地图—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世界地理。新教材在设计这一内容时,将顺序调整为地球和地图知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区域越来越小,要求越来越具体。实践证明此举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问题:(1)材料体现了地理教材设计的哪个影响因素?(7分)(2)影响地理教材设计的因素还有哪些?(9分)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和问题2,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说明】 Windows 系统的用户管理配置中,有多项安全设置,如图2-1 所示。

阅读下列语句,回答文后的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问题: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意义。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回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10分)(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数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阅读部编教材摘录问题:(1)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编写本条目的三维目标。(6分)(2)你认为历史教师应该如何使用历史教科书 (6分)

阅读《水调歌头》,回答问题概括本诗的情感内容。

下列有关开放教育阅读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网上通过关键字或关键词可快速寻找课程的重要资料和信息B、文字教材便于携带,可随时随地阅读C、阅读的材料只包括文字教材

阅读《水调歌头》,回答问题说说这首诗是怎样以月贯串全诗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说教材包括()。A、把握教材B、阅读教材C、明确重难点D、说教学目标

案例:阅读下列案例,回答问题。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下面不属于语言技能教材的是()。A、阅读教材B、现代汉语C、写作教材D、听力教材

下面不属于语言技能类教材的是()。A、阅读教材B、写作教材C、现代汉语D、听力教材

单选题下列有关开放教育阅读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网上通过关键字或关键词可快速寻找课程的重要资料和信息B文字教材便于携带,可随时随地阅读C阅读的材料只包括文字教材

多选题说教材包括()。A把握教材B阅读教材C明确重难点D说教学目标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李老师在教授"自然界的水循环"时,介绍完相互联系的水体后,是这样设计过渡的:"下面我们来学习水循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及其主要环节。"如果让你来设计此过渡,你会怎样设计?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李老师在教授"自然界的水循环"时,介绍完相互联系的水体后,是这样设计过渡的:"下面我们来学习水循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水循环的概念、类型及其主要环节。"分析李老师设计的过渡的不足之处。

问答题案例:阅读下列案例,回答问题。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语言技能教材的是()。A阅读教材B现代汉语C写作教材D听力教材

问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问题:联系实际谈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