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问答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填空题《行行重行行》选自于(),这组诗歌内容多写游子思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等。

判断题“欧阳子方夜读书”中“欧阳子”是作者的自称。A对B错

问答题翻译:昔充太宗下陈,尝以更衣入侍。

问答题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里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问答题阅读《氓》中的一段诗句,回答问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结合诗句分析男、女主我公的性格特点

单选题正确的发文字号是()A国发(2002)8号B国发(02)8号C(2002)国发8号D国发(2002)08号

问答题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解释句中“须臾”的含义。

问答题试分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主旨。

问答题七月既望。“既望”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单选题《李将军列传》中说:李广死时,“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对刻画李广形象,这里用的表现手法是()A对比B侧面烘托C暗示D象征

多选题2010年,在我国48万个木马控制端IP中,据前三个的是()A美国B印度C中国台湾地区D土耳其

判断题《诗经〃蒹葭》被后世称之为"黍离之悲"。A对B错

单选题《白氏长庆集》的作者是()。A白居易B韩愈C柳宗元D王维

单选题人们筑巢期的年龄段大概是指()。A20多岁B20多岁到30多岁C30多岁D30多岁到50多岁

单选题“幸福”一词在中国的广泛使用源于()国家的影响。A美国B德国C苏联D日本

问答题翻译: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单选题以宋室南渡为界,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A辛弃疾B李清照C柳永D苏轼

填空题(),秋雨梧桐叶落时。

问答题《长恨歌》作者对唐玄宗和杨玉环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否前后矛盾?应如何更好地理解?请结合具体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问答题《散文创作谈》修辞手法

单选题乐府民歌继承并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自《诗经》以来的()传统。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写实主义D象征主义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划分职业地位的标准()A教育水平B休闲时间C权力资源D社会责任

问答题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选自《冯谖客孟尝君》句中“子其民”是什么意思?

单选题《五代史伶官传序》中阐述“盛衰之理”所用的史实论据是()。A唐玄宗前盛后衰的历史B李煜亡国的历史C后唐庄宗盛衰的历史D陈叔宝荒淫误国的历史

单选题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A冯谖B孟尝君C齐王D梁王

单选题《蒹葭》三章开头都写到“蒹葭、白露”,用清秋景象引出诗人后面的抒情。这种写作方法叫()A起兴B赋C比喻D象征

判断题“一带一路”建设强调经济合作,同时附加一些政治条件。A对B错

问答题分析《经楼梦·宝玉挨打》中贾政﹑宝玉父子矛盾冲突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