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线道岔直向允许通过速度不应小于区间设计速度,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不宜小于()km/h。A、25B、30C、40D、15

正线道岔直向允许通过速度不应小于区间设计速度,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不宜小于()km/h。

  • A、25
  • B、30
  • C、40
  • D、15

相关考题:

正线采用60Kg/m钢轨的9号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小行基地采用50Kg/m钢轨的7号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

工程车在正线侧向道岔及通过车站允许速度为()Km/h。

道岔辙叉号数选择应符合,正线道岔的直向通过速度不应大于路段设计行车速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线道岔(直向)与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60km/h时不应小于70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30m;线路允许速度为120km/h(不含)~160km/h时不应小于40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25m;其他地段不应小于20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技规》规定:正线道岔的直向通过速度不应小于路段设计行车速度。

列车通过显示一个()和一个()的运行限制速度为该信号机防护进路上道岔侧向的允许通过速度。

正线及试车线道岔侧向允许通过最大速度为()km/h。A、35B、25C、30D、45

正线道岔的直向通过速度不应小于路段()。A、设计行车速度B、最大行车速度C、实际行车速度

道岔号数越大,辙叉角α越小、可允许侧向通过速度越()。

正线道岔的直向通过速度不应小于路段设计行车速度。

道岔辙叉号数愈大,允许列车侧向通过速度就可愈高。

直向允许通过速度()km/h正线道岔尖轨密贴段牵引点间应设置密贴检查器。A、170B、200C、250D、300

道岔辙叉号码N越大,则导曲线半径Ro()、侧向通过允许速度V侧()。

道岔直向允许通过速度υmax>120,护轨侧面磨耗达到8mm时为重伤。

驾驶轨道车运行最高速度不能超过线路允许最高速度、车辆构造速度、调车规定速度、侧向通过道岔的最高允许速度以及机车监控装置所设定的运行速度。

正线道岔号数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A、正线道岔应采用可动心轨道岔B、正线道岔的直向通过速度不应小于路段设计行车速度。C、正线与到发线连接应采用18号道岔。两正线间的渡线应按功能需要选用12号及以上道岔。D、始发或终到车站以及改、扩建车站,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可采用12号道岔。

多选题直向允许通过速度()km/h正线道岔尖轨密贴段牵引点间应设置密贴检查器。A170B200C250D300

填空题正线采用60Kg/m钢轨的9号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小行基地采用50Kg/m钢轨的7号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

判断题正线道岔的直向通过速度不应小于路段设计行车速度。A对B错

判断题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7号道岔为25 Km/h。A对B错

单选题正线道岔直向允许通过速度不应小于区间设计速度,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不宜小于()km/h。A25B30C40D15

判断题驾驶轨道车运行最高速度不能超过线路允许最高速度、车辆构造速度、调车规定速度、侧向通过道岔的最高允许速度以及机车监控装置所设定的运行速度。A对B错

填空题工程车在正线侧向道岔及通过车站允许速度为()Km/h。

填空题道岔号数越大,辙叉角α越小、可允许侧向通过速度越()。

判断题《技规》规定:正线道岔的直向通过速度不应小于路段设计行车速度。A对B错

单选题正线及试车线道岔侧向允许通过最大速度为()km/h。A35B25C30D45

单选题正线道岔的直向通过速度不应小于路段()。A设计行车速度B最大行车速度C实际行车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