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公路路段,应设置()。A、间隙式观测站B、连续式观测站C、固定式观测站D、移动式观测站

一般公路路段,应设置()。

  • A、间隙式观测站
  • B、连续式观测站
  • C、固定式观测站
  • D、移动式观测站

相关考题:

高速公路路段,一般应设置()。A.间隙式观测站B.连续式观测站C.固定式观测站D.移动式观测站

地表和岩层移动观测站通常可分为地表观测站、岩层内部观测站和专门观测站。(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观测站可以分为()A、连续观测站B、间隙观测站C、补充观测站D、附加观测站

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提出的“三站”是().A、国家气候观象台B、国家气象观测站C、国家天气观测站D、区域气象观测站E、区域天气观测站

地表岩移观测站通常分为()A、地表观测站B、井下观测站C、岩层内部观测站D、专门观测站E、空中观测站

高速公路路段,一般应设置()。A、间隙式观测站B、连续式观测站C、固定式观测站D、移动式观测站

观测站(点)配备的固定观测人员,对于间歇式观测站每站一般为()。A、1~3人B、3~4人C、4~6人D、6~10人

我国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海洋联合观测站是()A、中韩海洋联合观测站B、中印尼巴东海洋联合观测站C、中泰海洋联合观测站D、中俄海洋联合观测站

地面气象观测台站按承担的观测业务任务分为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三类。

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是根据天气预报的需要所设置的气象观测站。

关于交通量观测站,正确的说法是()A、控制测站亦称间隙观测站B、控制测站亦称连续观测站C、辅助测站亦称连续观测站D、辅助测站亦称补充测站

哪类观测站设置在断面交通量可反映代表路段交通量的路段()A、间隙式流量观测站B、连续式观测站C、间隙式观测站或连续式观测站D、交通流量观测站

间隙式交通流量观测站编号规则是什么()A、路线编号B、观测站顺序号C、中国行政区域代码D、省域编号

连续式交通流量观测站编号应规则是()。A、路线编号B、省道编号C、观测站顺序号D、中国行政区域代码

观测站(点)配备的固定观测人员,对于连续式观测站每站一般为()。A、3~5人B、5~8人C、8~15人D、10~20人

观测站点要配备固定的观测人员,对于间隙式观测站每站配备的人数为()人。A、5-10B、4-10C、4-6D、5-25

间隙式和连续式交通流量观测站的设置应考虑哪些因素()A、在公路网上分布的均匀性B、合法性C、合理性D、代表性

观测站点要配备固定的观测人员,对于连续式观测站每站配备的人数为()人。A、5-10B、10-15C、10-20D、15-25

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设置要求

单选题关于交通量观测站,正确的说法是()A控制测站亦称间隙观测站B控制测站亦称连续观测站C辅助测站亦称连续观测站D辅助测站亦称补充测站

多选题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提出的“三站”是().A国家气候观象台B国家气象观测站C国家天气观测站D区域气象观测站E区域天气观测站

单选题我国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海洋联合观测站是()A中韩海洋联合观测站B中印尼巴东海洋联合观测站C中泰海洋联合观测站D中俄海洋联合观测站

多选题()按照世界气象组织(WMO)统一规定的观测规范要求,对各种气象要素进行观测,并参与世界天气监视网(WWW)交换资料.A国家基准观测站网B国家基本观测站网C国家一般观测站网D国家专业观测站网

问答题间隙式交通量观测站设置要求

单选题观测站(点)配备的固定观测人员,对于连续式观测站每站一般为()。A3~5人B5~8人C8~15人D10~20人

单选题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中,“三站四网”的“三站”是指()。A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象观测站一级站、国家气象观测站二级站B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一级气象观测站、国家二级气象观测站C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

单选题观测站(点)配备的固定观测人员,对于间歇式观测站每站一般为()。A1~3人B3~4人C4~6人D6~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