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DME管制间隔标准的前提是()。A、DME经校验合格,航空器和管制员同频单向联络B、经校验合格、同时使用的同一DME,航空器和管制员同频双向联络C、使用经核准同一测距台,在有效范围外D、使用经核准同一测距台,航空器和管制员同频单向联络

使用DME管制间隔标准的前提是()。

  • A、DME经校验合格,航空器和管制员同频单向联络
  • B、经校验合格、同时使用的同一DME,航空器和管制员同频双向联络
  • C、使用经核准同一测距台,在有效范围外
  • D、使用经核准同一测距台,航空器和管制员同频单向联络

相关考题:

在()的情况下可对VFR航空器实施雷达引导。A、航空器驾驶员有要求而管制员工作负荷允许B、管制员建议引导而经该航空器同意C、规定有引导VFR航空器的程序D、A、B和C

提供雷达管制服务时,当管制员对初始联络的航空器通报“雷达看到了”,其含义为()。A、在使用雷达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形式向航空器提供航行引导B、管制员还不能为其提供雷达管制服务C、航空器驾驶员可以省略位置报告D、与其他管制区的责任移交已完成

逆向飞行(包括使用同一测距台的径向线上的飞行),两架航空相遇前应当配备规定的垂直间隔,经测距台定位,证实航空器已相遇后()千米以上,可以相互穿越高度。A、40B、20C、5D、10

塔台管制范围内为目视气象条件时,按VFR飞行的航空器与进入塔台管制区按IFR飞行的航空器之间的冲突由()调配。A、进近管制员B、进近雷达管制员C、进近程序管制员D、塔台管制员

在同一机场,同时有训(熟)练飞行和运输飞行时,()负责航空器的管制和间隔调配。A、管制员B、飞行指挥员C、机长D、签派员

雷达管制员在同一时间,同一扇区内所能管制航空器的数量,无需考虑()限制因素。A、雷达和通信设备的可靠性B、机场的承受能力C、雷达管制员的能力D、扇区空间范围,航路结构的复杂程度

ADS和CPDLC功能的实现需要FANS航空器首先向地面空管系统发出首次登录(InitialAFNLOGON)申请(FN-CON),然后()。A、管制员可以和航空器驾驶员进行陆空通话B、航空器驾驶员才可以ADS和CPDLC同管制员之间传递位置信息C、地面系统收到并发出确认信息(FN-AK)后方可进行ADS或CPDLC数据的交换D、管制员通过话音通知该航空器,可以进行ADS或CPDLC数据的交换

仪表飞行时,()对民用航空器之间的间隔和高度层配备正确与否负责。A、航空器驾驶员B、签派员C、管制员D、空军联络员

雷达管制员在与航空器建立联络时,应当要求航空器驾驶员证实高度,但()的情况除外。A、航空器正在上升高度B、航空器正在下降高度C、航空器由本管制室其它扇区移交过来D、A、B和C

航空器在本管制区以外发生特殊情况时,雷达管制员应当()。A、在雷达显示器观察到该航空器使用特殊编码时,不必通报负责管制该航空器的管制员或管制单位B、向该航空器提供雷达管制服务C、在雷达显示器上标画出该航空器的航迹并通知机场当局D、如果相邻管制区的管制员请求,并能在雷达显示器上观察到和识别到该航空器,应当向该管制员提供雷达情报

在()情况下,管制员使用话音通信方式。A、当和上一个管制单位建立了有效的CPDLC通信后,移交时和下一个管制单位没有建立有效的CPDLC通信,管制员要求飞行员和本单位建立CPDLC时;发生紧急情况时B、发生紧急情况;在航路的特定段C、无法与航空器建立有效的CPDLC连通;发生紧急情况;当在使用CPDLC通信,管制员对航空器下发的自由格式报文存在疑问时;在航路的特定段D、当在使用CPDLC通信,管制员对航空器下发的自由格式报文存在疑问时,不能使用话音通信,必须使用自由文本格式和航空器交换信息

目视飞行时,()对航空器和航空器之间、航空器和障碍物之间的间隔正确与否负责。A、航空器驾驶员B、签派员C、管制员D、空军管制员和民航管制员

逆向飞行的航空器同时使用航路上的同一测距台,经测距台定位,证实两架航空器确已相遇且相距()千米以上,可以允许航空器上升、下降至或穿越另一航空器占用的高度。A、20B、40C、10D、60

实施雷达引导,航空器之间的安全间隔由谁负责()。A、机长B、雷达管制员C、程序管制员

同一巡航高度层的航空器在交叉航迹上飞行,同时使用位于航迹交叉点的测距台测距时,航空器之间的最低间隔为()千米。A、40B、30C、60D、70

两架航空器同巡航高度、同航迹、同时使用航路上同一DME台时,航空器之间的间隔不少于()千米。A、40B、30C、60D、不能确定,只能使用时间间隔

与航空器失去通信联络时,管制员除查明原因外,应当迅速采取相应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有关管制室以及空中其他航空器的通信波道,设法与该航空器建立联络B、调配空中有关航空器避让C、使用当地可利用的通信波道间断发出空中交通情报和气象情报D、开放有关导航设备,使用雷达掌握航空器位置,通知航空器改变航向或者改变应答机编码,以判明其是否收到指令,然后采取措施

雷达识别移交的方法是()。A、使用同一显示器,用手指指明B、双方雷达都标有同一地理位置,利用电话说明航空器距上述位置的相对方位和距离C、移交方雷达管制员指示航空器变换编码,接收方雷达管制员予以证实D、A、B和C

雷达管制员在与航空器建立通信联络时,在()情况下应当要求航空器驾驶员证实高度。A、航空器从相邻管制室移交过来B、管制员为正常上升和下降的航空器指定了一个新的高度C、航空器驾驶员报告了高度D、航空器高度已经被确认,雷达数据表明航空器在指定的高度上飞行

航空器同航迹同时使用航路上的同一DME台测距,一架航空器穿越另一架航空器的高度层时,航空器之间的距离间隔不少于()千米。A、40B、30C、60D、20

两架航空器同巡航高度层、同航迹飞行、同时使用航路上同一测距台测距时,前方航空器真空速大于后机40千米/小时,航空器之间的最小间隔是()千米。A、40B、30C、60D、50

对失去通信联络的航空器,如果不能判明航空器是否收到管制指令时,管制员应当考虑航空器可能()。A、改航去备降机场B、依照FPL电报,继续飞向着陆机场C、按照失去通信联络前所使用的高度层和预计飞行时间飞往着陆机场D、A、B和C

区域管制区内实施雷达管制,航空器之间的间隔由()负责。A、机长B、雷达管制员C、机长和雷达管制员D、程序管制员

使用平行跑道进行独立仪表进近时,进近雷达管制员发现塔台管制员正在指挥航空器复飞时,与正飞越跑道上空的航空器发生冲突,进近雷达管制员应当()。A、立即通知塔台B、指挥复飞航空器立即避让C、立即插入塔台通话,指挥航空器避让D、报告值班领导

当与航空器失去通信联络时,管制员试图与航空器建立通信联络时采用的方法有()。A、在主频和备用频率上连续呼叫航空器,包括紧急频率121.5MHz和243MHzB、通过空中其它航空器呼叫C、通过其它管制室试图和航空器建立通信联络D、A、B和C

雷达管制员在同一时间,同一扇区内所能管制航空器的数量,可以不考虑哪个限制因素:().A、雷达和通信设备的可靠性B、机场的最低运行标准C、雷达管制员的能力D、扇区空间范围,航路结构的复杂程度

设同一测距台作用范围内有两架飞机的测距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A、机载DME只能接收地面测距台的信号,不能接收邻近飞机测距机的询问信号B、在地面测距台发射间歇期内可接收邻近飞机上DME所发出的信号C、可收到对方DME的询问信号,也可相互应答D、测距机在对另一架测距机询问信号接收解码后不予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