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

简述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


参考解析

解析:【答案要点】梁漱溟认为晏阳初的四大问题只是表面症状,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需探究内部病因。中国社会是个“理性早启,文化早熟”的社会,不同于西方和印度。而是惯于安分知足,遇事自求“调和折衷”。人类社会,将由注重物质转向注重人与人的精神,正与中国文化相合。但近百年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经济破产,尤其是礼俗蜕变,精神破产,所以中国问题是文化的严重失调。由于中国是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不存在阶级对立。内部不会因阶级对抗走进资本主义;同时西方也不希望中国走入。由于中国是乡村社会,文化的根子在农村,农村的破坏又很严重,中国的出路就唯有乡村建设,而“建设必寓于教育”“归于教育”。
实施乡村教育必须借助于乡农学校。乡农学校由学长、学董、教员和学众组成。以“乡村领袖”为学董,众学董组成学董会,其最富德望者为学长,是乡农学校的领导;教员为受过训练的乡村建设者;学众为乡村中一切人。乡农学校分村学和乡学两级,兼为教育和行政组织,其组织原则是:“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一切政治、经济、武装自卫措施都通过乡农学校贯彻。乡村教育的开展必须通过学校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的合一,学校设儿童部、成人部、妇女部和高级部。乡农学校注重通过“精神讲话”巩固“旧道德”,接受“新知识道理”。

相关考题:

主张“乡村建设”的教育家是()。 A、梁漱溟B、晏阳初C、邰爽秋D、黄炎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地哪些社区教育家及运动,为当时乃至后来地社区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地重要启示.() A、梁漱溟地“乡村建设运动”B、晏阳初地“平民教育”C、陶行知地“生活教育”D、费孝通地“乡村经济”E、杜威地“学校是社会地基础”

简述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的关系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设置了哪些课程?

从教育思想来看,()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A.晏阳初B.黄炎培C.梁漱溟D.陶行知

梁漱溟主张通过(  ),进行乡村建设,改变农村状况A.教政统一B.教政养卫合一C.精神对话D.乡村教育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A.晏阳初B.梁漱溟C.黄炎培D.陶行知

论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简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梁漱溟乡村教育设置了哪些课程?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A、晏阳初B、梁漱溟C、黄炎培D、陶行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无疑为当时乃至后来的社区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重要启示。

下列哪位教育家参与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A、晏阳初B、梁漱溟C、黄炎培D、陶行知

试论述杨开道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的不同之处。

乡村建设运动三杰是()。A、费孝通、梁漱溟、卢作孚B、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C、晏阳初、费孝通、卢作孚D、晏阳初、梁漱溟、费孝通

简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

请简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践。

乡村建设运动最有名的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者为()。A、杨开道李景汉B、李景汉吴文藻C、吴文藻费孝通D、梁漱溟晏阳初

试比较分析晏阳初、梁漱溟乡村教育实验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填空题梁漱溟倡导与从事乡村建设实验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他所提出的()。

判断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无疑为当时乃至后来的社区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重要启示。A对B错

单选题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A晏阳初B梁漱溟C黄炎培D陶行知

问答题简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

问答题试比较分析晏阳初、梁漱溟乡村教育实验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问答题试论述杨开道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的不同之处。

问答题请简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践。

单选题主张“乡村建设”的教育家是()A梁漱溟B晏阳初C邰爽秋D黄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