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材选修模块提供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下列对诗歌的分析,运用了该方法的是( )。A.《泊秦淮》表达了对“商女”形象的批判B.《湘君》《湘夫人》表现的是湘水之神的爱情C.《长恨歌》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D.《蜀相》借凭吊诸葛亮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

某教材选修模块提供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下列对诗歌的分析,运用了该方法的是( )。


A.《泊秦淮》表达了对“商女”形象的批判
B.《湘君》《湘夫人》表现的是湘水之神的爱情
C.《长恨歌》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D.《蜀相》借凭吊诸葛亮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

参考解析

解析:知识点:学科基础知识中古诗歌鉴赏基本方法的理解。所谓“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意思是:“以意逆志”即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即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通过对这方法的基本阐述与理解,进而分析题干选项。

A项:《泊秦淮》中对“商女”形象的批判,是借商女在亡国之际却仍事不关己仍高声歌唱,来暗讽让商女唱歌的酒客和统治者们不知亡国的愤恨,表达对当权者无能的讽刺和麻木不仁百姓的无奈。而仅仅对“商女”形象的批判,只停留于诗意的表面。与题干不符,错误。

B项:《湘君》《湘夫人》所表现的是湘水之神的爱情。二湘都是感情浓郁的抒情诗,抒情中又体现了一定的故事性。从文辞的口吻来看,《湘君》是女神的演唱以表示对男神的思恋与寻找;《湘夫人》则是男神的演唱以表示对女神的渴盼与追求。二诗所言之意跃然纸上,在鉴赏上并未运用“知人论世”。与题干不符,错误。

C项:《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婉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诗人通过叙事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二人缠绵爱情故事。此诗的作者只是客观记叙,并无涉及诗人本身的观点。故而分析时无“知人论世”方法的运用。与题干不符,错误。

D项:理解《蜀相》的内容和主旨,除了要对作品中所写的诸葛亮的生平和功绩有所了解,还要对杜甫一生遣际、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作全面、深入的探究。因而在鉴赏时不仅要“以意逆志”,更需“知人论世”。与题干相符,正确。

相关考题:

古代儿童教材的种类主要包括儿童诗歌、儿童歌舞和游戏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关于文艺接受方面,孔子主张“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强调从作家作品角度去鉴赏;道家则强调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某教材选修模块提供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下列对诗歌的分析,运用了该方法的是(  )。A、《泊秦淮》表达了对“商女”形象的批判B、《湘君》《湘夫人》表现的是湘水之神的爱情C、《长恨歌》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D、《蜀相》借凭吊诸葛亮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

阅读下列教学论文,按要求回答问题。诗歌鉴赏方法指导,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九个字:一是“懂事儿”,就是对文本“写什么”的归纳概括。二是“知趣儿”,就是对文本“怎么写”的剖析。三是“品味儿”,就是对“为什么这样写”的分析。通常语文课较少关注这样的问题,一般只简单介绍作者的风格,我则是通过适当拓展阅读面,分析同一作者不同作品来归纳其写作风格。下面选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诵读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途径和方法B.用专门化术语解读诗歌,可有效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C.比较阅读是分析“为什么这样写”和感受作品风格的策略D.文中概括的三个层次是教学的层次,也是阅读古代诗歌的层次

学习《蜀道难》,教师要求学生自选文体写一段评价李白的文字。课堂上,教师展示了几份学生作业和自己的“下水文”。对这一活动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学习活动设计能够引领学生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B.师生交流能够激活学生的阅读体验,理解诗人情感C.借助“下水文”,学生能够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D.自选文体评价诗人,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

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某版教材中的课文《再别康桥》一课时,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①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②通过教师的分析欣赏,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以下对这则教学目标的评析,不正确的是( )。A、设置的教学目标远远低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B、两个教学目标落脚点均在对这首诗歌形式的品味与鉴赏C、教学目标忽略了学生阅读这首诗时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及阅读感受D、教学目标忽略了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比较在传递情感方面与其他文体语言的不同点

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将“理解诗歌内容”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下面对该教学目标分析正确的是( )。A.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基础性要求理解不准确B.教师对古诗词教学应承担的任务认识不清C.教师认为理解古诗词内容是诗歌鉴赏的基础D.教师认为理解诗歌内容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某选修教材设置了“应用文阅读”专题,该专题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选修课程系列中,属于哪个系列 (  )A、语言文字应用B、文化论著研读C、诗歌与散文D、小说与戏剧

孟子提出了()的文学批评方法。A、以意逆志B、以志养气C、知人论世D、兴观群怨

作为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意逆志”以及‚“知人论世”,与先秦“赋诗言志”对于《诗》的阅读、理解有何不同?

阐述学作为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和思路,其关键是()。A、理解诗人造境的用意B、要有历史的语境C、关注“整体语境”D、把握主体视角

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

沈德潜编选了《古诗源》等许多诗歌选集,体现了他清理诗歌史的意图。他说:“先审宗旨,继论(),继论音节,继论(),而一归于中正和平。”教材认为,这既概括了他清理诗歌史的方法和目的,也构成了他诗歌理论的基本框架。

“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是由()提出的。

孟子不满意于“赋诗言志”的方式,提出两种解读诗歌的方法是()A、乐而不淫B、哀而不伤C、知人论世D、言不尽意E、以意逆志

“掌握美术表现、设计、创作的规律和欣赏、评价等基本方法,审美过程的基本要求,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这属于哪个模块的教学目标?()A、“绘画”模块B、“美术鉴赏”模块C、“设计”模块D、“工艺”模块

阅读有关诗歌鉴赏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鉴赏评价能力是语文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层级。它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需要文学、文体等许多知识和能力参与才能形成的一种专门能力。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诗歌鉴赏,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A、识记、理解和分析是鉴赏诗歌的基础B、掌握诗歌的表现方法属于鉴赏能力C、有一定的文学知识储备才可能形成鉴赏评价能力D、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评价能力,需要注重积累

学习诗歌《短歌行》,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全诗表达的感情,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对这一活动分析正确的是()。A、掌握用典写作手法,提高赏析能力B、通过关键句引导学生领悟与阐释文本意蕴C、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词句的方法D、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深入理解作者情感

问答题运用诗歌的基本特征和鉴赏方法,解读李白的《将进酒》。

问答题作为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意逆志”以及‚“知人论世”,与先秦“赋诗言志”对于《诗》的阅读、理解有何不同?

多选题孟子不满意于“赋诗言志”的方式,提出两种解读诗歌的方法是()A乐而不淫B哀而不伤C知人论世D言不尽意E以意逆志

单选题“掌握美术表现、设计、创作的规律和欣赏、评价等基本方法,审美过程的基本要求,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这属于哪个模块的教学目标?()A“绘画”模块B“美术鉴赏”模块C“设计”模块D“工艺”模块

单选题学习诗歌《短歌行》,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全诗表达的感情,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对这一活动分析正确的是()。A掌握用典写作手法,提高赏析能力B通过关键句引导学生领悟与阐释文本意蕴C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词句的方法D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深入理解作者情感

单选题阐述学作为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和思路,其关键是()。A理解诗人造境的用意B要有历史的语境C关注“整体语境”D把握主体视角

单选题某教材在《谈中国诗》一课安排了这样的学习活动:比较曹操《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评说两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对这一设计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B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C通过同一选题的诗歌对比,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D通过诗歌鉴赏,进一步体会中国诗歌的独特魅力,加深理解文本

单选题教学诗歌《短歌行》时,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全诗表达的感情,理解诗歌最后四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对这一活动分析正确的是()。A掌握用典写作手法,提高赏析能力B通过关键句引导学生领悟与阐释文本意蕴C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词句的方法D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深入理解作者情感

填空题沈德潜编选了《古诗源》等许多诗歌选集,体现了他清理诗歌史的意图。他说:“先审宗旨,继论(),继论音节,继论(),而一归于中正和平。”教材认为,这既概括了他清理诗歌史的方法和目的,也构成了他诗歌理论的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