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理论。

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理论。


参考解析

解析:从教育史上看,教育性的教学反映了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历史上这样明确地阐述教学的教育意义的,他是第一人。赫尔巴特揭示了教学必然具有教育性的规律,并且强调了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在当时和今天都是正确的。可是,他把教学当作实施德育的唯一途径(有时说是最重要的途径),视知识的增长和品德的提高是无条件的同步运动,他没有认识到德育和智育是各有相对独立性的。他毫无根据地以教学来取代复杂的教育过程,而且没有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情绪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他不正确地认为,情感与意志不是人的心理的独立表现,而仅仅只是观念的一些变体,这是他的不足和保守性在教学论上的反映。思想品德教育和系统知识教学两者不是对立的,而应当统一起来。 教学具有思想品德教育意义。首先,教学具有教育性,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客观需要。任何学校的教学总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着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服务。其次,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教材内容的必然反映。科学知识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加强教学的教育性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全过程,也始终是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培养审美能力和政治思想品德的过程。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一条教学的客观规律,它给我们以启示:(1)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着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以得到教学的德育效果: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得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效果。(2)教师必须注意正确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见效,前提是教师对自己是否严格要求,教师不仅要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去教育学生,而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教师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学习,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示范作用。教学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使教学有利于而不是有害于学生的成长发育。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实践证明,教学应该具有教育性。

相关考题:

试论述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

求助:教师资格考试论述题 联系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谈谈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 .联系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谈谈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学原则。正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教育性教学”是教育的原则。()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育性教学是一种教育思想,不同于教学的教育性,是一种教学的原则。()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A、教育性教学思想B、教学心理化思想C、活动原理D、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理论E、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思想

阐述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

简评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

在赫尔巴特看来,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A.分而治之B.教育先于教学C.教学先于教育D.教育性教学

简述赫尔巴特的形式教学理论。

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

强调“教育性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家是()A、培根B、洛克C、赫尔巴特D、卢梭

论述赫尔巴特关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思想。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具有教育性”。

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思想的内容及意义。

简述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

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核心是()A、教育性教学B、道德教育C、教学形式阶段论D、班级教学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实际上是针对()提出的。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

问答题阐述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

问答题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问答题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述评。

判断题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具有教育性”。A对B错

判断题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A对B错

问答题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的教育性”思想的内容及意义。

问答题简述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