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____崖也。”毛传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B之为言C读曰D犹
单选题
《诗经·魏风·伐檀》:“置之河之侧兮。”毛传:“侧____崖也。”毛传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
A
谓
B
之为言
C
读曰
D
犹
参考解析
解析:
该处注释术语应该为“犹”。“犹”一般是用近义词或引申义作注,被解词与注解词语之间意义相近,“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在本句中“侧”和“崖”意义相近,故使用“犹”。A项,“谓”常以具体释抽象,以分体释总体,一般被释词放在前面,解释语放在后面。B项,“之为言”一般是用音义相通的词语来训释,被释词与用来解释的词在声音上相同或相近,在意义上相通,即“声训”。C项,“读曰”主要用本字注明假借字。
该处注释术语应该为“犹”。“犹”一般是用近义词或引申义作注,被解词与注解词语之间意义相近,“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在本句中“侧”和“崖”意义相近,故使用“犹”。A项,“谓”常以具体释抽象,以分体释总体,一般被释词放在前面,解释语放在后面。B项,“之为言”一般是用音义相通的词语来训释,被释词与用来解释的词在声音上相同或相近,在意义上相通,即“声训”。C项,“读曰”主要用本字注明假借字。
相关考题:
下列训释属于声训的是()A.《论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集解:“苞氏曰:蔽犹当也。”B.《荀子·修身》:“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杨注:“谄之言陷也,谓以佞言陷。”C.《诗经·大雅·板》:“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毛传:“泄泄犹沓沓也。”D.《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毛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单选题《诗•嵩高》:“其风肆好,以赠申伯》。”毛传:“赠,增也。”毛传的训诂形式是()A形训B反训C声训D义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