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研究者欲了解技术培训对提升参与者就业自信心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他将20位失业者分为随机的或匹配的两组后,利用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分别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尊平均得分分别是2.8分和2.9分。然后,安排实验组参加求职技巧训练,控制组则不接受任何训练。再次测量后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得4.0分和3.0分。结果显示:实验组得分增1.2分,控制组得分增0.1分,实验刺激净效果为1.1分。可以认为,求职技巧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参与者的就业自信心。这种实验设计属于( )。A索罗门四组设计B简单时间序列设计C非对等控制组设计D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单选题
研究者欲了解技术培训对提升参与者就业自信心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他将20位失业者分为随机的或匹配的两组后,利用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分别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尊平均得分分别是2.8分和2.9分。然后,安排实验组参加求职技巧训练,控制组则不接受任何训练。再次测量后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得4.0分和3.0分。结果显示:实验组得分增1.2分,控制组得分增0.1分,实验刺激净效果为1.1分。可以认为,求职技巧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参与者的就业自信心。这种实验设计属于(    )。
A

索罗门四组设计

B

简单时间序列设计

C

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D

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某青少年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小张为社区青少年开展成长小组以提高其自信水平,并采用实验法进行设计。他首先招募了20名社区青少年,将其随机配对为A、B两组;然后运用自信量表对所有20名社区青少年进行测量,发现两组的自信水平非常接近;小张随后对A组开展了若干次小组活动,B组则无任何专门安排;最后测量两组社区青少年的自信水平,并比较其差异。在此过程中,( )。A.A组是控制组B.自变量是几次小组活动C.研究者采用前后测控制组设计D.B组是控制组E.两组最后测量结果的差异可以视为几次小组活动的效果

研究者欲了解技术培训对提升参与者就业自信心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他将20位失业者分为随机的或匹配的两组后,利用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分别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尊平均得分分别是2.8分和2.9分。然后安排实验组参加求职技巧训练,控制组则不接受任何训练。再次测量后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得4.0分和3.0分。结果显示:实验组得分增1.2分,控制组得分增0.1分,实验刺激净效果为1.1分。可以认为,求职技巧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参与者的就业自信心。这种实验设计属于( )。A.索罗门四组设计B.简单时间序列设计C.非对等控制组设计D.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社会工作者小王准备对失业者开展小组工作,她将20名失业者分为匹配的两组遣采用0~5分的自信量表做测量工具。前测显示,A组和8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1.5分和1.6分。小王对A组开展小组工作,B组不安排任何活动,后测发现A组和8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3.7分和l.9分。根据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原理,这次小组工作的净效果是( )。A.2.5分B.2.2分C.1.9分D.1.8分

社会工作研究者将30位失业者分配为A、B两组,使用5分制的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进行测量,两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2.8分和2.9分,然后,安排A组参加就业培训,8组不接受任何训练。两个月后再测试发现,A组和8组平均得分分别是4.0分和3.0分。这位研究者使用的研究设计是( )。A.前后测控制组设计B.评估设计C.单后设计D.方案设计

下列属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是A.将人群按暴露情况分为两组,追踪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组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与发病有无因果联系及关联大小B.利用已有资料或对特殊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展现出来C.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以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的人群,对照组不给予或仅给予安慰剂,随访比较两组人群的结局,以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D.根据疾病有无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然后追溯该人群过去的暴露史,以确定暴露和疾病的关系及关联强度大小E.研究某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过程及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对策与措施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马在一次旨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提升的服务中设计了一份问卷,用于调查4—6年级学生自信心的变化及特点。小马的督导建议问卷量表的篇幅不宜过长,上述督导建议表明问卷设计应该(  )。A.提高学生信心并完成问卷意愿B.围绕提升自信心的研究假设设计问题C.较好提升学生自信心的实际性D.保证自信心提升不受时间地点影响

研究者将16位残疾人分为匹配的两组,利用自信心量表对两组人员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信心平均分分别是2.5分和2.9分。然后,安排实验组参加生活技能培训,控制组不接受任何训练。之后再测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得分分别是4.0分和3.0分。由此得出技能培训对残疾人自信心提升的效果。研究者采用的是( )。A.前后测控制组设计B.单后测控制组设计C.行动研究D.比较研究

社会工作研究者将30位失业者匹配为A、B两组,使用5分制的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进行测量,两级的平均得分分别是2.8和2.9分,然后,安排A组参加就业培训,B组不接受任何训练,两个月后再测试发现,A组和B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4.0和3.0分,这位研究者使用研究设计是()。A:前后测控制组设计B:评估设计C:单后设计D:方案设计

所谓流行病学实验是指A.在人群现场开展的实验B.在人体开展有关流行病的流行规律的实验C.群体试验D.临床随机对照试验E.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人群之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效果的一种实验方法

研究者希望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对提升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影响,将30位大学生分为随机的或匹配的两组后,利用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分别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信平均得分分别是2.9分和3.0分。然后,安排实验组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控制组不接受任何培训。再测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得4.2分和3.2分。实验刺激净效果为()分。A.1.3B.1.2C.1.0D.1.1

社会工作者小王准备对失业者开展小组工作,她将20名失业者分为匹配的两组并采用0~5分得自信量表做测量工具。前测显示,A组和B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1.5分和1.6分。小王对A组开展小组工作,B组不安排任何活动,后测发现A组和B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3.7分和1.9分。根据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原理,这次小组工作的净效果是()。A:2.5分B:2.2分C:1.9分D:1.8分

研究者欲了解技术培训对提升参与者就业自信心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他将20位失业者分为随机的和匹配的两组后,利用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分别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信心平均得分分别是2.8分和2.9分。然后安排实验组参加求职技巧训练,控制组则不接受任何训练。再次测量后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得4.0分和3.0分。结果显示:实验组得分增1.2分,控制组得分增0.1分,实验刺激净效果为1.1分。可以认为,求职技巧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参与者的就业自信心。这种实验设计属于()。A、所罗门四组设计 B、简单时间序列设计C、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D、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社会工作研究者在研究失业人员就业问题时,将30位失业者分配为A、B两组,使用5分制的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进行测量。两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2.8分和2.9分,然后安排A组参加就业培训,B组不接受任何训练。两个月后再测试发现,A组和B组平均得分分别是4.0分和3.0分。?问题:?请根据社会工作研究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案例中社会工作研究者使用的研究设计,并仔细说明其优劣。

对于领导者而言,对那些缺乏自信心人的自信心培养,以下表述有误的是()。A、正确评价缺乏自信心人的实际能力,安排他去做适当的甚至稍微超出能力的工作。B、鼓励对自己能力有怀疑的人通过更多的实践而获得相应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C、对缺乏自信心的人不断地给予表扬与称赞,让缺乏自信心的人,建立自信心。D、鼓励自信心较低的人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利用想象力提升自信,逐步建立真实可靠的自信。

社工小王准备对失业者开展小组工作,她将20名失业者分为匹配的两组并采用0-5分的自信量表做测量工作,前侧显示,A组和B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1.5分和1.6分,小王对A组开展小组工作,B组不安排任何活动,后测发现A组和B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3.7分和1.9分,根据前后测控制组设计原理,这次小组工作的净效果是()。A、2.5分B、2.2分C、1.9分D、1.8分

社会工作研究者将20位大学毕业生分配为A、B两组,使用5分制的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进行测量,两组的平均得分分别是2.8分和2.7分,然后,安排A组参加就业培训,B组不接受任何训练。两个月后再测试发现,A组和B组平均得分分别是4.2分和3.1分。这位研究者使用的研究设计是()。A、前后测控制组设计B、评估设计C、对比设计D、方案设计

在实验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将20位失业者分为随机的或匹配的两组后,利用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分别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信平均得分分别是2.0分和2.1分。然后安排实验组参加求职技巧训练,控制组则不接受任何训练。再次测量后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得3.0分和2.5分。结果显示:求职技巧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参与者的就业自信心。这种实验设计属于( )。A、索罗门四组设计B、简单时间序列设计C、非对等控制组设计D、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流行病学实验的定义是()A、将人群按暴露情况分为两组,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组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发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研究方法B、将人群按疾病有无分为两组,调查其既往暴露于某个(些)危险因素的情况及程度,以判断暴露因子与某病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研究方法C、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以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的人群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效果的研究方法D、利用已有资料或对特征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展现出来的研究方法E、以上均不是

单选题在实验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将20位失业者分为随机的或匹配的两组后,利用自信量表对两组人员分别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信平均得分分别是2.0分和2.1分。然后安排实验组参加求职技巧训练,控制组则不接受任何训练。再次测量后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得3.0分和2.5分。结果显示:求职技巧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参与者的就业自信心。这种实验设计属于( )。A索罗门四组设计B简单时间序列设计C非对等控制组设计D前后测控制组设计

单选题某研究者将某戒毒机构中的40名吸毒者随机分为相似的两组后,实验组成员参加“戒毒者心理支持小组”,而控制组不接受任心理支持服务。经过3个月后,研究者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戒毒自信心测试,测得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得分分别为3.4分和2.7分,可以认为,“戒毒者心理支持小组”服务的效果为0.7分。这是( )。A单后测控制组设计B前后测控制组设计C准实验设计D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单选题某社区有40名酗酒者,研究者将其随机分为相似的两组后,实验组参加“酗酒者心理支持小组”,而控制组没有接受任何专业辅导服务。经过3个月后,研究者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戒酒自信心测试,测得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得分分别为3.4分和2.7分,可以认为,“酗酒者心理支持小组”服务的效果为0.7分。这是( )。A单后测控制组设计B前后测控制组设计C准实验设计D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单选题所谓流行病学实验是指()。A在人体开展有关流行病的流行规律的实验B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与对照两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人群之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效果的一种实验方法C临床随机对照试验D在人群现场开展的实验E群体试验

单选题某社区的40名失业者被分为相似的两组后,实验组参加技术培训,而控制组没有接受任何训练。后又测得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信心,得分分别为3.4分和2.7分,可以认为,技术培训的效果为0.7分。这是( )。A单后测控制组设计B前后测控制组设计C准实验设计D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单选题某社区的40名失业者被分为相似的两组后,实验组参加技术培训,而控制组没有接受任何训练。后又测得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自信心,得分分别为3.4分和2.7分,可以认为,技术培训的效果为0.7分。上述实验设计方法属于(  )。A单后测控制组设计B前后测控制组设计C非对等控制组设计D简单时间序列设计

单选题流行病学实验的定义是(  )。A将人群按暴露情况分为两组,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组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发病有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研究方法B将人群按疾病有无分为两组,调查其既往暴露于某个(些)危险因素的情况及程度,以判断暴露因子与某病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研究方法C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以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的人群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效果的研究方法D利用已有资料或对特征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真实地展现出来的研究方法E以上均不是

单选题流行病学实验的确切概念是()。A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效果B将人群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效果C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的人群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效果D在实验室进行的个体实验E对某人群全部给予控制措施的实验

单选题对于领导者而言,对那些缺乏自信心人的自信心培养,以下表述有误的是()。A正确评价缺乏自信心人的实际能力,安排他去做适当的甚至稍微超出能力的工作。B鼓励对自己能力有怀疑的人通过更多的实践而获得相应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C对缺乏自信心的人不断地给予表扬与称赞,让缺乏自信心的人,建立自信心。D鼓励自信心较低的人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利用想象力提升自信,逐步建立真实可靠的自信。

单选题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是指(  )。A长期地、连续地收集、核对、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并将信息B将人群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以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实验组的人群,对照C利用已有资料或对特殊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D将人群按暴露情况分为两组,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组发病结局的差异,E将人群按疾病有无分为两组,分别调查其既往暴露因素的情况及程度,以判断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