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比降用以表明河流全程或分段的河底坡度。

水面比降用以表明河流全程或分段的河底坡度。


相关考题:

在浅滩沙脊处的显著特点是水深最小,且().A.流速最大,水面纵比降最大B.流速最小,水面纵比降最大C.流速最大,水面纵比降最小D.流速最小,水面纵比降最小

下列因素,哪些对河流水面纵比降的大小有影响()。①河槽床面纵比降②水位③河槽断面④干支流汇合⑤风A.②~⑤B.①~⑤C.①~④D.③④

河流中横断面两端点的水面高程差与相应河宽的比值称为( )。A.纵比降B.床面比降C.水面比降D.横比降

一般来说,水深方向上的潮水转流规律是( )。A.河底比水面先转流B.河底比水面后转流C.河底水面同时转流D.大潮时河底先转流,小潮时河面先转流

河流河段的纵比降是(  )。 A. 河段河长与两端河底高程之差的比值 B. 河段沿坡度的长度与两端河底高程之差的比值 C. 河段两端河底高程之差与河长的比值 D. 河段两端河底高程之差与河段沿装度长度的比值

河段上相邻两断面河底的高程差与该两断面之间中泓线长度的比值称为(),用小数或百(千、万)分数表示。A、河宽B、河长C、一级支流D、河流比降

明渠均匀流的特征是()。A、断面面积、壁面粗糙度沿流程不变B、流量不变的长直渠道C、底坡不变、粗糙度不变的长渠D、水力坡度、水面坡度、河底坡度皆相等

明渠均匀流的特征是:()A、断面面积沿程不变B、壁面粗糙度及流量沿程不变C、底坡不变的长渠D、水力坡度、水面坡度、河底坡度皆相等

河段纵比降越大则河底坡度越()。A、陡B、缓

水面比降数值等于上、下比降断面观测水位的差值除以上、下比降断面的(),并以万分率表示。A、垂直距离B、水平距离C、水面距离D、河底距离

下列因素,哪些对河流水面纵比降的大小有影响()。①河槽床面纵比降②水位③河槽断面④干支流汇合⑤风A、②~⑤B、①~⑤C、①~④D、③④

一般来说,水深方向上的潮水转流规律是()。A、河底比水面先转流B、河底比水面后转流C、河底水面同时转流D、以上都可以

在浅滩沙脊处的显著特点是水深最小,且().A、流速最大,水面纵比降最大B、流速最小,水面纵比降最大C、流速最大,水面纵比降最小D、流速最小,水面纵比降最小

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它决定于河流纵比降方向上水体重力的分力与河岸和河底对水流的摩擦力之比。河流中流速分布不同。在河底与河岸附近流速最小,主流线部分最大。绝对最大流速出现在水深的1/10到3/10处。

假设某一河段长1000m,其下游端河底高程和水面高程分别为1129m、1133m,上游端水面高程为1148m,则此河段河流水面比降为()。A、0.4%B、1.1%C、1.5%D、1.8%

河流长度是指从河源到河口沿()所量测的距离。A、水面线B、中泓线C、河底线D、河岸线

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A、相当B、小C、平缓D、大

河流水位是指()。A、水面在河底以上的高度B、水面在某基准面以上的高度C、水面至河床最低点的高度D、水尺所观测到的读数

单选题假设某一河段长1000m,其下游端河底高程和水面高程分别为1129m、1133m,上游端水面高程为1148m,则此河段河流水面比降为()A0.4%B1.1%C1.5%D1.8%

单选题河流水位是指()A水面在河底以上的高度B水面在某基准面以上的高度C水面至河床最低点的高度D水尺所观测到的读数

单选题明渠均匀流的特征是:()A断面面积沿程不变B壁面粗糙度及流量沿程不变C底坡不变的长渠D水力坡度、水面坡度、河底坡度皆相等

单选题河段上相邻两断面河底的高程差与该两断面之间中泓线长度的比值称为(),用小数或百(千、万)分数表示。A河宽B河长C一级支流D河流比降

判断题水面比降用以表明河流全程或分段的河底坡度。A对B错

单选题河段纵比降越大则河底坡度越()。A陡B缓

单选题一般来说,水深方向上的潮水转流规律是()。A河底比水面先转流B河底比水面后转流C河底水面同时转流D以上都可以

单选题水面比降数值等于上、下比降断面观测水位的差值除以上、下比降断面的(),并以万分率表示。A垂直距离B水平距离C水面距离D河底距离

单选题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A相当B小C平缓D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