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滑轮组中,中轮轮槽底部处轮径:()。A、φ160~φ180mmB、φ180~φ200mmC、φ200~φ220mmD、φ220~φ240mm

补偿滑轮组中,中轮轮槽底部处轮径:()。

  • A、φ160~φ180mm
  • B、φ180~φ200mm
  • C、φ200~φ220mm
  • D、φ220~φ240mm

相关考题:

在MMI中对车轮的轮径进行修改时,输入最小的轮径mm,最大轮径为840mm。

滑轮组应有防止钢丝绳跳出轮槽的()。A.安全罩B.防护装置

放线滑车轮槽底部的轮径不宜小于导地线直径的()倍。A、5B、10C、15D、20

起货设备中金属铸造的滑轮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报废。A、裂纹B、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尺寸的20%C、轮槽不均匀磨损达3mm,因磨损使轮槽底部内径减少量达绳径的50%D、其它有损坏钢丝的缺陷时

滑轮组应有防心钢丝绳跳出轮槽的()A、安全罩B、防护装置

符合滑轮报废标准的有:()。A、裂纹B、轮槽不均匀磨损达3mmC、轮槽壁厚磨损达原壁厚的20%D、因磨损使轮槽底部直径减少量达钢丝绳直径的50%

在带传动中,带的应力最小值发生在()。A、进入大带轮处B、离开大带轮处C、进入小带轮处D、离开小带轮处

安装V带时先将带套再大带轮槽中,然后转动小带轮,用起子将带拨入大带轮槽中。

三角皮带在轮槽中的正确位置应该是()。A、皮带外表与轮槽外圆平齐B、高出或低于轮槽外圆

V带传动中,带轮的基准直径是()A、带轮外径B、轮槽底处直径C、轮槽中径D、与V带的节宽相对应的带轮直径

曳引轮的节圆直径就是从( )量出的直径.A、绳槽上部B、绳槽底部C、轮外缘D、钢丝绳中心

采用V型曳引轮槽,减少V型槽的夹角γ,会()。A、增加曳引摩擦力,增大钢丝绳在轮槽中的比压B、减少曳引摩擦力,增大钢丝绳在轮槽中的比压C、增加曳引摩擦力,减少钢丝绳在轮槽中的比压D、减少曳引摩擦力,减少钢丝绳在轮槽中的比压

滑轮组上应装有防止钢丝绳跳出轮槽的防护装置。()

滑轮组应有防止钢丝绳跳出轮槽的防护装置。

附加导线放线滑轮的轮槽直径应与导线线径相适应,滑轮轮径应大于线径的10倍且转动灵活。

补偿滑轮组中,大轮轮槽底部处轮径:()。A、φ200~φ220mmB、φ220~φ240mmC、φ240~φ260mmD、φ260~φ280mm

当计算轮径值大于控制参数中设置的最大轮径时,则LKJ记录事件()。A、轮径超上界B、轮径超界C、轮径超下界D、轮径无效

()不是带传动中普通V带轮的组成部分。A、轮槽B、轮缘C、轮辐D、轮壳

滑轮()时,滑轮应报废。A、轮槽不均匀磨损量达3mmB、壁厚磨损量达原壁厚的20%C、轮槽底部直径减小量达钢丝绳直径的50%D、轮槽底部直径减小量达钢丝绳直径的30%

滑轮组应有防庄钢丝绳跳出轮槽的防护装置。

单选题几何滑动发生在()传动中。A圆柱平摩擦轮B圆锥摩擦轮C圆柱摩擦轮与圆盘D圆柱槽摩擦轮

单选题补偿滑轮组中,中轮轮槽底部处轮径:()。Aφ160~φ180mmBφ180~φ200mmCφ200~φ220mmDφ220~φ240mm

单选题曳引轮的节圆直径就是从( )量出的直径.A绳槽上部B绳槽底部C轮外缘D钢丝绳中心

单选题当计算轮径值大于控制参数中设置的最大轮径时,则LKJ记录事件()。A轮径超上界B轮径超界C轮径超下界D轮径无效

单选题补偿滑轮组中,大轮轮槽底部处轮径:()。Aφ200~φ220mmBφ220~φ240mmCφ240~φ260mmDφ260~φ280mm

填空题在MMI中对车轮的轮径进行修改时,输入最小的轮径mm,最大轮径为840mm。

判断题选用导向轮或滑轮组时必须注意其轮槽要与所确定的钢丝绳直径相匹配。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