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胎体用()烧制后上釉,以900度再烧一次。A、800℃B、1000℃C、1100℃D、1200℃

唐三彩胎体用()烧制后上釉,以900度再烧一次。

  • A、800℃
  • B、1000℃
  • C、1100℃
  • D、1200℃

相关考题:

属于川菜中特色烧制方法的烹调方法是______。 A.红烧B.干烧C.豆瓣酱烧D.红油烧

下列烧制法中,不是按加热方式进行划分的方法是()。 A.干烧B.煸烧C.锅烧D.酱烧

无论已上釉的陶瓷还是素烧陶瓷,均应先用目石英砂喷砂后再进行化学粗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烤瓷过程中有一道工艺叫上釉,上釉有两种方法:自行上釉和分别上釉,其中自行上釉要求把烧好的瓷体在高于体瓷烧熔温度下保持数分钟,高于体瓷烧熔温度的范围是A.31~40℃B.21~30℃C.10℃以内D.11~20℃E.5℃

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陶器在陶胎上涂以铅黄、绿、青(或蓝)烧制而成,称为()。

通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工艺流程完成的工艺美术品是(  )。A.唐三彩B.青铜器C.粉彩D.景泰蓝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是一种釉下彩,即先画后上釉再烧制。()

唐三彩是在白底的陶胎上刷上一层无色釉,再用黄、绿等色加以装饰烧制而成,其色彩鲜丽、光泽柔和、形象逼真。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其中唐朝烧制出的一种陶器,以黄、绿、蓝等色彩为主,釉色艳丽、自然。这种陶器就是()。A青瓷B白瓷C唐三彩D彩瓷

热风较优的燃烧制度是()的快速烧炉法。

下面哪一项是陶瓷生坯没有上釉前预烧的胎()。A、素淡B、素烧C、素胎D、素点

烧制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A、上釉B、施釉C、加釉D、上色

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

薄胎瓷器的一般工艺过程是配料、拉坯、利坯、上釉、入匣烧制,而()是最关键的工序。A、拉坯B、利坯C、上釉D、入匣烧制

烧制法的技术要点之一是急慢火结合,将原料()入味。A、烧透B、烧烂C、烧开D、烧软

烧制法按菜肴的色泽划分,可分为红烧和()两种。A、白烧B、酱烧C、葱烧D、干烧

当执行以优化煅烧制为主的方案时,调整主要参数的优先顺序是先调(),再调(),再调(),最后调整()

瓷器是以()、()、()为原料,经混合,成形、干燥、烧制而成,可上釉,也可不上釉。

生坯上釉后的烧成称为一次烧成。

填空题瓷器是以()、()、()为原料,经混合,成形、干燥、烧制而成,可上釉,也可不上釉。

填空题石灰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烧制的时间过长或过短而形成()石灰和欠火石灰。石灰在消化过程中,加水速度过快会成()现象,加水速度过慢会形成过烧现象,过火石灰可在消化后经()后再使用。

多选题下列对来代五大名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定窑以烧白瓷而著称B汝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烧造工艺达到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极致C哥窑瓷器造型端庄古朴,传世者弥足珍贵D钧窑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E越窑瓷器釉色胎骨坚薄,釉色翠美清新,腴润如脂

单选题烧制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A上釉B施釉C加釉D上色

单选题薄胎瓷器的一般工艺过程是配料、拉坯、利坯、上釉、入匣烧制,而(  )是最关键的工序。A拉坯B利坯C上釉D入匣烧制

单选题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其中唐朝烧制出的一种陶器,以黄、绿、蓝等色彩为主,釉色艳丽、自然。这种陶器就是()。A青瓷B白瓷C唐三彩D彩瓷

单选题在烤瓷过程中有一道工艺叫上釉,上釉有两种方法:自行上釉和分别上釉,其中自行上釉要求把烧好的瓷体在高于体瓷烧熔温度下保持数分钟,高于体瓷烧熔温度的范围是(  )。A31~40℃B21~30℃C10℃以内D11~20℃E5℃

判断题生坯上釉后的烧成称为一次烧成。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