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卡爪和托架与接触轨相互摩擦后,其与接触轨接触的地方的剩余厚度不得小于原出厂厚度的()%,否则应进行更换处理A50B40C30D60

单选题
卡爪和托架与接触轨相互摩擦后,其与接触轨接触的地方的剩余厚度不得小于原出厂厚度的()%,否则应进行更换处理
A

50

B

40

C

30

D

60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核对图纸:对“四电”过轨管的设置位置进行核对,尽量集中过轨且相互间做好避让。过轨管道及手孔的设置位置,必须避开线间集水井、接触网立柱基础及下锚基础。接触网过轨管手孔中心距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m,通信信号电缆过轨管道与电力电缆、接触保护地线及供电线等强电过轨管道的距离不小于()m。

机车触头、接触片、连接线应紧固,触头接触不小于宽度的75%其终压力为15—30N,触头相互错位不大于0.5㎜,触头与接触片烧损修正后余厚不得小于原厚度的60%,连接线断丝不得超过10%。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制动器调整的要求有() A、动作灵活可靠无卡阻B、制动靴与制动轮要紧贴接触面不小于80%,制动靴磨损原厚度1/4,铆钉外露的应当更换C、制动线圈接触可靠,无虚接、无过热温升不超过60℃

接触网作业车车轮磨损后,其轮辋和轮缘厚度均不得小于( )mm.A.15B.20C.23

露点仪与玻璃接触时间正确的有()。A、原片玻璃厚度≤4mm,接触时间为3minB、原片玻璃厚度5mm,接触时间为4minC、原片玻璃厚度6mm,接触时间为5minD、原片玻璃厚度8mm,接触时间为7minE、原片玻璃厚度≥10mm,接触时间为9min

关于接触轨冷滑说法,以下正确的是()。A、在接触轨无电的条件下,受电靴沿接触轨滑行的实验B、在接触轨有电的条件下,受电靴沿接触轨滑行的实验C、在接触轨无电的条件下,受电弓沿接触轨滑行的实验D、在接触轨有电的条件下,受电弓沿接触轨滑行的实验

卡爪和托架与接触轨相互摩擦后,其与接触轨接触的地方的剩余厚度不得小于原出厂厚度的()%,否则应进行更换处理A、50B、40C、30D、60

接触轨的安装位置及其安装误差,应根据车辆受流器与接触轨在相对运动中能可靠接触确定。

摩擦提升装置的绳槽衬垫,摩损后剩余厚度不得小于()。A、钢丝绳直径B、原厚度1/2C、钢丝绳的一半D、原厚度的1/4

闸瓦托四爪与闸瓦接触处磨耗后堆焊后加工,加工后四爪厚度不小于()。A、5mmB、6mmC、8mmD、10mm

接触轨补偿部件的电流连接器采用纯铜部件时应做镀层,镀层厚度不应小于()。A、4μmB、6μmC、8μmD、12μm

接触轨端部弯头钢带磨耗后,其厚度不得小于()mm。A、2B、3C、1D、0.5

接触轨卡爪和托架表面不能有深度大于()mm的伤痕。A、2B、3C、1D、0.5

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则应更换。A、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B、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C、磨损小于标称截面的20%D、剩余厚度大于10.95mm

任何人员及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带电接触轨的距离不得小于多少毫米?

接触网作业车车轮磨损后,其轮辋和轮缘厚度均不得小于()mm.A、15B、20C、23

任何人员及所持物件(经检测合格的绝缘工具除外)与带电接触轨的距离不得小于多少?

卷边部分的厚度不得小于7倍铝管管壁厚度,法兰与卷边部分的接触应均匀。

接触轨区域管控区简称管控区,在接触轨区域内,距离接触轨防护罩外缘小于或等于()mm范围的区域,同时包括接触轨上方的空间范围。A、700B、600C、500D、400

接触轨区域管控区是指在接触轨区域内,距离接触轨防护罩外缘小于或等于()mm范围的区域,同时包括接触轨上方的空间范围。A、500B、600C、700D、800

多选题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则应更换。A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B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C磨损小于标称截面的20%D剩余厚度大于10.95mm

单选题接触轨卡爪和托架表面不能有深度大于()mm的伤痕。A2B3C1D0.5

多选题露点仪与玻璃接触时间正确的有()。A原片玻璃厚度≤4mm,接触时间为3minB原片玻璃厚度5mm,接触时间为4minC原片玻璃厚度6mm,接触时间为5minD原片玻璃厚度8mm,接触时间为7minE原片玻璃厚度≥10mm,接触时间为9min

问答题接与受流靴的接触摩擦方式,接触轨可分为哪几种?

单选题接触轨区域管控区是指在接触轨区域内,距离接触轨防护罩外缘小于或等于()mm范围的区域,同时包括接触轨上方的空间范围。A500B600C700D800

单选题接触轨端部弯头钢带磨耗后,其厚度不得小于()mm。A2B3C1D0.5

判断题卷边部分的厚度不得小于7倍铝管管壁厚度,法兰与卷边部分的接触应均匀。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