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隧道工程里程桩号为K6+900-K8+100,全长为1200m。其中,K6+900-K7+280为Ⅲ类围岩,K7+280-K7+860为Ⅱ类围岩,其余为Ⅳ类围岩。根据设计要求Ⅱ类围岩掘进时,应进行超前支护(采用超前锚杆在圆心夹角120º扇形弧长范围内按0.4m间隔分部钻眼打入),超前锚杆每根长度5m,超前支护的每一循环,要求在纵向每根搭接1m。 经监理批准,施工单位对刚进入Ⅱ类围岩这一段较好岩层的钻爆掘进进尺采用2m一循环,而且初期支护的跟进能满足超前支护的要求。当施工到K7+360处时,发现Ⅱ类围岩的岩层状况较差,经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三方研究调整掘进进尺为每一掘进循环不超过1.5m,以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为了使施工进度尽量少受影响采用最大进尺1.5m,即每一钻爆进尺为1.5m,在3个1.5m掘进循环完成后进行一次超前支护。从施工组织和技术的角度评价施工单位在K7+360处以后的Ⅱ类围岩施工中采取的掘进进尺方案合理性,为什么?

问答题
某隧道工程里程桩号为K6+900-K8+100,全长为1200m。其中,K6+900-K7+280为Ⅲ类围岩,K7+280-K7+860为Ⅱ类围岩,其余为Ⅳ类围岩。根据设计要求Ⅱ类围岩掘进时,应进行超前支护(采用超前锚杆在圆心夹角120º扇形弧长范围内按0.4m间隔分部钻眼打入),超前锚杆每根长度5m,超前支护的每一循环,要求在纵向每根搭接1m。 经监理批准,施工单位对刚进入Ⅱ类围岩这一段较好岩层的钻爆掘进进尺采用2m一循环,而且初期支护的跟进能满足超前支护的要求。当施工到K7+360处时,发现Ⅱ类围岩的岩层状况较差,经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三方研究调整掘进进尺为每一掘进循环不超过1.5m,以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为了使施工进度尽量少受影响采用最大进尺1.5m,即每一钻爆进尺为1.5m,在3个1.5m掘进循环完成后进行一次超前支护。 从施工组织和技术的角度评价施工单位在K7+360处以后的Ⅱ类围岩施工中采取的掘进进尺方案合理性,为什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五)背景资料:某集团公司项目部承建一段新建单线铁路线下工程,该段起止里程为DK40+000~DK55+380,施工工期为三年,交通不便,主要工程有:特大桥一座,起止里程DK40+000~DK43+100,覆盖层为中、粗砂层,主跨跨越一河流,水深4-6米,主跨为3×96米钢桁梁,水中墩基础为直径1.5米钻孔桩,高桩承台。隧道两座(均无辅助坑道),1#隧道起止里程为DK43+900~DK49+020,全隧道为Ⅲ级围岩:2#隧道起止里程为DK49+120~DK53+700,隧道进、出口段为堆积体,其余为II1、Ⅳ级围岩。两座隧道均采用有轨运输、钻爆法施工。本段铁路除桥、隧外,其余为路基工程。问题:1.根据背景资料,按专业分工原则,项目部应如何合理配备施工队的专业类别和数量?2.完成该工程任务,项目部需要修建哪几项大型临时设施(不少于5项)?3.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需采取哪几项环保措施(不少于5项)?4.简述该特大桥主跨工程宜采取的施工方案。建设工 程 教育网 提供5.根据背景资料,在隧道施工中针对施工安全应重点加强哪几方面的管理?6.根据背景资料,项目部在落实责任成本方面宜采用哪些措施?

以下公路隧道工程应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是()。 A、某隧道长1000m,其中V级围岩长度为350mB、某500m长的黄土隧道工程C、某浅埋隧道,其洞口存在偏压D、某300m长的小净距隧道E、某隧道长2500m,其中V级围岩段落最大连续长度40m,合计长度为700m

某隧道,全长为3500米,可判定该隧道为中隧道。()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某隧道工程全长800m,其中V级围岩(对应原I1类围岩)设计开挖断面面积1OOm2,占隧道总长的20%,实际开挖数量17 000m3;IV级围岩(对应原II1类围岩)设计开挖断面面积90m2,占隧道总长的40%,实际开挖数量30 000m3;Ⅲ级围岩(对应原IV类围岩)设计开挖断面面积80m2,占隧道总长的40%,实际开挖数量26 000m3;洞外出渣运距为1 700m,超挖部分回填采用M7.5浆砌片石。问题:(35分)请列出该隧道工程施工图预算所涉及的相关定额的名称、单位、定额代号、数量、定额调整等内容并填入表格中,需要时应列式计算或文字说明。

某隧道工程里程桩号为K6+900~K8+100,全长为1200m。其中,K6+900~K7+280为Ⅳ级围岩,K7+280~K7+860为Ⅴ级类围岩,其余为Ⅲ级围岩。根据设计要求Ⅴ级围岩掘进时,应进行超前支护(采用超前锚杆在圆心夹角120°扇形弧长范围内按0.4m间隔分布钻眼打入),超前锚杆每根长度5m,超前支护的每一循环,要求在纵向每根搭接1m。经监理批准,施工单位对刚进入Ⅴ级围岩这一段较好岩层的钻爆掘进进尺采用2m一循环,而且初期支护的跟进能满足超前支护的要求。当施工到K7+360处时,发现Ⅴ级围岩的岩层状况较差,经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三方研究决定调整掘进进尺为每一掘进循环不超过1.5m,以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为了使施工进度尽量少受影响采用最大进尺1.5m,即每一钻爆进尺为1.5m,在3个1.5m掘进循环完成后进行一次超前支护。问题:从施工组织和技术的角度评价施工单位在K7+360处以后的Ⅴ级围岩施工中所采取的掘进进尺方案合理性,为什么

某铁路深埋隧道、其围岩为IV类围岩,岩体重度24kN/m3,隧道宽8.0m,高10m,该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 )kPa。A. 43. 2 B. 56. 2 C. 62. 2 D. 73. 1

隧道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估范围包括(??)。A.隧道改扩建工程B.长度为2500m的隧道工程C.浅埋、偏压、大跨度、变化断面等结构受力复杂的隧道工程D.连拱隧道和小净距隧道工程E.Ⅵ、V级围岩连续长度超过40m或合计长度占隧道全长的25%及以上的隧道工程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工程,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I级和IV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4.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公路隧道围岩等级分为六类,其中I级围岩的岩性最好( )。

某集团公司施工总承包某新建铁路某标段工程。该工程设计标准时速160km/h,为有砟轨道的客货共线。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涵、隧道工程,不包括轨道、铺架、“四电”和站房工程。隧道为单线隧道。岐山1号隧道为III级围岩,岐山2号隧道为IV级围岩。主要结构物位置及隧道中心里程如下图所示。问题1.根据背景资料,合理划分该标段工程的施工工区并给出施工范围。2.根据背景资料,合理配备顺河特大桥所在工区的施工队伍。3.根据背景资料,分别给出岐山1号、2号隧道的掘进方案。4.岐山2号隧道施工需要投入哪些主要机械设备?5.针对背景资料,给出岐山1号隧道施工流程。

公路隧道围岩按稳定状况分成六类,其中()A、结构性能最好为I类B、最好的为六类C、挖进最容易的为I类D、挖进最难的为六类

某里程桩号为K25+400,说明该桩号的意义。

某隧道,全长为3500米,可判定该隧道为中隧道。

某道路起始桩号0+000,终点桩号为2+300,该道路全长多少?

某里程桩号为K25+400,试说明该桩号的意义?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标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单选题某公路隧道宽度为14.25m,高为12m,围岩类别为Ⅲ类,重度为22kN/m3,隧道平均埋深为50m,该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A130kPaB142.5kPaC152.5kPaD160kPa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从隧道进出口标高分析,该隧道设计中宜采用哪种形式的纵坡?分别说明理由。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隧道工程里程桩号为K6+900~K8+100,全长为1200m。其中,K6+900~K7+280为Ⅳ级围岩,K7+280~K7+860为Ⅴ级类围岩,其余为Ⅲ级围岩。根据设计要求Ⅴ级围岩掘进时,应进行超前支护(采用超前锚杆在圆心夹角120。扇形弧长范围内按0.4m间隔分布钻眼打入),超前锚杆每根长度5m,超前支护的每一循环,要求在纵向每根搭接1m。经监理批准,施工单位对刚进入Ⅴ级围岩这一段较好岩层的钻爆掘进进尺采用2m一循环,而且初期支护的跟进能满足超前支护的要求。当施工到K7+360处时,发现Ⅴ级围岩的岩层状况较差,经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三方研究决定调整掘进进尺为每一掘进循环不超过1.5m,以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为了使施工进度尽量少受影响采用最大进尺1.5m,即每一钻爆进尺为1.5m,在3个1.5m掘进循环完成后进行一次超前支护。 从施工组织和技术的角度评价施工单位在K7+360处以后的Ⅴ级围岩施工中所采取的掘进进尺方案合理性,为什么?

单选题某铁路隧道围岩类别为Ⅳ类,岩体重度为24kN/m3,隧道为深埋隧道,宽度为8.0m,高度为10m,该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A52.2kPaB55.2kPaC56.2kPaD60.2kPa

判断题某隧道,全长为3500米,可判定该隧道为中隧道。A对B错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Ⅴ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Ⅴ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标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 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 (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

单选题某二级公路两车道单洞隧道长800m,隧道里程桩号是K10+000~K10+800,其中,K10+000~K10+200为Ⅳ级围岩,K10+200~K10+700为Ⅲ级围岩,K10+700~K10+800为Ⅳ级围岩。隧道按复合式衬砌设计,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厚度等支护参数符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3370.1—2018)的要求,并在K10+000~K10+010和K10+790~K10+800设置了Ⅳ级围岩加强段衬砌。则剩余地段正确的衬砌布置桩号为下列哪个选项?(  )AK10+010~K10+210和K10+690~K10+790为Ⅳ级围岩衬砌;K10+210~K10+690为Ⅲ级围岩衬砌BK10+010~K10+200和K10+700~K10+790为Ⅳ级围岩衬砌;K10+200~K10+700为Ⅲ级围岩衬砌CK10+010~K10+200和K10+200~K10+710为Ⅳ级围岩衬砌:K10+200~K10+700为Ⅲ级围岩衬砌DK10+010~K10+190和K10+710~K10+790为Ⅳ级围岩衬砌;K10+190~K10+710为Ⅲ级围岩衬砌

单选题某铁路深埋隧道,其围岩为Ⅳ类围岩,岩体重度24kN/m3,隧道宽8.0m,高10m,该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  )kPa。A43.2B56.2C62.2D112.3

问答题某道路起始桩号0+000,终点桩号为2+300,该道路全长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