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无冰区段外,地线设计冰厚应较导线冰厚增加5mm。下面哪种表述是正确的?()A、地线设计冰厚增加5mm,仅针对地线支架的机械强度设计。B、地线设计冰厚增加5mm,并非仅针对地线支架的机械强度设计。C、导线和地线距离配合时,地线设计冰厚应与导线一致。D、导线和地线距离配合时,地线设计冰厚亦应较导线冰厚增加5mm。

除无冰区段外,地线设计冰厚应较导线冰厚增加5mm。下面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 A、地线设计冰厚增加5mm,仅针对地线支架的机械强度设计。
  • B、地线设计冰厚增加5mm,并非仅针对地线支架的机械强度设计。
  • C、导线和地线距离配合时,地线设计冰厚应与导线一致。
  • D、导线和地线距离配合时,地线设计冰厚亦应较导线冰厚增加5mm。

相关考题:

83、对设计冰厚取值偏低、且未采取必要防覆冰措施的( )线路应逐步改造,提高抗冰能力。

对于500kV线路上下层相邻导线间或地线与相邻导线的水平偏移,如无运行经验,下面的哪些设计要求是不正确的?(A) 10mm冰厚、不宜小于1.75m(B) 10mm冰厚、不应小于1.75m(C) 无冰区、不宜小于1.5m(D) 无冰区、不应小于1.5m

35kV架空电力线路设计中,在最低气温工况下,应按下列哪种情况计算?()(A)无风,无冰 (B)无风,覆冰厚度5mm(C)风速5m/s,无冰 (D)风速5m/s,覆冰厚度5mm

各类杆塔的验算覆冰荷载情况,按验算冰厚、()℃、()风速,所有导、地线()有不平衡张力计算。

在重覆冰区,地线覆冰厚度应较导线增加不小于()

冰情统计表是以测站冰厚及冰情要素摘录表为基础,对()进行统计。A、最大冰厚B、封冻天数C、特征冰情D、冰情特征日期

冰厚测量操作程序一般为:当有积雪时,先量取冰上积雪深度,然后开凿冰孔,量取()、水浸冰厚与冰厚,测量水深及气温。A、冰礁厚B、水内冰厚C、冰花厚D、冰堆厚

设计冰厚为20mm及以上的地区称()A、轻冰区B、中冰区C、重冰区D、无冰区

对设计冰厚取值偏低、且未采取必要防覆冰措施的()线路应逐步改造,提高抗冰能力。A、冻冰区;B、重冰区;C、覆冰区;D、舞动区。

河段冰厚测量是为了了解河段的冰厚分布情况及()对河段平均冰厚的代表性。A、冰情分布B、冰流量变化C、固定点冰厚D、流冰情况

河段冰厚测量是为了了解河段的冰厚分布情况及固定点冰厚对()平均冰厚的代表性。A、测验断面B、单点C、断面D、河段

()是为了了解河段的冰厚分布情况及固定点冰厚对河段平均冰厚的代表性。A、固定点冰厚测量B、河段冰厚测量C、单点冰厚测量D、冰流量测验

固定点冰厚测量时,在封冻初期冰厚变化较显著时,应每日测量()次。A、4B、3C、2D、1

冰厚测量操作程序一般为:当有积雪时,先量取冰上积雪深度,然后开凿冰孔,量取(),测量水深及气温。A、冰花厚、水浸冰厚与冰厚B、冰花厚与冰厚C、水浸冰厚与冰厚D、冰花厚与水浸冰厚

当输电线路地线采用镀锌钢绞线时,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500kV输电线路,无冰区段地线最小标称截面应不小于80mm2,覆冰区段应不小于100mm2。B、220kV输电线路,采用LGJ-400/35导线,无冰区段地线最小标称截面应不小于50mm2,覆冰区段应不小于80mm2。C、220kV输电线路,采用LGJ-400/35导线,无冰区段地线最小标称截面宜不小于50mm2,覆冰区段宜不小于80mm2。D、220kV输电线路,采用LGJ-630/55导线,无冰区段地线最小标称截面宜不小于80mm2,覆冰区段宜不小于100mm2。

下列正确的气象条件组合是()。A、温度10℃,风速10m/s、冰厚5mmB、温度-5℃,风速10m/s、冰厚5mmC、温度40℃,风速30m/s、冰厚0mmD、温度-10℃,风速10m/s、冰厚5mm

设计冰厚为()mm及以上的地区为重冰区。

在重覆冰区,地线覆冰厚度应较导线增加不小于()A、5mmB、10mmC、15mmD、20mm

简述《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关于地线覆冰厚度较导线增加不小于5mm的原因。

依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大跨越设计冰厚,除无冰区外,宜较附近一般输电线路的设计冰厚增加()mm。A、2B、3C、5D、10

依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除无冰区外,地线设计冰厚应较导线冰厚增加()mm。A、1B、2C、3D、5

单选题河段冰厚测量是为了了解河段的冰厚分布情况及()对河段平均冰厚的代表性。A冰情分布B冰流量变化C固定点冰厚D流冰情况

单选题()是为了了解河段的冰厚分布情况及固定点冰厚对河段平均冰厚的代表性。A固定点冰厚测量B河段冰厚测量C单点冰厚测量D冰流量测验

单选题冰厚测量操作程序一般为:当有积雪时,先量取冰上积雪深度,然后开凿冰孔,量取()、水浸冰厚与冰厚,测量水深及气温。A冰礁厚B水内冰厚C冰花厚D冰堆厚

单选题冰厚测量操作程序一般为:当有积雪时,先量取冰上积雪深度,然后开凿冰孔,量取(),测量水深及气温。A冰花厚、水浸冰厚与冰厚B冰花厚与冰厚C水浸冰厚与冰厚D冰花厚与水浸冰厚

单选题河段冰厚测量是为了了解河段的冰厚分布情况及固定点冰厚对()平均冰厚的代表性。A测验断面B单点C断面D河段

单选题固定点冰厚测量时,在封冻初期冰厚变化较显著时,应每日测量()次。A4B3C2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