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向初冷器内通入低于18℃的冷却水。可使煤气的出口温度与冷却水的入口温度之差达到()。A2~3℃B5~7℃C8~10℃D0~1℃

单选题
向初冷器内通入低于18℃的冷却水。可使煤气的出口温度与冷却水的入口温度之差达到()。
A

2~3℃

B

5~7℃

C

8~10℃

D

0~1℃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初冷器通入冷却水时,应先开()。 A.入口阀B.出口阀

工段单台煤气初冷器的换热面积为()m2,初冷器出口煤气集合温度控制在()℃,初冷器阻力()。

凝汽器冷却水出口温度与排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之差称为()。

在于馏煤气初冷工艺中,横管式间接冷却器煤气与冷却水逆流换热,将煤气由tg1=85℃冷却到tg2=35℃,冷却水的进口温度tw1=25℃,出口温度tw2=45℃,总传热系数K=185W/(㎡.k),煤气与水之间的总传热量为Q=7000kW。间接冷却器的总传热面积为( )㎡。A.1768B.864C.1251D.1025

初冷器入口水温降低,()煤气出口温度降低。A、有利于B、不利于C、无影响

当风机空冷器出入口的冷却水温度超过()调整冷却水的流量A、32℃B、35℃C、32℃以下D、38℃

煤气最终冷却所需的冷却水量是如何确定的?如何调节终冷器的煤气出口温度?

乙二醇换热器切换后,要重点关注()。A、乙二醇出口温度B、乙二醇入口温度C、冷却水出口温度D、冷却水入口温度

确保初冷器集合温度在22~24℃范围,应注意调节初冷器的冷却水量及壳程清扫。

初冷器集合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影响该温度的因素有:初冷器煤气进口温度、上下段冷却水的流量和温度、初冷器横管的换热效率。

名义制冷量按下列条件确认:冷冻水入口温度:12℃,冷冻水出口温度:7℃,冷却水入口温度:32℃,冷却水出口温度:37℃。称为冷冻机名义制冷量。()

冷却塔的冷却水温差是指()。A、冷却塔的空气进口温度与出口温度之差B、冷却塔的空气进口温度与出水温度之差C、冷却塔的进水温度与空气出口温度之差D、冷却塔的进水温度与出水温度之差

表面冷凝器运行是检查的指标有()。A、冷却水进出口温差B、冷却水流量C、过冷度D、排汽温度与冷却水温度之差

冷冻机“名义制冷量”是按下列条件确认()。A、冷冻水入口温度:12℃B、冷冻水出口温度:7℃C、冷却水入口温度:32℃D、冷却水出口温度:37℃

当初冷器的煤气出口温度高时,应()冷却水入口量。A、开小B、开大C、不相关

煤气初冷器出口煤气温度增高,则煤气体积减小。

向初冷器内通入低于18℃的冷却水,可使煤气的出口温度与冷却水的入口温度之差达到()。A、2~3℃B、5~7℃C、8~10℃D、0~1℃

对正常生产的煤气初冷器,传热面积和煤气处理量均为一定,则初冷器后的煤气集合温度与煤气入口温度及冷却水入口温度密切相关。

汽轮机排汽温度tb与凝汽器冷却水出口温度t2之差,称为凝汽器的()

当冷却水给水温度上升时,可通过()来稳定压缩机油温。A、关闭油冷器进口冷却水进口阀B、关小油冷器进口冷却水进口阀C、开大油冷器进出口冷却水阀D、关小油冷器出口冷却水阀

汽轮机凝汽器冷却水进口与出口温度之差中过冷度

汽轮机的排汽温度与凝汽器冷却水出口温度之差叫温差。

凝气器端差是指汽轮机排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循环冷却水出口温度之差。()

凝汽器端差是指排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循环冷却水出口温度之差。

汽轮机排汽温度和凝汽器冷却水出口温度之差,称为凝汽器的()。

判断题汽轮机的排汽温度与凝汽器冷却水出口温度之差叫温差。A对B错

单选题当冷却水给水温度上升时,可通过()来稳定压缩机油温。A关闭油冷器进口冷却水进口阀B关小油冷器进口冷却水进口阀C开大油冷器进出口冷却水阀D关小油冷器出口冷却水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