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2020年6月,教育部公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明确(  )为必修课程。A体育B劳动C德育D艺术

单选题
2020年6月,教育部公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明确(  )为必修课程。
A

体育

B

劳动

C

德育

D

艺术


参考解析

解析:
2020年6月,教育部公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劳动为必修课程,共6学分。

相关考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 构成,实现了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衔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一样,是中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日本高中课程内容可以分为()A、普通学科B、职业学科C、综合学科D、教育学科

[蒙古语文课程标准]将该课程的性质定性为;[东北三省蒙古族居住地区开设的中小学蒙古语文是地域性的国家课程、是()阶段的必修课程]。

[蒙古语文课程标准]将该课程的目的明确为:[就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接受()的义务和权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强调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等,这表明分科课程背景下的综合性学习应关注( )A、学科知识的单一性B、学科学习基融上的知识融通C、学科能力的整体发展D、在综合中凸显鲜明的学科特点

面试热点:劳动课程成为普通高中必修课程【热点梗概】近日,教育部对外公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方案显示,普通高中应增设劳动课程,共6个学分,为必修,其中包括志愿服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教育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修订。在育人目标上,最新公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提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重新回到教育目标之中。依据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在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之外,还应开设劳动课程,劳动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模拟试题】近日,教育部对外公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应增设劳动课程为必修课,共6个学分,其中包括志愿服务。对此,你怎么看?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这属于A.课程管理的改革B.课程结构的改革C.课程内容的改革D.课程组织的改革

简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和选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

简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

下列由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于1929年的课程标准是()。A《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B《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C《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D《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

论述我国现行《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结构。

1932年10月由教育部公布的(),使得我国开始有了自己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

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必修课程实施建议,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必修课程设计更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B、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C、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D、学校特色和教师特长都可以成为必修课程的生长点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如何设计的,主要考评维度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从过程和方法角度,明确规定了各项发展性目标。

课程的组成部分是()A、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B、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C、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D、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用书

为有效开展高中课程实验工作,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实验工作的()、目标任务、实验工作的()等。A、指导思想;基本原则B、指导思想;基本思路C、基本原理;基本原则D、基本思路;基本方法

普通高中课程有以下三个层次构成()。A、学习领域B、学习学科C、学习单元D、科目E、模块

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出自下列哪个文件中的要求?()A、1986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B、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C、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D、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高中必修课程目标关于“表达与交流”的要求,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表达与交流的基础来源于生活,所以要细心观察B、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利用多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C、参加演讲与辩论,学习主持集会、演出等活动D、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

问答题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如何设计的,主要考评维度是什么

单选题课程的组成部分是()A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B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C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D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用书

单选题下列由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于1929年的课程标准是()。A《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B《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C《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D《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

单选题为有效开展高中课程实验工作,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实验工作的()、目标任务、实验工作的()等。A指导思想;基本原则B指导思想;基本思路C基本原理;基本原则D基本思路;基本方法

问答题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化学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改革,使“不同学生学习不同化学”的目标得以实现。请分析该标准的基本结构与特色。

填空题[蒙古语文课程标准]将该课程的性质定性为;[东北三省蒙古族居住地区开设的中小学蒙古语文是地域性的国家课程、是()阶段的必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