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斗船小车轮直径大于400㎜,大修后表面淬火层厚不小于()㎜。A、10B、15C、20

链斗船小车轮直径大于400㎜,大修后表面淬火层厚不小于()㎜。

  • A、10
  • B、15
  • C、20

相关考题:

环链斗式提升机的磨损深度达到环链直径0.5倍后更换链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CRH2C型动车组车轮限度应满足哪些要求( )、( )。A.车轮直径不小于790mmB.擦伤深度不大于0.25mmC.擦伤深度不小于0.25mmD.车轮直径不小于860mm

链斗挖泥船作业时主锚应抛设在( )。A.泥层厚的一侧 B.泥层薄的一侧C.主流一侧 D.挖槽边线 E.挖槽中心线

沿海航道维护性疏浚施工宜选用(  )。A.耙吸挖泥船B.绞吸挖泥船C.链斗挖泥船D.铲斗挖泥船

链斗挖泥船的斗链运转速度与所挖土质有关,极软土的斗链运转速度为( )斗/min。A.21~24B.25~28C.29~32D.33~36

链斗挖泥船的主要挖泥部件有( )。A.斗桥 B.斗链C.泥斗 D.泥门E.吸泥管

链斗挖泥船作业时主锚应抛设在( )。A、泥层厚的一侧B、泥层薄的一侧C、主流一侧D、挖槽边线E、挖槽中心线

链斗挖泥船的主要挖泥部件有()。A、斗桥B、斗链C、泥斗D、泥门E、吸泥管

抓斗挖泥船挖泥作业时,应根据土质和泥层厚度确定下斗的间距和前移距,下列较为合理的是( )。A、土质稀软、泥层薄时,下斗间距宜大B、土质稀软、泥层薄时,下斗间距宜小C、土质坚硬、泥层厚时,斗距宜小D、土质坚硬、挖深大时,斗距宜大E、土质坚硬、泥层厚时,斗距宜大

对于车轮直径大于400㎜,大修后其淬火层厚应大于20㎜。

车轮轴大修后的失圆度和圆锥度不应大于0.03㎜。

对于车轮直径小于400㎜,大修后其淬火层厚应不小于15㎜。

链斗卸船机小车轮大修后淬火的标准是:表面淬火硬度为HB300—350。

完好标准中,矿车要求运行平稳,在水平轨道上四个车轮有一个不与轨面接触时,其间隙不大于()毫米。车轮不得有裂纹,轮缘磨损余厚不小于()毫米;1吨矿车踏面磨损余厚不小于()毫米。

车轮工作面需淬火处理,硬度为(),当车轮直径为>400mm时,淬火深度不小于()mm,当车轮直径<400mm时,淬火深度不小于()mm。

大修后同轴车轮踏面直径差应()mm。

挖泥船通常装有装载指示仪的船是()。A、链斗船B、绞吸船C、耙吸船D、抓斗船

链斗挖泥船适于施工的自然环境条件为( )。A、风浪小B、施工干扰大C、能见度好D、水域开阔E、流速小

车轮工作面需淬火处理,硬度为(),当车轮直径400毫米时,淬火深度不小于20毫米,当车轮直径400毫米时,淬火深度不小于()毫米。

车轮踏面镟修后车轮直径不小于790mm

填空题完好标准中,矿车要求运行平稳,在水平轨道上四个车轮有一个不与轨面接触时,其间隙不大于()毫米。车轮不得有裂纹,轮缘磨损余厚不小于()毫米;1吨矿车踏面磨损余厚不小于()毫米。

多选题链斗挖泥船的主要挖泥部件有()。A斗桥B斗链C泥斗D泥门E吸泥管

填空题大修后同轴车轮踏面直径差应()mm。

多选题链斗挖泥船适于施工的自然环境条件为( )。A风浪小B施工干扰大C能见度好D水域开阔E流速小

多选题链斗挖泥船作业时主锚应抛设在()。A泥层厚的一侧B泥层薄的一侧C主流一侧D挖槽边线E挖槽中心线

多选题抓斗挖泥船挖泥作业时,应根据土质和泥层厚度确定下斗的间距和前移距,下列较为合理的是()。A土质稀软、泥层薄时,下斗间距宜大B土质稀软、泥层薄时,下斗间距宜小C土质坚硬、泥层厚时,斗距宜小D土质坚硬、挖深大时,斗距宜大E土质坚硬、泥层厚时,斗距宜大

单选题链斗挖泥船施工应有较好的自然环境,适用于( )的开阔水域施工。A水流小B潮差小C流速小D能见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