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无流时,如计程仪改正率ΔL=0%,则相对计程仪航程(SL)和实际航程(SG)之间的关系为()。A.SL&g 有风无流时,如计程仪改正率ΔL=0%,则相对计程仪航程(SL)和实际航程(SG)之间的关系为()。A.SL>SGB.SL=SGC.SLD.视风的顺逆而定
无风流情况下推算船位误差圆的半径一般为推算航程的:A.2%B.1%C.5%D.10%
某轮在赤道上航行若不计误差,根据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比实际船位()。A、落后B、超前C、在同一点上
无风流影响时在赤道上航行,用计程仪航程求得的推算船位比实际船位超前。
无风流影响时,推算船位均方误差圆的半径约为推算航程的2%。
单选题某船沿极圈(66°30'N)航行,已知计程仪改正率为0.0%,无航行和推算误差,则在海图上按计程仪航程推算的推算船位比实际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A超前B落后C一致D不一定
单选题在无风流情况下,以下关于推算航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推算航程SG=计程仪航程SLBSL=(L2-L1)×(1+△L)C以上都对D以上都不对
单选题已知真航向求取推算航迹向的航迹推算中,要求已知()。 Ⅰ.真航向;Ⅱ.计程仪航程;Ⅲ.推算船位;Ⅳ.风流要素。AⅠ~ⅣBⅠ,Ⅲ,ⅣCⅠ,Ⅱ,ⅣDⅡ,Ⅲ,Ⅳ
单选题研究推算船位误差的目的是()。A寻求提高推算船位精度的措施B确定推算船位误差范围,做到航行时胸中有数和保证航行安全C提高估计风流压差的精度DA和B都对
单选题无风流情况下推算船位误差圆的半径一般为推算航程的()。A2%B1%C5%D10%
单选题某轮由50°N纬线向南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1h后推算船位位于实际船位的(不考虑风流影响)()。A北面B南面C同一点D不一定
单选题某船计程仪航速10节,推算航程100海里,若有风有流情况下航行,其推算船位的精度为()。A4′~7′B5′~8′C3′~4′D2′~4′
单选题在无风无流情况下,关于推算航程以下正确的是()。A推算航程SG=计程仪航程SLBSL=(L2-L1)×(1-△L)CSG=SL×(1-△L)DSL=SG×(1-△L)
单选题某轮计程仪改正率为0.0%,无航行误差,则在44°14'S~44°14'N范围内,无论航向是多少,推算船位永远比实际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A超前B落后C重合D无法确定
单选题一般认为推算航程100nmile,在无风流中航行推算船位误差为2nmile,如果推算航程为1000nmile时,则推算船位均方误差应为()。A20nmileB大于20nmileC小于20nmileD不能确定
单选题有准确船位后的方位移线定位中,位置线是()。A依据时间之比转移B沿真航向线按相对计程仪航程转移C沿推算航迹按推算航程转移D沿推算航迹按相对计程仪航程转移
单选题沿岸航行中,船舶转向后应在航海日志中记录下列()内容。 Ⅰ.转向时间;Ⅱ.计程仪航程;Ⅲ.船位;Ⅳ.转向时风流情况;Ⅴ.能见度。AⅡ~ⅤBⅠ~ⅢCⅠⅡⅣⅤDⅠⅡⅢⅤ
单选题某船计程仪航速10kn,推算航程100nmile,在有流无风的情况下航行,其推算船位的精度为()A4′.5~7′.3B5′.2~7′.7C3′.7~4′.7D2′.8~4′.0
单选题已知计划航向求取船舶应驶的真航向的航迹推算中,要求已知()。 Ⅰ.推算船位;Ⅱ.计程仪航速;Ⅲ.计划航向;Ⅳ.风流要素。AⅠ~ⅣBⅠ,Ⅲ,ⅣCⅠ,Ⅱ,ⅣDⅡ,Ⅲ,Ⅳ
单选题某船沿赤道航行,已知计程仪改正率0.0%,无航行和推算误差,则在海图上按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比实际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A超前B落后C一致D不一定
单选题某轮由赤道向南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1h后推算船位位于实际船位的(不考虑风流影响)()。A北面B南面C同一点D不一定
单选题某轮沿赤道自东向西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实际船位位于在海图上按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的(不考虑风流影响)()。A东面B西面C同一点D不一定
单选题某轮沿极圈(66°33')自东向西航行,无航行误差,计程仪改正率为0.0%,则在海图上按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位于实际船位的(不考虑风流影响)()。A东面B西面C同一点D不一定
单选题某船沿赤道航行,已知计程仪改正率0.0%,无航行和推算误差,则实际船位比在海图上按计程仪航程推算的船位(不考虑风流影响)()。A超前B落后C一致D不一定
单选题有流无风中航行,求取推算船位时,相对计程仪航程应在()截取。A航向线上B流中航迹线上C计划航迹线上DA和B均可
单选题以下有关无风流时说法正确的是()。A无风流时,相对计程仪航程应在计划航线上截取B无风流时,绝对计程仪航程应在计划航线上截取C无风流时,相对计程仪航程应在真航向线上截取D以上都对
单选题航迹推算中,在推算船位附近应标注()。 Ⅰ.航迹向;Ⅱ.计程仪读数;Ⅲ.推算船位;Ⅳ.时间。AⅠ,ⅣBⅠ,ⅢCⅡ,ⅣDⅡ,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