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时,检出该化合物的LD为160mg/kg体重,用定期递增剂量法获为500mg/kg体重,其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见下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为P<0.05,**为P<0.01该化合物的慢性毒作用的阈值近似值是A.12.5mg/kg体重B.25mg/kg体重C.50mg/kg体重D.100mg/kg体重E.200mg/kg体重

对某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时,检出该化合物的LD为160mg/kg体重,用定期递增剂量法获为500mg/kg体重,其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见下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为P<0.05,**为P<0.01

该化合物的慢性毒作用的阈值近似值是
A.12.5mg/kg体重
B.25mg/kg体重
C.50mg/kg体重
D.100mg/kg体重
E.200mg/kg体重

参考解析

解析:
1题:为基本概念题,考核蓄积系数的概念。蓄积系数(K)为多次(n次)染毒引起一半动物死亡的累积总剂量()与引起一半动物死亡的一次剂量()的比值。根据题意,蓄积系数K=500(mg/kg)/160(mg/kg)=3.1。正确答案为C。2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蓄积作用的分级。蓄积作用可根据蓄积系数(K)值分为4级,即高度蓄积(K<1),明显蓄积(K为1~),中等蓄积(K为3~),轻度蓄积(K为5~)。根据上题,受试物在定期递增剂量法K=3.1,应判为中等蓄积。正确答案为D。3题:为简单应用题,考核毒性参数的概念。阈剂量是指引起机体出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低于阈剂量机体不出现损害作用。毒理学试验只能得到可观察的最小有害作用剂量(LOAEL)和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一般以NO-AEL作为闽剂量的近似值。本题中NO-AEL肝功为25mg/kg,肾功为50mg/kg,病理(肝)为12.5mg/kg。因此该受试物慢性毒性的阈剂量为12.5mg/kg体重。正确答案为A。

相关考题:

急性毒性实验目的是A.阐明外来化合物毒性作用的中毒机制B.确定LOAEL和NOAELC.评价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毒性剂量一反应关系,并根据LDso进行毒性分级D.为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E.以上都是

一种废弃物48小时小鼠的半致死剂量为LD50≤50mg/kg体重。这种废弃物具有( )。A、吸入毒性B、浸出毒性C、植物毒性D、经口毒性E、传染性

该化合物的慢性毒作用的阈值近似值是A.12.5mg/kg体重B.25mg/kg体重C.50mg/kg体重D.100mg/kg体重E.200mg/kg体重

该化合物的慢性毒作用阈剂量是A.12.5mb/kg体重B.25mg/kg体重C.50mg/kg体重D.100mg/kg体重E.200mg/kg体重

急性毒性试验目的是( )A.为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B.确定LOAEL和NOAELC.评价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毒性剂量-反应关系,并根据LD50进行毒性分级D.阐明外来化合物毒性作用的中毒机制E.以上都正确

某外来化合物在狗、免、大鼠、小鼠、猴的LD值分别为20mg/kg、10mg/kg、100mg/kg、50mg/kg、40mg/kg.据此资料,该化合物LD的物种差异系数为A.10B.20C.40D.60E.80

对某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时,检出该化合物的LD为160mg/kg体重,用定期递增剂量法获LD[50(n).gif]为500mg/kg体重,其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见下表:该化合物的蓄积作用分级为A.明显蓄积B.轻度蓄积C.高度蓄积D.中等蓄积E.无蓄积

对某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时,检出该化合物的LD为160mg/kg体重,用定期递增剂量法获为500mg/kg体重,其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见下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为P<0.05,**为P<0.01该化合物的蓄积作用分级为A.明显蓄积B.轻度蓄积C.高度蓄积D.中等蓄积E.无蓄积

对某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时,检出该化合物的LD为160mg/kg体重,用定期递增剂量法获LD[50(n).gif]为500mg/kg体重,其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见下表:该化合物的蓄积系数K值为A.<1B.1-C.3-D.5-E.7-

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主要是A.确定化合物的最高耐受剂量B.确定化合物外推到人的安全系数C.确定化合物的最高容许浓度D.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阈剂量E.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阈剂量及无有害作用剂量

对某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时,检出该化合物的LD为160mg/kg体重,用定期递增剂量法获为500mg/kg体重,其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见下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为P<0.05,**为P<0.01该化合物的蓄积系数K值为A.<1B.1-C.3-D.5-E.7-

对某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时,检出该化合物的LD为160mg/kg体重,用定期递增剂量法获LD[50(n).gif]为500mg/kg体重,其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见下表:该化合物的慢性毒作用的阈值近似值是A.12.5mg/kg体重B.25mg/kg体重C.50mg/kg体重D.100mg/kg体重E.200mg/kg体重

由大鼠试验测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的最大无作用量(MNL)为500mg/kg(体重),那么食品防腐剂苯甲酸的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l)为()。A、5mg/kg(体重);B、50mg/kg(体重);C、100mg/kg(体重);D、10mg/kg(体重)。

毒理学实验中,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主要是()。A、确定化合物的最高耐受剂量B、确定化合物的最高容许浓度C、确定化合物外推到人的安全系数D、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的阈剂量E、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阈剂量及无有害作用剂量

急性毒性试验目的是()。A、阐明外来化合物毒性作用的中毒机制B、确定LOAEL和NOAELC、评价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毒性剂量–反应关系,并根据LD50进行毒性分级D、为致癌实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E、以上都是

一种废弃物48小时小鼠的半致死剂量为LD≤50mg/kg体重。这种废弃物具有()A、吸入毒性B、浸出毒性C、植物毒性D、经口毒性E、传染性

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主要是()A、确定化合物的最高耐受剂量B、确定化合物外推到人的安全系数C、确定化合物的最高容许浓度D、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阈剂量E、确定化合物的慢性毒性阈剂量及无有害作用剂量

()是指青年大白鼠口服后,最可能引起受试动物在14天内死亡一半的物质剂量,试验结果以mg/kg体重表示,用符号LD50表示。A、口服毒性半数致死量B、皮肤接触毒性半数致死量C、吸入毒性半数致死浓度

()属聚醚类化合物,LD50为0.15μg/kg,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

单选题一种废弃物48小时小鼠的半致死剂量为LD50≤50mg/kg体重。这种废弃物具有()A吸入毒性B浸出毒性C植物毒性D经口毒性E传染性

填空题()属聚醚类化合物,LD50为0.15μg/kg,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

单选题急性毒性试验目的是()A阐明外来化合物毒性作用的中毒机制B确定LOAEL和NOAELC评价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毒性剂量-反应关系,并根据LD卯进行毒性分级D为致癌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E以上都是

单选题某化学物蓄积毒性试验给毒情况为:每次给毒20mg/kg,在第五次给毒后,引起50%受试动物死亡,已知该化合物LD50为50mg/kg,则该毒物属于()A高度蓄积B明显蓄积C中等蓄积D轻度蓄积

单选题一用于食品添加剂的化合物,其慢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人体可能摄入量的120倍,依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该化合物(  )。A毒性较大,予以放弃B需由专家评议决定C可考虑用于食品,并制订其ADID应重复进行一次慢性毒性试验E应结合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结果做出判断

单选题一种废弃物48小时小鼠的半致死剂量为LD50£50mg/kg体重。这种废弃物具有()。A吸入毒性B浸出毒性C植物毒性D口服毒性E传染性

单选题急性毒性试验目的是()。A阐明外来化合物毒性作用的中毒机制B确定LOAEL和NOAELC评价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毒性剂量–反应关系,并根据LD50进行毒性分级D为致癌实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依据E以上都是

单选题对某化学毒物进行毒性试验,测定结果为:LDso:896mg/kg,LDo=152mg/kg,LD100=1664mg/kg,LimaC://64mg/kg,Limch:8mg/k8,其慢性毒作用带的数值为()A8B14C26D112E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