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系数

蛋白质系数


相关考题:

蛋白质含氮平均为16%,因此蛋白质的折算系数为6.25。(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蛋白质的净热能系数( )。

食物中含氮量占蛋白质的16%由氮计算蛋白质的换算系数是( )。A.7.25B.8.25C.6.25D.5.25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产能系数分别为( )。

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时,其蛋白质换算系数为__________。

关于氮折算成蛋白质的折算系数叙述正确的有()。 A.大多数蛋白质的含氮量相当接近,平均约为16%B.在任何生物样品中,每克氮相当于16g蛋白质(即16%×100),其折算系数为16C.在任何生物样品中,每克氮相当于6.25g蛋白质(即100÷16),其折算系数为6.25D.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每克样品中含氮量(g)×6.25×100%E.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g%)=每克样品中含氮量(g)÷6.25×100%

蛋白质含氮平均为16%,因此蛋白质折算系数通常用6.25(  )。

沉降系数S是蛋白质以及核酸分子量大小常用的表示单位。( )

呼吸底物为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完全时,呼吸系数小于1。

食物中含氮量占蛋白质的()由氮计算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即是6.25。A、10%B、14%C、12%D、16%E、17%

蛋白质营养不良()A、血红蛋白浓度降低B、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浓度降低C、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D、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系数25%E、红细胞谷胱甘肽过还原物酶活力系数1.2%

蛋白质系数

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一般为计算乘以()即为蛋白质。ml。A、5.30B、6.00C、6.25

蛋白质系数为6.25,则每400克蛋白质中含氮为()A、25克B、64克C、125克D、128克

饲料粗蛋白质含量=N%×()(常规系数)。

大多数蛋白质含氮量平均为16%,每克氮相当于()克蛋白质,即蛋白质系数。

在pH为等电点的双水相中蛋白质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与双水相的疏水因子HF呈线性关系,则直线的斜率定义为()。A、双水相的疏水性B、蛋白质的分配系数C、蛋白质的静电荷数D、蛋白质的表面疏水性

关于温度对双水相萃取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临界点附近,对蛋白质分配系数影响较小B、远离临界点时,对蛋白质分配系数影响较大C、影响双水相黏度和密度,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分配系数D、大规模的双水相萃取操作需在冷却状态下进行

关于温度对双水相萃取的影响,下列正确的是()。A、在临界点附近,对蛋白质分配系数影响较小B、远离临界点时,对蛋白质分配系数影响较大C、影响双水相黏度和密度,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分配系数D、大规模的双水相萃取操作需在冷却状态下进行

关于pH对双水相萃取的影响,下列正确的是()。A、影响蛋白质解离度,改变蛋白质的表面电荷数B、影响缓冲物质磷酸盐的解离程度,从而影响相间的电位差C、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影响蛋白质分配系数D、实际上对于许多蛋白质而言,相间电位为零时,分配系数不受pH影响

食物中含氮量占蛋白质的多少由氮计算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即是6.25()A、10%B、14%C、12%D、16%E、17%

多选题关于pH对双水相萃取的影响,下列正确的是()。A影响蛋白质解离度,改变蛋白质的表面电荷数B影响缓冲物质磷酸盐的解离程度,从而影响相间的电位差C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影响蛋白质分配系数D实际上对于许多蛋白质而言,相间电位为零时,分配系数不受pH影响

单选题在pH为等电点的双水相中蛋白质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与双水相的疏水因子HF呈线性关系,则直线的斜率定义为()。A双水相的疏水性B蛋白质的分配系数C蛋白质的静电荷数D蛋白质的表面疏水性

填空题饲料粗蛋白质含量=N%×()(常规系数)。

名词解释题蛋白质系数

判断题蛋白质含氮平均为16%,因此蛋白质折算系数通常用6.25(  )。A对B错

填空题大多数蛋白质含氮量平均为16%,每克氮相当于()克蛋白质,即蛋白质系数。

填空题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时,其蛋白质换算系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