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安排品种比较试验,品种效应是固定的,土壤差异是随机的,其资料属于()。A、固定模型B、混合模型C、随机模型D、数学模型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安排品种比较试验,品种效应是固定的,土壤差异是随机的,其资料属于()。

  • A、固定模型
  • B、混合模型
  • C、随机模型
  • D、数学模型

相关考题:

为了探索新培育4个辣椒品种的施肥技术,施肥量设置了3个水平: 1500、2000和2500kg/hm2复合化肥。以施肥量(A)为主区因素,品种(B)为副区因素,采用裂区设计,处理重复3次,主区按随机区组排列。副区面积15m2,试验指标为小区产量(kg)。对试验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则主区误差自由度dfEa=()。 A.2B.3C.4D.6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方差分析可以用于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B.完全随机设计更适合实验对象变异不太大的资料C.在随机区组设计中,每一个区组内的例数都等于处理数D.在随机区组设计中,区组内及区组间的差异都是越小越好

更精细地测定土壤肥力差异,可采用()A.对比试验B.品种比较试验C.空白试验或均一性试验

更精细地测定土壤肥力差异,可采用()。A、对比试验B、品种比较试验C、空白试验或均一性试验

品种比较试验圃区

在随机区组设计中,增加重复而扩大试验田面积,区组间土壤差异增大,这将导致因土壤差异而带来试验误差的增大。

田间试验设计中,完全随机设计适用的试验环境是();随机区组设计适用的试验环境是()。

有一品种和灌水量的试验,有A、B、C、D、E5个品种,有多、中、少3种灌水量,最适宜采用的设计方法是()。A、随机区组设计B、完全随机设计C、拉丁方设计D、裂区设计

拉丁方与随机区组设计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前者能从()个方向控制土壤肥力差异。

在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向的土壤差异,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A、完全随机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拉丁方设计D、裂区设计

有6个小麦的品种比较试验,重复4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试分解自由度。

一个随机区组试验有5个品种,三次重复,区组自由度是()。A、2B、15C、3D、14

能够控制两个方向的土壤肥力差异的设计方法是()。A、随机区组设计B、完全随机设计C、拉丁方设计D、裂区设计

一个单因素试验不能用()试验设计方法。A、完全随机B、随机区组C、拉丁方D、裂区

4个品种3种密度重复5次的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其误差自由度是()。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的优点是()。A、双向控制土壤差异B、富于伸缩性C、无偏的误差估计D、设计简单,容易掌握E、单向控制土壤差异

下列试验适用于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的是()。A、盆栽试验B、实验室试验C、试验地土壤差异小的试验D、试验材料差异大的试验E、试验地土壤差异大的试验

多选题下列试验适用于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的是()。A盆栽试验B实验室试验C试验地土壤差异小的试验D试验材料差异大的试验E试验地土壤差异大的试验

单选题一个单因素试验不能用()试验设计方法。A完全随机B随机区组C拉丁方D裂区

多选题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的优点是()。A双向控制土壤差异B富于伸缩性C无偏的误差估计D设计简单,容易掌握E单向控制土壤差异

问答题有6个小麦的品种比较试验,重复4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试分解自由度。

单选题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安排品种比较试验,品种效应是固定的,土壤差异是随机的,其资料属于()。A固定模型B混合模型C随机模型D数学模型

单选题一个随机区组试验有5个品种,三次重复,区组自由度是()。A2B15C3D14

单选题完全随机设计与随机区组设计相比较,(  )。A随机区组设计的变异来源比完全随机设计分得更细B随机区组设计的误差一定小于完全随机设计C完全随机设计的效率高于随机区组设计D两组设计试验效率一样E以上说法都不对

填空题4个品种3种密度重复5次的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其误差自由度是()。

单选题在田间试验设计方法中,若要控制来自两个方向的土壤差异,在试验处理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A完全随机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拉丁方设计D裂区设计

单选题完全随机设计与随机单位组设计相比较()。A两种设计试验效率一样B随机单位组设计的误差一定小于完全随机设计C随机单位组设计的误差一定大于完全随机设计D随机单位组设计的变异来源比完全随机设计分得更细E完全随机设计的变异来源比随机单位组设计分得更细